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立美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啟發學生的創新思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成為高中生物教學的主要目標。啟發式教學方法是高中生物教學中一種十分重要的教育方法,在教學中有其優越性。本文就啟發式教學方法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運用進行了分析,以期能對教學質量的提高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關鍵詞】啟發式教學 高中生物教學 運用 分析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9-0150-02
高中生物作為我國高中教育的一部分,對學生的知識結構的搭建以及知識廣度的延伸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以往傳統的教育目標和教育方法已經不能滿足于新時代新課改背景下對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的要求。因此,對啟發式教學方法的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啟發式教學的積極作用
傳統教育主要以老師為主體,老師把一堂課的所有知識毫無保留地教授給學生,學生看似全堂接收實則略知一二。缺乏了獨立思考,自主探究的課堂學習其實就是一個徒有其表的面子工程,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啟發式教學一改傳統的“填鴨式”教育,打破了傳統的中國式教育的格局,讓素質教育得以開出一朵朵勝利的金花,讓素質教育不再是一句口號,而是提升教學質量的一把利刃,剜去舊時傳統教育的傷疤。啟發式教育關鍵的一點就是它以學生為中心,回歸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讓學生原始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一個合理地釋放,讓學習成為一個主動的享受的過程而不是被動的痛苦的過程,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寓教于樂,提高教學質量。
二、高中生物教學中啟發式教學方法的運用原則
啟發式教學是一種先進的教學理念,強調的是老師根據學生個人的特點,有針對性地提供幫助,一方面達到因材施教的目的,一方面又提高了學生學習新知識的能力和探索新知識的熱情。在整個學習過程中,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積極思考能力和細心觀察的能力,還可以提高教學的質量,達到生物教學的有效開展。
科學的教學方法需要科學地運用。因此,啟發式教學的運用需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1)自主性原則。學生不是學習機器,不應該被動地輸入教師在課堂上教授的知識,啟發式教學主張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學生的學習意愿,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由老師作為引導者、組織者和促進者,讓學生發現學習的興趣,在原始的好奇心的驅使下真正地投入到學習的過程中,靈活地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將課堂與實踐結合起來,自發地完成高中生物的學習。(2)舉一反三原則。生物是一個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的學科,從古至今,由大到小,各種生命形態與我們共存,各種生活方式被我們共睹,細菌病毒的寄生蟲生活,植物的光合和呼吸,動物世界的弱肉強食,每一個課本中的知識點都應該被學生拿來在現實生活中反復推敲,反復驗證。
三、啟發式教學的運用
1.發揮教師的引領作用。高中生物教學中老師應該注重理論聯系實際的方法論的應用,切實地發揮好生物實驗的作用,多設計實驗教學,布置一些探究性的任務給學生,提高學生的自主實驗能力與自主解決問題能力;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性格特點,不同的情緒表達特點以及面對挫折時不同的應對方式,老師要關注到每一個學生的實際情況,掌握每一個學生的思想狀況,對學生給予針對性的指導;老師要善于運用生動形象的教學語言,寓教于樂才能更好地發揮啟發式教學的優越性;老師還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具直觀形象地展現教學內容,使學生易于記憶,從而更積極地參與到學習任務中來。
2.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所謂教學,即有教有學,學生是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如果學生不主動,再優越的教學方法也是徒勞。在啟發式教學中,學生應該自發地從傳統教育的束縛中脫離出來,跟隨但不依賴于教師的引領,理論聯系實際,勤于思考,細心觀察,時刻明確自己的主體地位,積極地投身到學習活動中去。
總結
教育體制的改革帶來了一場新思潮,對高中生物教學的實施提出了新的要求?,F在的高中生物教學,教師不僅要采用科學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要隨時關注學生的心理變化,做到對不同的學生有針對性的指導。啟發式教學就是這樣一種科學的教學方法,通過合理地教學環節設計,豐富學生的課堂學習體驗,利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模式,既可以激發出學生學習生物的熱情,又可以調動課堂的氛圍,提高生物課堂的教學效果與質量,推動素質教育的實施,使每一個學生真正成為素質教育的受益者和參與者,為今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肖建霞.高中生物教學中啟發式教學方法的應用分析[J].考試周刊,2014.
[2]謝茜.高中生物教學中啟發式教學方法應用分析[J].教學改革與創新,2016,(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