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飛
【摘要】語文是學生的必修課,但是中學生對語文的學習積極性并不高。語文老師應該多注重語文教學,彌補教學中的不足之處,提高學生的興趣。本文主要論述了中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一些相關措施,旨在提高中學語文的教學水平。
【關鍵詞】中學語文 教學 問題措施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9-0046-02
前言
雖然已經進行過新課改的工作,但是語文教學工作依然是眾專家學者探索改革的重心。部分語文老師通過借鑒經驗,并結合自己工作實際,極大地提高了教學質量,但是仍然有許多的語文教學工作者采用舊的教學模式,生拉硬套,使課堂枯燥無味,學生失去了學習語文的興趣。
一、中學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1.忽視學生的接受能力
目前,中學語文的教學依然是以講為主,語文老師會提前制定好教學計劃和每堂課的具體內容。所以,語文老師會充分利用課堂時間給同學們灌輸知識,根本沒有考慮到學生的接受能力。特別是一些老教師,教學知識非常豐富,會不斷給學生研延伸知識,想把自己的全部知識都傳授給學生,卻忽略了學生的接受能力。例如,在講授文言文時,老師是提前備好課,所以對所講內容非常熟悉,但對于同學們來說是一種陌生的知識,老師口若懸河地講,同學們卻如同在聽天書。
2.教學方法單一枯燥
大多教師的教學方法都是比較單一的,有的甚至幾十年來都沒有改變過。而且老師的教案也都是千篇一律沒有變化。有的教師寫教案只是為了應付檢查,從而上課時教學方法比較單一。無論什么文章都是從作者,段落大意,中心思想講起。與學生互動較少,在課堂上也沒有設置游戲或提問環節,只是一味地講解,整個課堂只有老師的聲音,課堂枯燥無味,學生更是無心聽講。一些先進的設備多媒體等也沒有得到合理的應用。
3.缺少對學生的實踐指導
現在學生的學習壓力非常大,語文老師每節課的教學任務也非常繁重。所以幾乎每節課語文老師都安排好了教學任務,從上課開始一種講到下課鈴聲響起,有的語文老師沒有講完還會拖堂幾分鐘。老師很少有時間去給同學做指導,例如同學的作文方面,老師每次給出同學們題目,同學課下去寫作,寫好之后,老師進行批改。有時只是給個分數,偶爾會指出同學的不足,寫出評語。老師很少對學生的不足和寫作的方向等問題進行當面的指導。學生缺乏有效的指導,很難做出改正,從而導致學生的語文水平一直提升不高。
二、結合現在語文教學設施和經驗提出的相關措施
1.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制定教學計劃
語文可能是現在學生認為最簡單的科目,因為我們從小就接觸語文,在生活中也在不斷的學習語文,所以語文是學生認為學起來最輕松的一門課程。但是,初中的語文不同于小學的語文,小學的語文知識都是比較偏向于生活化的,旨在培養學生的基本能力。初中的語文是在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文章的深度和寓意都是比較深刻。所以對于不同的學生接受能力是不同的,老師的任務是讓每一個同學都能學會知識,所以一定要根據全班同學的能力來制定教學任務。
2.靈活運用多媒體,使課堂活動起來
時代在進步,老師的教學也應該跟上時代的步伐。不能再是一味地應付檢查,從而使教案形式化。語文老師應該端正教學態度,認真對待教學工作,不要把教學當一項任務而要用心對待。充分利用現在的科學信息技術,根據自己的教學實際,改革教學方法,不要再是單一的教學方法。例如,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在教學中穿插一些視頻圖片,不僅吸引同學的興趣,還可以使同學更能理解文章。而且,多媒體教學比只看課本更能使同學們集中注意力,上課效率大大提高。
3.多與同學互動,增加對同學的指導
大多數老師都是在結束課程以后,匆匆離開校園,老師對同學的指導基本上都是在課堂上。但是每堂課老師都是有教學任務的,所以留給同學指導的時間就更少了。但是語文課的教學是離不開老師的指導的,特別是作文課。雖然同學們自己積累大量的素材,到沒有老師的點睛之筆,也很難寫出一篇優質的作文。老師在制定教學計劃時一定要保證留給同學充分的指導時間,一篇作文要給同學們講解怎樣立題,怎樣布置作文思路,而且學生的作文一定要給出評語,讓同學能夠及時改正彌補不足,才能不斷進步。
結束語
雖然目前的教學中仍然存在很多問題,但只要通過對教學方法不斷改進,使教學方法不斷適合現在中學生,中學的語文教學質量會不斷地提高。
參考文獻:
[1]陳艷菊.初中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J]. 成才之路, 2016(12):33.
[2]陳香華.當前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J]. 課外語文,2016(10):23.
[3]石雪飛,薛峰.如何提高初中語文教師培訓的績效[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