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信息技術作為一種強大的教學手段和教學工具,已經滲透到了教育的各個學科當中。以計算機和現代信息技術為載體的現代教育技術的不斷發展,對學生的學習方式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關鍵詞:信息化教學環境;多媒體;學習方式變革;網絡互動學習平臺
一、 信息化在教學環境中學生學習方式變革研究的背景與意義
隨著通信、網絡、多媒體以及手機、平板電腦等現代電子設備的普及和運用,基于信息化環境下的學習具有豐富的信息資源和方便快捷的互動方式,越來越受到師生們的歡迎。在信息化教學環境下如何引導學生由傳統學習方式向新型的學習方式轉變,成為當前研究的主要問題。
教育信息技術作為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的重要手段和工具,無論是計算機輔助教學,還是利用網站或公共數據庫學習,都是為了向學生提供大量的課程學習信息。教學信息呈現出網絡多樣化、多媒體化,信息的及時反饋,有利于教師的個性化教學和學生的自主化學習,更有利于教師進行指導和調節,給教學活動提供極大的便利。在信息技術環境下,學生將從過去的傾聽者、接受者轉變為主動者、建構者、實踐者,真正地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
二、 基于多媒體技術背景下的學習方式的改革
雖然傳統課堂上所使用的影像媒體也能做到聲像并茂,但沒有交互性。從而很難成為學生自主學習并進行探究及認識事物的認知工具。同時,學生因為缺乏可供查閱的信息資源,要實現學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學習變得很困難。然而多媒體技術環境的改革及出現就能夠為他們提供這種學習的平臺,從而進一步為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提供了便利的條件。
1. 學生的個別化自主學習
個別化的自主學習需要多媒體技術環境的支持,因為它是在多媒體教室環境下,使用系統的多媒體教學光盤單獨地、利用人機交互的方式進行系統化的有目的的學習。作為現代信息技術載體之一的多媒體教學光盤在教育領域已經得到了比較普遍的使用,它使得人機交互非常方便,增強了學生的好奇心和自主創造性,大大提高了教學效果。
2. 學生的探究學習
探究學習它以學生為中心,既重視學生集體參與,又重視結果,同時注重知識獲得的過程。探究學習實際就是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教學過程當中,從事多種探究活動,學生能夠自覺發現科學概念及原理,掌握探究的各項技能。多媒體環境中的探究學習方式主要有以下表現:(1)多媒體技術環境能夠使學生直接參與,對探究學習大有裨益。進行探究學習的主要方式是直接參與。在多媒體技術背景下可以借助云平臺來實現,學生沒有掌握的學習內容,能夠利用多媒體呈現出來,這種聲文并茂的講解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和消化,或者在線實現師生之間的互動,通過這種方式直接參與,學生可根據自己接受能力的實際情況,選擇滿足自己學習需求的資源,主動自由地進行知識的探索,提高探究的能力。(2)使用多媒體組織有效討論,從而更好地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在使用多媒體技術過程中,可以利用極域電子教室等軟件給學生展示觀看個別學生的屏幕,實現計算機“演示”、教師“指導”及學生“操作”三者的統一。這樣就能夠使全體學生參與到某一問題的探討當中,共同交流協商,共同提高,這樣既節約了大量的時間又有助于提高全體學生的探究能力。
三、 網絡互動學習平臺的應用對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
網絡互動學習平臺在網上有教學資源庫,應用在個性化學習時學生可以根據需求選擇網絡資源庫中的網絡課程、課件來進行學習,學生也可以進入案例庫進行案例的觀看及分析,實現自主學習,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網絡互動學習平臺應用在交互式學習中,可以有效地解決學生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利用反復的交互,可以幫助學生對問題的理解深入,教師還可以組織專題對某些重要問題進行討論。學生則依據教師提供的信息反饋,在以后學習過程中靈活地調整學習的內容及進度。借助網絡學習平臺的討論區域,學生可以對教學活動提出自己的看法,能夠隨意撰寫學習體會,避免了直面討論的尷尬,能夠與老師、同學之間進行充分的交流和溝通。所以說,網絡互動學習平臺的交互不僅是學生的個體化學習而且是師生之間的互動協作學習。
1. 網絡課程促使學習方式的變革。網絡課程是一個遵循自學者從提出問題、創設情境、自學、討論協商、評價、總結到練習鞏固這一設計模式的開放性系統。網絡課程的學習者最先要明確課程的學習任務及要求,在閱讀中理解課程內容,便于從中發現問題并能夠提出問題,進而分析問題,達到最終解決問題的目的。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要充分利用資源庫,找到合適的方法來解決問題,還要使用強大的網絡通信功能與教師、同學之間積極協商討論,借助信息工具對所有知識進行構建,以便能更好地解決問題。把最后形成的成果提供給教師評閱,獲得信息反饋。
2. 網絡課件促使學習方式的變革。網絡課件既有多媒體超文本實現的能力,又有很好的交互性和動態特性。因而借助于Internet等工具實現超媒體結構,學生不但能夠根據自身情況自由選擇學習內容,而且能夠讓學生和學生之間、學生和老師之間更加便捷地進行交流合作,這樣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和學生的協作能力。
3. 網絡工具促使學習方式的變革。這種學習以課本為載體,以網絡為工具。課堂上,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通過搜索查找需要的資料來獲得相關的知識和信息;課外,師生之間、同學之間可以通過學樂云云平臺等網絡工具選擇討論專題上傳,并進行討論,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取長補短,共同提高和進步。
4. 網絡教學環境下的遠程學習。互聯網技術下的遠程學習表現在:
(1) 實現遠程學習借助網絡的交互性功能。這種形式主要利用信息技術,實現“一對多”的遠程交互式學習。師生之間能夠借助互聯網的通信功能來實現交流互動。學生在碰到困難和問題時都可以利用網絡工具向教師尋求幫助,從而獲得解答或信息反饋,并及時了解自己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自我調整,從而提高成績。
(2) 網絡的點播功能有利于實現遠程學習。學生借助信息技術在學校和家庭隨時調用課程資源,可以把課堂上沒有掌握的知識采用視頻點播的方式來進行重新學習。這樣,就能夠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資源優勢,更好的實現了資源的共享。學生不僅能夠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進行自主學習,而且提高了學習的自主性與分辨事物的能力,從而培養了自己特有的性格和創新精神。
信息時代也是一個不斷學習的時代,學習的變革也是時代的必然要求。在信息時代里,現代信息技術和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相結合,促使人類學習的方式進入了信息化時代。學習者經過學習方式的變革,才能在愈加復雜的社會變革的環境當中生存。隨著信息化的普及推廣,教育信息技術已被深度整合應用到教學和學習中。我們將會看到越來越多的新型學習方式被人民探索和實踐,從而不斷推動高素質和創新人才的培養。
參考文獻:
[1]雷體南,王峰.現代教育技術教程[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0.
[2]呂世虎.新課程學習方式的變革[M].北京:中國人事出版社,2004.
[3]祝智庭.現代教育技術——走向信息化教育[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
[4]王宇飛,孔維宏.淺談網絡教育環境下的個別化學習和協作學習[J].現代遠距離教育,2004.
[5]章業樹,辛曉明.信息技術與學生學習方式變革[J].中小學電教,2004.
作者簡介:
張柱石,湖北省咸寧市通城縣石南鎮中心完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