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地理比較法是基于新課程改革標準下誕生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廣泛使用。無論是自然地理、人文地理還是區域地理,無論是地理感性知識,還是地理理性知識都可以使用比較法。本文就地理比較法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進行分析。
關鍵詞:地理比較法;高中地理教學;應用
在高中素質教育的落實下,各個地區都在積極響應新課改的號召,希望能夠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高中生無疑處于學習階段中壓力最大的時期,地理在高中學科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直接影響著高中生的綜合成績,與他們的日常生活也有著密切的聯系。地理比較法是基于新課程改革標準下誕生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就是將具有相似特征的物體進行對比,加深學生的理解。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有大量的知識點,很容易混淆,利用地理教學法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記憶所學知識,提高學習的效率。
一、 地理比較法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意義
地理比較法的應用可以讓高中地理教學變得生動、趣味,比較法的應用涉及列表、圖形等知識,讓地理課堂變得充滿生機,充分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地理比較法可以讓學生實現自主思考,該種教學方法的應用不僅需要教師的參與,與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相比,地理比較法實現了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得到了顯著的提升。此外,地理比較法還可以與其他教學方法聯合起來,收獲到更加理想的教學成果,這是傳統灌輸式教學法所不具備的。
二、 地理比較法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
1. 利用比較法鍛煉思維能力
比較是理解的基礎,在學生應用比較法的過程中,需要調動起自身的知識開展思維加工,實現多層次、多角度思考,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合理應用比較法還可以達到集思廣益的效果。
如,在西氣東輸的教學中,在總結了資源跨區域調配的相關知識后,即可引導學生進行類比與應用;在熱帶沙漠氣候區分布的教學中,通過對阿拉伯半島、南美洲西部、撒哈拉沙漠、澳大利亞中西部氣候的總結,可以分析出地理事象的特殊性和普遍性規律,利用對比分析、抽象概括、判斷推理的思維活動,可以深化學生對于相關知識的理解,提高他們的地理理解能力和思維能力。
2. 借助比較法構建地理知識體系
在地理教學中,有大量的地理概念,通過對混淆概念之間的對比,可以讓學生把握兩者之間的區別和聯系,認清楚地理事物的本質特征。如行星、恒星、衛星;人口遷移、人口流動;背斜與向斜、暖鋒與冷鋒、可再生能源與不可再生能源等。在日常教學中,可以將這些相似的概念放置在一起,利用對比來表現出兩者之間的異同,學生了解一個知識,就可以通過對照了解另外一個知識。
此外,利用比較法,對于學生地理規律、地理原理的掌握也十分有益,比較法可以揭示出地理知識的本質特征,通過同一地理現象在不同階段、不同時期的對比;同一時間不同地理現象的對比,可以讓學生掌握地理知識的變化規律,形成正確的觀點。在日常教學中,還可以利用比較法,將新知識與舊知識相聯系,引導學生通過已有的經驗進行對比,讓所學知識變得系統化。
如,在農業地域類型的知識講解完畢后,可以引導學生對比商品谷物農業、季風水田農業、大牧場放牧業、混合農業的生產特點、分布地區、區位條件等,將自然要素與人文要素相結合,構建出系統、完善的知識體系,對于學生知識的掌握是非常有益的。
3. 與其他邏輯方法的聯合使用
“地理的學習,要注意比較法的運用。可以利用已有的知識和新知識,對地理數據、地理事物、地理現象和地理區域進行比較,找出它們的異同。通過比較,認識地理事物和現象的本質,有助于對所學的地理知識形成鮮明而準確的印象。”
地理比較法與地理歸納法、地理綜合分析法、地理演繹法共同組成了地理邏輯方法,幾種研究方法是相互依托的,要發揮出地理比較法的教學作用,還需要與其他的方法聯合使用。在應用地理比較法時,我們不能忽視地理圖表、地理圖冊、多媒體教學法、地理版畫的作用,這些直觀教具形象、直接,可以幫助學生獲取到感性的知識體驗,助于學生形象思維能力的培養。在學生具備一定的基礎知識之后,在應用地理比較法,可以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認識和理解,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 結語
地理比較法是高中地理教學的重要思維方法,也是高中地理課程的重點目標,作為教師,要意識到地理比較法的重要意義,樹立起科學的教學思想,引導學生掌握地理比較法的優勢,鍛煉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白瑞敏,徐寶芳.地理比較法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8(08).
[2]韓延禮.關于高中地理教學中教學情境創設分析[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7(10).
[3]賈雷雷.淺談以熱點問題為背景的高考地理復習策略[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6(12).
[4]盧中華.綜合開展高中地理生活化實踐活動的策略分析[J].新課程導學.2017(15).
作者簡介:
王藝銘,山東省淄博市博山區實驗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