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創新,對一個國家來說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所在,更是國家興旺的不懈動力,作為一個教師的使命便是培養孩子的創新意識,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結合語文聽、說、讀、寫、看等進行訓練,便可以給學生提供創新的機會。
關鍵字:創新;能力;培養
江澤民曾說過:“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不竭的動力。”一個民族沒有創新意識,便難以屹立在世界先進民族之林;沒有創新,人類便會停滯不前。因此,培養孩子的創新能力是新時代賦予我們的神圣使命。小學語文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包含著豐富的創新內涵。而傳統語文教學一向以教師為中心,學生自學的時間少,獨立思考的機會少,這樣一來,嚴重地禁錮了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創造能力的發揮。為此,我們必須結合語文聽、說、讀、寫、看等進行訓練,給學生提供創新的機會。
一、 促進多向交流,營造創新氛圍
學生獨特性的火花往往會在熱烈互動的氛圍中,在相互議論、啟迪下迸發出來。在教學中,我采用自由議論、小組討論、同組競賽等多種組織形式,充分調動激活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創造力。例如教學《稱象》一文時,我引導學生通過小組交流,得出“曹操聽了直搖頭”的原因,曹沖的方法妙在哪里?誰還有其他的方法等,這樣便可以拓寬學生的想象力以及挖掘學生的創造力。
二、 培養觀察能力,激活創新思維
發現問題和培養創造能力的重要基礎無疑便是學生的觀察能力,兒童從小對物體的接觸及探究的需求是與生俱來的,恰恰因為如此,便要更好地利用兒童的這種天性,讓他們的觀察能力得以提升,也只有在觀察的基礎上,才能使得學生的思維得以激活與擴展,俄國著名生理學家巴普洛夫就以“觀察、觀察、再觀察”為座右銘。如教學《荷花》這課時,我首先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引導學生看圖:第一步,整體觀察,看看圖上都畫了哪些物體,使學生從圖中大致了解到荷花的清新美麗,可以讓學生想象到一幅各具姿態、色彩明艷、活生生的水中荷花的畫面;第二步,具體觀察荷花的各種姿態;第三步,圖文結合,讓學生感受到作者如何用優美的語言文字,畫家用鮮艷的色彩,描繪出一幅生機勃勃、色彩艷麗、形態各異的荷花。最后,在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和反復朗誦的基礎上,再讓學生按復述課文內容,這樣又進一步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從而也就激活了學生的創新思維。
三、 創設質疑問難的空間,培養創新能力
“學成于思,思源于疑。”不斷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是學生思維活躍的一種極大體現,也是培養學生獨立思考。開發創新意識的體現。因此,教師就應為學生創造一個主動參與、追求創新、發展自我的空間——課文讓學生讀、疑難讓學生議、見解讓學生講、規律讓學生找的教學實踐活動。
1. 引導學生預習,質疑問難。每學一篇課文之前,我就引導學生充分預習課文,要求學生三讀課文:一讀,找出不懂的生字新詞,初步了解課文的大致內容;二讀,弄清文章的主要意思,能按文章意思給課文分段,并找出含義深刻的句子;三讀,體會文章的意圖,看看讀這篇文章時,還有哪些不理解的。如我在引導學生預習《可貴的沉默》這篇課文時,有意讓學生發現思維——除了課文中說的可以知道爸爸媽媽的生日在哪一天外,還有其他的辦法嗎?結果學生通過預習還找到其他的方法,并再次感受到父母對子女的愛,我們要懂得回報爸爸媽媽的愛。
2. 啟發探究樂于創造。在課堂教學實踐中,我從質疑問難入手。這樣,學生被動的地位被解放出來,獲得可自主學習、施展自由才能的權力。如教學《鳥的天堂》一課揭題后,我讓學生據題發問,學生問:“天堂是什么意思?鳥的天堂是怎樣的?為什么稱它為鳥的天堂?”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以激發,而且可以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以有力培養,當學生的成功得以滿足時便能從提問發散思維中促進學生的創新精神,發展他們的創新能力。
四、 發揮想象能力,培養創新思維
想象是創造的翅膀,一個人的創新能力的體現便取決于想象力的豐富與否,教育學家烏申斯基曾說過:“強烈的活躍的想象是偉大智慧不可缺少的屬性。”這句話說明了想象是通向創新的翅膀。小學的語文教材有許多地方給讀者以無限想象的空間,那么教師便可根據閱讀教學使學生的想象力得以擴展,進行想象練筆。
1. 憑借文章中的情節延伸想象練筆。有些課文言雖盡,卻意未止,結尾有想象的余地,讓人回味無窮。如《會搖尾巴的狼》結尾是:羊輕蔑地看了狼一眼說:“你不會活多久了,獵人會來收拾你的。”教了這課的結尾,教師可引導學生展開合理的想象,讓學生續編故事。
2. 憑借習作練筆培養豐富的想象力。引導學生編寫童話故事,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能力。教學中讓學生用幾個詞語編寫成既有意義又有趣味的童話故事。可引導學生按照“相敬如賓——處處為難——醒悟、后悔”的順序寫。重點寫鉛筆的“態度惡劣、處處為難和醒悟、后悔”這兩部分。同時運用對比的方法,如鉛筆開始“趾高氣昂”與后來“不禁大哭”;原來“又高又大”與后來的“又矮又丑陋”進行對比,把鉛筆所作所為描寫得淋漓盡致,結尾用“愛護別人等于愛護自己”作結論,突出了故事的意義。這樣既豐富了學生寫作內容,又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
3. 憑借文章中的省略號想象。在教學過程中憑借文章中的省略號讓學生發揮想象,不僅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而且有助于讓學生們深度地理解到文章蘊含的豐富內容,使學生的思維更加的廣闊,如在《荷花》一文中,作者在第四自然段描寫了自己想象的畫面:“小魚在腳下游過,告訴我昨夜做的好夢……”文章的這個省略號便可無限啟發學生想象“我”下面可能會想象到什么?那么想象作文的續寫便顯得簡單了許多。
總之,在語文教學中要通過多方面,多渠道引導學生思維的擴展,以及學生的創新能力的培養,從而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創新力以及想象力。
作者簡介:
林婷婷,福建省漳州市漳浦縣教師進修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