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小娟
【摘要】通過大量的教學實踐可知,要提高智力障礙學生課堂識字教學的質量,需要結合智力障礙學生的認知情況及特點優化識字教學的內容與方法,同時創設良好的識字環境,通過多樣化的方法讓智力障礙學生學習更多的漢字,使識字教學的質量得到保障。本文就如何提升培智課堂識字教學質量的問題進行分析研究。
【關鍵詞】培智課堂 識字 教學質量
【中圖分類號】G7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9-0056-02
智力障礙學生是指智力明顯低于一般水平,在成長期間(即十八歲前)在適應行為方面有缺陷的兒童。智力障礙學生的智力水平多數處于小學低年級階段,他們的大腦發展存在障礙,感知思維能力不強,語言以及交往能力等相較于正常學生明顯落后,大多數智力障礙學生在語言發展上都存在障礙。詞匯不足、發音不準、表達不清等問題將對學生今后的學習、生活、交往等產生直接的影響。所以如何提升培智課堂識字教學質量就成為當前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一、發揮多媒體優勢,優化識字效果
智力障礙學生由于智力發展受限,注意力不強,思維還處于形象階段,在教學過程中要將直觀形象的事物呈現給學生,對智力障礙學生的大腦皮層進行刺激,讓學生更好的識字學習,并發展自身能力。多媒體技術能夠將文字、聲音、視頻、動畫等相結合,能夠使識字教學過程得到優化,提高識字教學效率、效果。比如在教授中重度智力障礙學生學習紅綠燈的相關問題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巧虎系列動畫片《巧虎過馬路》,然后在進行講解,講解后可以利用學校的模擬馬路對學生進行講解訓練,學生的學習效果能夠得到很大的提升。通過視聽并舉的方法優化教學情境,使課堂氛圍更加活躍,并利用動畫視頻將相關漢字進行教學,能夠提高智力障礙學生的識字興趣,也使識字的整個過程更具趣味性。
二、結合實際生活,提高識字質量
智力障礙學生的思維都是比較直接的,生活中能夠直接感知的知識更容易理解把握,所以在識字教學中,可以結合教材內容,讓智力障礙學生進入到實際生活的情境中,在生活中掌握識字的方法。將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相結合,能夠明顯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學生熟悉的事物,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會更高,識字的質量效果也會得到明顯的提升。
三、開展游戲教學,提高識字趣味性
對于智力障礙學生,其感知能力比較遲鈍,注意力不集中,抽象思維能力不強,所以在智力障礙的學生識字教學時,需要對教學內容進行豐富,并優化教學方法。智力障礙的學生識字的速度慢,忘的速度卻快。為此可以通過游戲的方法活躍課堂氛圍,并在此過程中指導學生識字,避免學生出現識字之后又忘記的情況。比如:在學習蘋果、香蕉、草莓等時,就可以通過游戲的方法進行,如通過“猜一猜”導入新課,制作一個箱子,然后讓學生伸手到箱子中摸一摸,猜猜箱子中是什么,這樣學生的注意力會集中,能夠為之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然后在帶領學生通過聞一聞、嘗一嘗的方法進行練習,并對詞語的音形義進行把握,這種方法要更具吸引力。之后通過跳一跳摘果子的游戲進行鞏固,貯備好不同的水果圖以及樹干,讓學生通過競賽摘果子,比比看誰摘得多,然后拿著水果圖到教師處換真果子吃,這樣的識字教學方法中所有學生都能夠參與到活動中,提高學習的趣味性。通過游戲化的教學方法能夠使課堂氛圍更加輕松、活躍,減少課堂中的枯燥、乏味感,能夠積極的參與到課堂識字學習中,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學習漢字,進而實現理想的教學效果。
四、組合歸類識字,加深學習理解記憶
智力障礙學生的認知范圍比較狹窄,并且注意力不能長時間集中,頭腦中形象具體的表象比較少,所以在識字教學中,教師需要對教材內容科學分析,并對字形特點科學分析,了解構字的規律,讓學生更好的學習、理解與記憶。
當學生掌握一定數量的獨體字之后,可以將這些簡單的獨體字作為基本字,在這些基本字上加一筆、減一筆,如日,加一筆可以是田,減一筆可以是口。再如土,加一筆是王,減一筆是十。通過這樣的方法能夠使智力障礙學生記憶緩慢的情況得到彌補,也使記憶貧乏的情況得到緩解。
還可以通過歸類比較的方法進行識字教學。對于字形、部首相同、相似的字,讓學生進行歸類比較,讓學生對字形義有更好的理解,強化學生的記憶。如學習“晴”時,可以讓學生想一想,還學過哪些日字旁的字,學生回憶有時、昨、明等,鞏固學生對日字旁的字的鞏固。
智力障礙學生識字教學是一項長期的工作,教師在識字教學中要注重教學方法靈活多變,從學生喜聞樂見的生活入手結合生活語文內容,喚起智力障礙學生的識字熱情,運用多種生動形象的教學策略,化繁為簡,使智力障礙學生主動識字,快樂識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