北京市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入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加大社會資源統籌力度,著力構建深入實施素質教育的長效機制。
堅持立德樹人,深入開展實踐育人,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加強革命傳統教育、國家安全教育,著力培養學生的優良道德品質、家國情懷和責任擔當,著力培養學生的健全人格和強健體魄,增強“四個自信”,使其能夠自覺肩負起歷史賦予的使命。
橫向上,穿越資源邊界,贏得社會的廣泛支持;縱向上,打通大中小學段,形成接力育人的一體化德育新體系。實施“一十百千”工程和“四個一”活動;進一步深化義務教育階段課外活動計劃;全面開展初中開放性科學實踐活動和綜合社會實踐活動;加強中小學生勞動教育,開展城區學生“學農”活動和郊區學生“游學”活動。
以中高考改革為契機,深入推進教育綜合改革,推動教育理念、育人方式轉變和課堂教學改革。充分發揮教育督導、考試評價、質量監測的引領作用,樹立科學的教育質量觀,凝聚全社會的力量,推動形成保障教育內涵發展的長效機制。
發展具有首都特色、適應首都經濟和社會發展需求的職業教育,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鼓勵企業辦學,完善專業設置和教學內容,培育職業素養,培養一批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
“三年行動計劃”構建養成教育一體化育人體系
為深入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加強養成教育,北京市教委頒布了《北京市中小學養成教育三年行動計劃(2017-2019年)》,從五個層面列出了未來將要開展的重點任務。包括:學生層面,實施學生良好習慣培養計劃,通過組織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實踐教育活動、“學規范 正行為 養習慣”主題教育宣傳月活動、“少年傳承中華傳統美德”系列教育活動、“迎冬奧會 做文明人”主題教育實踐活動、“文明禮儀標兵”“文明禮儀小使者”“美德少年”評選活動5項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教師層面,實施教師育人能力提升計劃,通過開展養成教育專題培訓、開展養成教育主題班隊會展評、樹立“身正為范”教師榜樣、強化教師師德考核評價4項措施,提升教師育人能力和水平;學校層面,實施養成教育促進計劃,通過建立養成教育長效機制、發揮課堂主渠道育人作用、推進中小學文明校園創建工作、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創建、開展養成教育優秀成果征集活動5項工作,推動養成教育常態化;家長層面,實施養成教育協同計劃,通過強化家庭養成教育服務平臺建設、開展“重家教 樹家風 傳美德 共育人”主題教育實踐活動、樹立家庭養成教育榜樣、開展“志愿家庭”服務活動4項工作,形成家校育人合力;行政管理層面,實施機制創新計劃,通過建立工作機制、開展視導評估等5項措施,構建養成教育一體化育人體系。
全國中小學生有了統一教材
從2017年秋季學期起,全國數百萬就讀于起始年級的小學生和初中生開始使用“教育部編義務教育教科書”?,F行的“人教版”“粵教版”“蘇教版”“北京版”等版本教材將逐步被取代,德育、歷史和語文3個科目最終將實現統編。統編教材注重立德樹人,讓青少年從小打好中國底色,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革命傳統教育;體現“以人為本”“自主性學習”的理念;力圖貼近當代中小學生的生活經驗,將知識、能力與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培養有機結合,體現時代性。
“學業水平考試”和“綜合素質評價”讓“一考定終身”成為歷史
北京市作為第二批高考綜合改革試點省市之一,2017年秋季學期進入高考綜合改革實施階段。2017年7月5日,北京市教委印發《北京市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實施辦法(試行)》和《北京市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辦法(試行)》,對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和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做出具體規定。
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分為:合格性考試和等級性考試。普通高中課程方案所設定的語文、數學、外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體育與健康、藝術(音樂、美術)、信息技術、通用技術13門科目均設合格性考試。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門科目設等級性考試。參加本市當年統一高考的考生,根據報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長,從6門等級性考試科目中自主選擇參加3門科目考試。合格性考試成績以“合格/不合格”呈現,達到合格水平是普通高中畢業的必要條件和高中同等學歷認定的主要依據。等級性考試成績以等級呈現,成績當年有效,計入高考總成績方式另行制定。高等院??筛鶕k學特色和定位,以及不同學科專業人才培養需要,從6門普通高中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科目中,分專業(類)自主提出指定選考科目,并提前向社會公布。
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內容包括學生的思想品德、學業成就、身心健康、藝術素養和社會實踐等五方面。教師要指導學生在北京市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電子平臺(以下簡稱“綜評平臺”)中及時、客觀記錄反映學生綜合素質主要方面的具體活動,收集相關事實材料。學校每學期對計劃提交給高校的事實材料和活動記錄進行審核,并通過“綜評平臺”在校內公示。經審核、公示無異議,學校在“綜評平臺”確認。相關高校根據自身辦學特色和人才培養方向,制定科學規范的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和辦法,提前向社會公布,使用情況必須規范、公正。從2020年起,在市屬高校探索開展綜合素質評價招生改革試點,在總結試點經驗基礎上,逐步擴大試點范圍。
《北京市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實施辦法(試行)》和《北京市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辦法(試行)》作為北京市高考綜合改革的重要配套文件,從2017年9月1日起,即2017級高一學生起實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