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學階段的通用技術教學,非常關注探究性學習的應用,在學習過程中,對于學生的合作也有較高期望值,而此種教學策略對于考核辦法亦提出了相應的調整要求,要求教師在評價內容、評價方法及評價過程等方面更加靈活多樣,從而真正有助于學生在通用技術課程上取得全面發展。
關鍵詞:通用技術;考核辦法;有效性
中學通用技術課程基于實踐,強調創新,綜合度非常高,同時又兼具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的特點,對其進行課程改革研究,勢必會涉及課程考核與評價的內容,該項內容可以說是課程的關鍵組成部分,其實施效果如何,會對最終的教學成果產生關鍵性影響。總的說來,通用技術課程考核需要做到帶動學生發展的目標,而絕對不能只關注學生學習成績,即需要強調它的形成與發展功能,而非知識技能培養功能。
一、 考核主體實現多元化
對通用技術課程教學進行考核,需要構建形成更為開放與和諧的考核環境,其中首要一點是對考核主體加以多元化研究,充分發揮出師、生各方的作用。
首先,應當讓教師的主導功能得到發揮,利用一個“導”字,帶動學生從無知趨于有知,從困惑趨于清晰,正因如此,教師需要徹底處理好考核主導,將自己定位為教學考核組織者,而非絕對控制者,也就是教師一定要對教學因素中的各項內容加以留意,使之和學生心理相對接,用以保證考核的順利進行。
其次,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實現自我考核及自我反思,這里有三點需要注意,第一點是需要努力提升學生在通用技術課程方面的自我考核意識,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全面關注通用技術自我考核的強大功能,即借助考核來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處理問題,繼而達到深化理性認識的效果。當然,培養學生的這種意識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摸索才能達到。第二點是關注學生在通用技術自我考核方面的全面性,教師不能僅讓學生注意知識和技能方面的考核,而是要使之全面注意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的考核。第三點是要注意學生在自我考核方面是要有一個限度的,若是將自我考核方法應用得過多過濫,反而會適得其反,造成學習者忽視自省、漠視外部條件的問題,久而久之,易產生消極學習的心理。
第三,教師需要組織學生進行互相考核,因為通用技術課程在中學階段的特點所致,學生互相考核更易于發揮出考核評價的效果,設計作品時是平等合作的,考核時的平等溝通也便因此顯得非常重要。在此過程中需要注意幾點,其一是應當發揮教師的引導功能,其二是需要展現出互相考核的客觀性,其三是需要保證考核結果的理由充分。
二、 考核手段實現多樣化
利用不同考核手段,可以帶動學生產生豐富的認知形式,利于其未來質疑與探究精神的應用。考核手段實現多樣化,可以從下述兩個方面著手。
其一是借助多種考核手段,帶動學生的個性全面發展,首先要利用過程考核和結果考核相結合的辦法,同時關注學習過程與學習結果,使學生在通用技術學習過程中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全面體現出來。其次要利用綜合考核和單項考核相結合的辦法,同時關注學生的知識進步程度與技能掌握程度,且按照課程模塊及學習內容的區別,再加上學習階段的差異,給予針對性的評價項目單項考核,以增強考核有效性。第三是要利用平時考核和階段考核相結合的辦法,一方面需要使學生的技能學習得到統一的、全面的考核,另一方面亦應使平時考核在教學過程中隨時得到彰顯,更為關鍵的是,教師需要在教學中找準考核時機,當學生處在設計和制作通用技術目標內容的關鍵節點時,利用考核的辦法給予提示,使之能夠在技術設計及技術試驗等環節,保留靈光一現的想法,取得相應的進步。
其二是使量的考核和質的考核相統一,按照通用技術學科課程的特點,需要借助該種模式,實現考核手段的多樣化。在具體操作過程之中,教師應當使上述兩項內容的功能得到明確,比如量化考核在邏輯上優勢明顯,有非常精確的因果關系,而且考核后的結果也相對客觀,可是它的問題卻在于無法很快適應教育與課程中的相關變量,因此量化標準不能實現全面覆蓋,只可以考慮其中相當有限的數個變量,易于把課程之中其余的一些重要方面忽略掉。所以,教師需要瞅準時機,把質的考核與之相聯系,從本質上講,質的考核是對量化考核的深化與補充,二者并不是相互矛盾的,它可以給量化考核提供基本框架。一般來說,質的考核比較適用于通用技術里面實踐性較強的一些內容,它特別有助于學習者深入了解一些現象,而且當學習者自主提出對現象的解釋時,此種考核形式是持有充分尊重態度的。當然,在二者結合過程中,需要注意防止質性考核走向極端的問題,如果大量采取甚至全面采取質性考核,則會讓主觀因素干擾客觀考核效果,從而影響正常的評價信度。
三、 考核內容實現綜合化
考核內容應當和通用技術教育發展功能相協調,特別是在新課程環境下,發展性評價占主導地位,因此需要倡導考核和學生個性相協調的原則,以此關注學生個性發展。在此基礎上,考核內容實現綜合化還應當注意下述兩項內容。
其一是實現考核內容的綜合化,確定統一化考核目標,按照新課程標準的要求:考核評價需要展現出課程教育基本理念及目標等,需要注意到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等的協調應用情況。另外,顯而易見的是,未來社會發展過程中,對于人才提出了日益多元化的要求,這種確定的統一化考核目標,全面體現多項要求的做法,可以避免學生發展過程中的偏頗問題。所以,通用技術課程便極有理由強調,課程考核功能需要學生的成績、技術、能力等的全面進步,而不僅僅是某個具體方面的分數認定,事實證明,越是綜合化統一化的考核目標確定,反而越能關注到學生的個性發展。
其二是對學生創新動力采取全面支持的態度。因為不同學生在自身素質、知識水平、生活環境等方面均存在差別,這就導致不同學生在發展軌跡上都有區別于他人的獨特性。所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個性化考核便應當成為教學考核的一個必要推動因素。它的優勢在于能夠促進學生以更加主動的態度學習通用技術課程,讓學生產生滿足感、增強自信心。而對于學生來講,全面發展自然還包括另外一層含義,即允許學生在基本素質得到保證的前提下,實現個性發展,從這個意義上說,對學生創新能力采取全面支持的態度,即形成因材考核的方針,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師按照學生背景的不同、特點的區別,給予差異化考核手段,將有助于學生潛能的真正發揮。
四、 總結
中學階段的通用技術課堂教學,后期考試需要徹底扭轉傳統形式上的過于關注分數的做法,而更加側重于強調考核過程的開放性及多元性,從評價主體、評價內容及評價方式幾個角度做出調整,充分尊重與保護學生的自信心及發展欲望,使之得以用主動的姿態融入到考核完成后的繼續學習,增強其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鞏廣麗,顧建軍.普通高中教師教科書評價的實證研究——以通用技術實驗教科書為例[J].教育學術月刊,2013 (5) :85-87.
[2]彭琳華.淺談發展性教學評價在通用技術教學中的應用[J].廣東科技,2015(14).
[3]李智明.通用技術學生作品多元性評價初探[J].課程教學研究,2014(4):42-47.
[4]師環環.檔案袋評價在通用技術課程教學中的設計研究[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5,11:56.
[5]殷欣.高中通用技術課程中開展研究性學習評價的探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3 (21):252-253.
作者簡介:俞喜東,中學一級教師,福建省閩清縣第一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