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茗茗
摘 要 體育俱樂部教學是高職體育教學工作的重點,以現階段高職體育教學工作情況為基礎,結合近年來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推廣的特點,分析在高職體育教學工作中推廣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的方案和內容,以此優化傳統意義上的教學模式,提升體育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關鍵詞 高職 體育教學 俱樂部 教學模式 應用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7.12.063
Abstract Sports club teaching is the focus of vocational PE teaching. Based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PE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ports club teaching mode promotion in recent years, the analysis of the scheme of promoting the teaching mode of sports club in PE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content, so as to optimize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and quality of PE classroom teaching.
Key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ports teaching; club; teaching mode; application
我國高職體育教學工作是構建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強國的重要內容,承擔著一定的歷史責任。為了更好滿足社會發展和市場需求,優化高職教育的教學模式,不斷提升教學質量和人才培育效率,促使高職教學工作成為人民滿意的教學工作,是教學工作的重點,也是現階段高職院校發展過程中的研究焦點。在這一條件下,我國高職體育教學工作,面臨著一定的挑戰和機遇。
1 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
在高職體育教學工作中引用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方案,學生可以結合實際教學規定和自身了解的內容選擇項目和教學老師。學生在體育俱樂部中可以全面認識和理解這一項目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實踐應用技能,促使學生可以真正學習到自己喜愛的運動,為構建終身運動觀念奠定基礎。這種教學模式在應用中最大的特點就是注重對學生體育興趣和體育技能的培訓,并且在實際教學中學生可以通過豐富的知識增加學習興趣,同時也可以通過理論知識解決現實問題,從而激發學生自主參與的積極性,而學生在參與中獲取的成就感也可以讓學生更加堅定信念進行體育項目。同時,學生在自由而愉悅的環境下可以更好學習項目的操作技能,且構建正確的行為習慣。當然,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的應用有助于連接社會體育和學校體育,促使我國提出的“全民健身”方案得以推廣和落實。
2 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在高職體育教學中應用的作用
2.1 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
與以往教學模式對比分析可知,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為學生提供了更為寬廣的發展空間,滿足學生的各項需求,以此調動學生自主參與的積極性和自主性,促使其可以通過參與活動獲取更多的體育技能。同時,在高職體育教學工作中應用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有助于學生在一定意義上構建正確的學習習慣,并在學習過程中深入發掘學生的潛能,從而培育學生實踐操作技能。
2.2 培育學生人際溝通能力
在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中,學生可以自主選擇學習項目、自主設計學習時間、自主選擇教學的老師,與傳統意義上的教學模式相比,這種教學模式為學生創造了不同專業、不同年級組自主組合的學習平臺,增加了各個專業和年級組學生之間的認識和了解,并且通過這種形式,增加高職院校學生之間的溝通,優化學生的人際溝通能力。
2.3 拓展教學的時間和空間
與以往的教學模式相比,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更為關注學生自覺能動性的培育,強化以學生為基礎,關注學生的認識能力和情感表達,以及學生的自我評估和學生間的評估。在實施教學工作的過程中,可以尊重學生個性化的發展,促使學生可以擁有更多的選擇機會,從客觀上為學生的主體性地位確定提供依據。另外,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還可以全面依據學校的現有體育資源,這樣有助于解決現階段高職院校存在的各項問題,如師資力量不足、體育教學硬件不符合要求等,從而拓展實際高職院校體育教學工作的時間和空間。[1]
2.4 提升體育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性地位
在高職院校體育教學工作中應用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對教師的專業素養和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師可以正確應用自身的運動技能和理論知識引導學生學習。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教師和學生是相互輔助、缺一不可的學習系統,體育教學工作需要結合實際教學需求,進行個性化的創新,促使其可以激發教師的教學熱情,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展現教師的教學引導力和學生的主體性。
2.5 促使體育課內外一體化發展
