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繪本除了用來閱讀,精美的畫面能給幼兒美的熏陶,我們可以挖掘繪本中的美術教學資源,享受美術創作的快樂。本文將闡述挖掘經典繪本中蘊藏的可借鑒的美術教學資源,運用繪本故事中的情景教學法提高幼兒美術活動的興趣,增加美術活動的有效性,拓展幼兒園美術教學的思路,從而更好地引導幼兒去感受美、表現美和創造美。
關鍵詞:繪本;美術教學資源美術教學活動
近年來繪本逐漸走進了千家萬戶,不論大人小孩都喜歡這種圖畫精美、語言簡練,卻又能引發人們深度思考和感悟的書籍。繪本廣泛地被運用于幼兒園的教學活動中,其中蘊藏著許多可借鑒的美術教學資源,為幼兒園美術教學帶來鮮活的生機,拓展了幼兒園美術教學的新思路。這種以繪本為載體的美術教學活動,為幼兒創造美術活動的條件和機會,萌發對美的感受和體驗,豐富其想象力和創造力,引導幼兒學會用心靈去感受和發現美,用自己的方式表現和創造美。
一、 尋找適宜的繪本,挖掘美術教學資源
所謂美術教學資源是指一切有助于完成教學、達成美術教學目標的自然資源和社會資源的總和。根據這一點,以圖為主的適宜的繪本就可以納入美術教學資源的范圍,但需要教師經過進一步的篩選才能夠作為美術教學資源。挖掘繪本中蘊藏著的大量可供幼兒欣賞的價值及多元化美術形式。如:小班繪本《小黃和小藍》中,運用了撕貼的方式;大班繪本《一園蔬菜成了精》中,運用彩紙卷畫進行形象構圖;繪本《小蝌蚪找媽媽》中運用水墨畫的形式進行展示;繪本《老鼠嫁女》中,表現了中國傳統的剪紙藝術,在美的感受中可以讓幼兒學習連續折疊剪連體小人、對角折疊剪窗花等,具有傳承文化和民間藝術的作用。
首先,繪本資源要與教育目標一體,即要符合教育價值觀,能對幼兒產生積極的影響;其次,繪本資源要與學習理論相適應,即要符合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適合哪個年齡段的幼兒學習,能達到怎樣的預定目標等,預設幼兒可以“怎樣學”;最后,繪本資源要與教學理論相適應,即要與教師的實際教學水平相適應,教師的美術教學能力的提升也是至關重要的,預設教師可以“怎樣教”。我們去發現和收集適宜的優秀繪本,根據繪本畫面從美術的視角進行不同角度的挖掘,然后進行分析、梳理和篩選。
二、 梳理美術教學資源,嘗試開展美術教學
在平時的繪本閱讀中,老師把這些適宜的繪本按照可以引導幼兒繪畫、美工、玩色、美術欣賞等方面進行歸類。按小、中、大三個年齡段設計好教學目標,有效地提升幼兒的美術能力。
1. 利用畫面的美術基本語言元素(點、線、面、色等)進行創作。如:互動分享繪本《毛毛蟲去散步》,是一本幼兒非常喜歡看的色彩鮮艷、畫面簡單、頁數少的圖書。每幅圖片都是手指印畫,很新穎。我在小班第二學期組織了玩色活動——手指印畫《毛毛蟲去散步》的美術活動,采用情景教學法,以繪本故事導入,“你猜猜毛毛蟲會去哪里散步呢?”我創設了故事情景法,激發了幼兒美術創作的欲望。在手指印畫《毛毛蟲去散步》教學活動中,教師通過故事《毛毛蟲去散步》的發展情境,邊講邊印畫,故事結束美術作品也完成了,幼兒在有趣的故事情境中學會了手指印畫的方法,同時更重要的是激發了幼兒對手指印畫的興趣,給幼兒提供了自由想象和創造的空間,拓展了美術表現的方式。
2. 利用畫面的美術語言表達手段(明暗、空間、透視、構圖、肌理等)進行欣賞。我選取了大班《風姐姐來了》繪本中的一個畫面。畫面上有遠近的樹木、飄著的幾片葉子和落在地上的枯葉,一幅完美的深秋風景圖,畫面整體構圖很美。為了更好地提升幼兒對畫面布局、空間的表現能力,我和大班幼兒一起欣賞和分析這個畫面,哪棵樹近?哪棵樹遠?還發現了物體景物間的遮擋,比較出了近大遠小的透視現象。我還提醒幼兒觀察正在飄落的葉子,使畫面更豐富、更靈動。欣賞活動后,我帶領幼兒去戶外寫生,引導幼兒反復觀察、對比,讓幼兒逐漸理解透視現象,不僅提高了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而且感受到透視效果給畫面帶來的美感。我把這繪本畫面融入了幼兒的美術活動中,以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拓展幼兒的審美情趣,提升幼兒的美術表現能力。
三、 幼兒自制繪本,體驗美術活動的成就感
美術教學中常通過繪本故事的導入,在故事結尾處或故事的中間為幼兒提供想象的空間,并要求幼兒用美術形式表現出自己的想法。
如大班繪本《我的幸運的一天》,是一只小豬誤闖了狐貍家,小豬在危險時刻,沉著冷靜,用自己的智慧逃離險境,使貪婪狐貍幸運的一天竟變成了小豬幸運的一天。在經驗遷移環節,我讓幼兒在繪本故事的啟發下,根據已有經驗,大膽猜測故事情節。為了讓每位幼兒都有表達的機會,我讓幼兒在繪本閱讀后能用繪畫的形式來表達自己逃離危險的方法。用動靜結合來體驗繪本學習的寬松氛圍和樂趣,懂得在生活中要提高安全意識,遇到危險和突發事件時,不要慌張害怕,要勇敢面對,用自己的智慧戰勝敵人。投放在語言區的自創繪本,一直受到幼兒的青睞。閱讀也是需要氛圍的,我將幼兒自制繪本在投影儀上放大,在教學中與幼兒一同在溫馨安靜的氣氛中一頁一頁閱讀自制繪本。幼兒的心情是愉悅、滿足的,因為他們都成為了制作繪本的小作家,將自己的想法融入了故事中,體驗到了繪畫的成就感。
繪本以其高品質的審美價值顯現了其對幼兒美術教學活動、對教師專業成長的推進作用,更為重要的是對幼兒發展的促進作用。實踐中我們關注幼兒的美術能力和審美情趣,以促進幼兒個性和諧發展。引導幼兒學會用心靈去感受和發現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現和創造美。通過以繪本為載體的美術教學活動,帶給幼兒一個更廣闊的藝術天空。
作者簡介:潘美娟,蘇州吳江區北門幼兒園。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