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增愿 蘇媛婷
【摘要】伴隨著移動互聯網,網絡寬帶技術的不斷進步,人們的衣食住行會在虛擬網絡平臺上產生大量的數據,大數據時代已登上屬于它的歷史舞臺。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不僅對信息科技帶來新的技術要求,同時對于高校而言,大數據時代的來臨對其思想政治的教育模式、教育管理辦法、教育思維途徑等都有著重要的影響。所以大數據時代為思想政治教育敲響了它的改革之聲。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找到新的教育理念與方法,促進思想教育改革的發展,這樣才能為迎接大數據時代給予思想政治教育的機遇和挑戰。文分析了大數據時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機遇和挑戰,就此提出大數據時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進發展措施。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 思想政治教育 機遇 挑戰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9-0079-01
當代大學生通過互聯網信息能夠更加容易獲取到外界的信息,網絡環境社會的無序對大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有極大影響。如何促進大學生在大數據時代身心良好發展,這個重擔就落到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上了。
一、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機遇
(一)傳統課堂向MOOC平臺轉型
在大數據時代的技術支持下,慕課平臺教學應運而生。所謂的慕課平臺教學就是對學生的學習人數沒有上限的限制,這樣就可以讓有限的教學資源讓更多的學生能夠享受到。消除了傳統授課對學生人數的限制,也有利于思想教育資源的傳播。
(二)教育客體向互聯網社群轉型
在不斷發展的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當代大學生們對于學習的方式多了網絡平臺。所以如果當大學生不滿足于老師傳統教室授課的內容時,學生可通過互聯網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同時他們可以利用網絡平臺去發表自己對某些問題的見解,反過來也可以提高自己對知識的認知。所以教育客體正在逐步向互聯網轉型。
二、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戰
(一)大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的興趣低
大多數的學生認為思想政治教育較為枯燥,所以大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興趣不濃厚是大數據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最突出的問題,即使為他們提供了網絡平臺的學習環境,但他們也可能利用學校提供的網絡平臺進行娛樂性的用途如聊天、看視頻、甚至玩游戲。當學生不能更好的利用網絡平臺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學習,那么就與思想政治教育利用大數據的初衷相悖,也讓大數據時代對思想政治教育失去了實際意義。
(二)大數據時代對傳統教育方法的挑戰
很多高校教師,對于網絡平臺的使用和網絡平臺的授課還處于摸索階段。在對網絡平臺的使用技能上,高校的教師還停留在一些基礎的操作上。如果不能熟練的應用網絡平臺的操作技術,將會對大數據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很大的不良影響。在自身的授課水平上,多數高校教師還保持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思維,不僅對教師的職業發展有很大的限制也不利于學生的對思想政治教育的興趣培養。最后在信息篩選上,大數據時代網絡信息過多,教師對于快速篩選有用、真實的信息能力有所欠缺,這將嚴重制約著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
三、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路徑
(一)提高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學習興趣
要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順利的發展,那么對教育客體的興趣的培養是必不可少的。第一,對于思想政治教育課程設計時要具有創新性。如果相關的專業術語太枯燥,難以理解,那么課程設計里面可以加入音頻、視頻來加深理解。第二,在教育客體對知識點有基本認識的時候,就利用大數據篩選出與知識點相關的時事,或者案例來讓學生融會貫通。第三,學習方式適合進行創新,如改變學習地點,完成作業方式,多樣化檢驗學習成效。
(二)優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對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即高校的教師,高校要積極培訓教師的網絡平臺應用能力,同時要督促各個教師自主學習不斷更新的大數據時代的應用技術。通過培訓與自主學習的方法去綜合提高高校教師的自身專業素質。再則,高校教師要注重篩選網絡數據和數據分析的能力,當高校教師擁有這個能力的時候在選擇案例、相關的數據時更游刃有余。
(三)加強網絡思想政治教育
在學校層面上,首先,學校的領導人要順應大數據時代的發展,積極轉變更新思想教育觀念,引導思想大方向。再則,學校要對大數據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規劃和設計進行統籌,給予相關人員人力、物力、財力的支持。最后,要對思想政治教學情況進行監督,及時發現并反饋教學實施過程中有待改善的問題才能更好地促進大數據時代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邱昊.數字時代背景下中國媒介素養教育的當下選擇
——西方媒介素養教育范式的演進及其啟示[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 2012(04)
[2]芮鵬.談大數據背景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的挑戰及對策[J]. 才智. 201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