很多高職院校在設計體育教學工作時間,一般情況下都是一周一節課,這樣導致在有限的時間內教學工作難以達到預期設定的教學目標。由此,在體育教學工作實施的過程中,需要構建體育課內外一體化發展形式。將高職體育教學工作延伸到課外教學,就需要讓學校的早操、各項課外體育活動融入到高職體育教學工作中,并將學生的課外體育活動參與情況作為期末考察評估的重要標準,這樣將構建全面的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促使學生的課外體育活動有效實施。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是結合活動項目來實施劃分的,不但包含了課內教學,也存在課外教學,高職學生可以結合自身的需求和喜好進行選擇,這種形式在實際推廣中有助于學生整合課內外學習知識,優化學生的學習思想和實踐能力。[2]endprint
3 體育俱樂部教學在高職體育教學中應用的方案
3.1 構建標準的高職體育俱樂部建設目標
現階段高職院校的體育俱樂部設計目標,都是依據多種體育項目形式,調動學生的運動熱情,優化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此提升實際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總體來說,我國高職院校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的建設目標包含了以下幾點:第一,將培育高職院校學生運動興趣和終身鍛煉觀念定為學習目標;第二,將提升學生身體素養、增加學生運動知識、構建正確鍛煉觀念和能力定為學習目標;第三,關注學生整體能力的發展,注重培育學生體育道德、團隊精神以及合作觀念、競爭意識等能力作為學習目標。
3.2 依據高職院校的自身優勢為體育教學工作的實施提供保障
在高職院校中應用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的過程中,一定要結合院校自身的發展優勢,通過全面分析體育教學活動實施的特點和需求,為體育教學工作的實施提供保障。例如,位于北方的高職學校,結合所處位置的自然條件設計學生喜愛的冰上樂園等相關的雪上活動,也可以設計一些具備民族特色的體育項目,像蒙古族的摔跤、賽馬、射箭等。在高職院校中應用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還要分析其具備的生活化和社會化因素,明確其具備終身體育的目標內容。另外,依據高職學校具備的特色構建多變的教學模式,提升體育教學硬件設備的應用效率,科學設計體育場所的活動時間,保障學校體育資源得到最大化的應用。[3]
3.3 優化高職院校體育俱樂部的組織管理工作
要想保障在高職院校體育教學工作中應用的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達到預期設定的目標,就需要優化實際組織管理工作,并提出一個職能明確、組織嚴謹的管理系統實施工作,這樣才能在實際發展中強化高職體育教學工作,展現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的優勢。構建全面的體育俱樂部管理系統,不但可以為學校體育教學工作的實施提供依據,也可以全面展現系統工作的優勢,確保教學工作實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如,在實際發展中系統可以全面管理高職院校體育俱樂部的設施購買、資金籌備等工作,確保資金流動的透明性和公開性。
3.4 設計科學的高職院校體育俱樂部教學評估系統
設計科學的教學評估系統是高職院校體育俱樂部持續平穩發展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其在實際發展中有助于為俱樂部的運行提供保障,但需要以學生為基礎,通過教學需求構建全面的評估系統。同時,高職院校體育俱樂部系統一定要將學生看作教學工作的主體,整體工作設計都要從學生的觀點進行研究,并對學生實際參與概率、學習態度、活動時間以及運動技能、單項操作理論知識等內容進行全面記載,同時也要結合學生的考察結構應用等級制提出正確的評估,促使其可以為高職院校體育教學工作的實施提供依據。[4]
3.5 不斷優化高職院校體育俱樂部內部管理系統
現階段,在高職院校體育教學工作中應用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已經成為必然的發展趨勢,因此院校各個領導需要給予一定的支持和引導,增加資金的投資,促使俱樂部在實際推廣中為學生創造更為優質的學習環境。當然,還可以結合不同體育項目的需求,構建有效的教學活動方案,不斷優化俱樂部內部管理工作內容。在擁有標準的管理形式和管理規定后,才能確保高職體育俱樂部有序實施。[5]
3.6 改善教師團隊,提升俱樂部活動實施的質量
所有學生在參與自己選擇的體育項目時,都希望得到專業教師的指導,以此提升實際學習信心和動力。但是通過分析實際案例可知,我國很多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師團隊專項比例不科學,對很多運動項目專業教師而言,專業化的運動教師數量過少,難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此時就需要院校及時聘用專業的運動教師,改善高職體育教師團隊。另外,還有對輔導教師推廣有償化管理形式,在超出規定教學時間,學校需要給予補償,這樣有助于調動教師的教學熱情,促使教師自主參與到教學工作中。
4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高職體育教學工作中應用俱樂部式的教學模式滿足現階段個性化教學發展的需求,有助于學生構建“終身體育”的發展觀念。雖然在創新高職體育教學工作時,還存在很多引人思考的問題,但隨著俱樂部教學工作的不斷優化,課內外教學模式的一體化發展,促使其在應用中通過展現學生個性,激發學生參與興趣,逐漸進入全新的時代。
參考文獻
[1] 李中武.高職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研究——以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教師,2015(8):101.
[2] 邵艷.高職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的現狀調查與對策研究[J].搏擊(體育論壇),2015.6(3):8-9.
[3] 陳旭平.基于五年制高職體育俱樂部教學中的學生學習行為的調查和分析[J].考試周刊,2016(13):127-128.
[4] 陶曉斌.湖南省高職院校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的研究[J].湖南師范大學,2016.
[5] 楊彪,楊馳.高職院校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的選擇與實踐[J].當代體育科技,2016.2(20):45-4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