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微課作為一種先進的教學方式,在國外已經大量應用,這是一種基于計算機信息化時代下的新型教學模式。高職院校中英語一直是其中薄弱環節,通過微課的引入,可以有效地增加學生對英語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本文著重分析了我國高職院校中英語現狀,并指出了通過微課提高學校效率的相關對策。
【關鍵詞】高職英語;微課教學
【作者簡介】段宜珍(1985.02-),女,漢族,湖南衡陽人,湖南財經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碩士,研究方向:高職英語教育教學,英語翻譯。
引言
由于高職院校以職業教育為主,也由于學生自身素質的限制,導致學生英語水平一直不佳。隨著我國信息化技術的飛速發展,微課已經逐步被人們所認可。這種教學模式可以通過互聯網主動的搜尋自己想要的知識,將課堂進行了有效的延伸。通過對學生積極性的調動,最終促使學生主動的對英語學習、探索。
一、高職英語教學中應用微課的意義
1.提高教師水平。在使用微課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老師不僅需要對大量的資料進行搜集,還需要調研、理解以便能夠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這樣不僅能夠提高老師的知識儲備量,更好的服務于學生;還可以提升其資料調查能力與信息整合能力,促進老師自身的綜合素質。
2.增強學習效果。在課堂教學中應用微課,能夠提高學生對高職英語的興趣,促進學生的學習效率。微課中所包含的知識應該與高職英語相關知識點對應,將學習中的知識點,融合到微課中去,使學生能夠通過其切實的學到知識。微課在促使學生自主學習的同時提高了學生的自學能力。
3.教學資源共享。隨著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微課來源也越來越多。國內外出現了多個水平較高的微課平臺,老師可以直接從平臺上下載微課,也可以在此基礎上補充知識。此外一些水平較高的教授、專家的講解資料也可以融入到微課當中,使得微課更有水平。資源的共享對微課的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通過這種共享,微課將有效的提高高職院校的英語水平。
二、現階段高職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高職學生英語基礎薄弱。大部分高職學生沒有經歷過高中英語的系統學習以致其自身英語水平較差。這些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極易發生前后知識點不連貫、理解不夠透徹等問題,在對其進行英語教學時很難使其進入正常的學習狀態,這樣所導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學生不能很好的掌握所學內容,學習效率低。
2.學生不能正確認識英語的重要性。現階段高職英語教學內容與學生所學專業知識關聯不大,在學生的觀念中英語知識的學習不能很好的促進或是輔助其專業技能的掌握。另外,高職英語教學通常選用公共課的教學模式,不能很好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些因素使得學生對英語的學習產生抵觸心理,不能很好的認識到英語對其日后發展的重要性。
3.教學內容存在偏差,考核方法太過單一。高職院校中,對于英語的教學往往只重視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在學生口語技巧及練習實踐方面有所疏忽。此外,對學生英語知識掌握程度進行檢測也只是單一的筆試測驗,不能對學生的知識水平與潛在能力進行科學合理的評價。
三、微課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1.知識導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在進行英語教學時利用微課對教學知識進行提煉,制作與知識點相關的視頻進行課程導入,這樣在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同時也提高了教學效果。
2.對學生有重點的進行教學。英語是一門匯集語法、單詞、口語等多種知識技能的學科。在教學中,部分學生對英語知識不能很好的理解與掌控,教師就可以針對學生在英語學習中表現出來的問題分類型、分重點的制作微課進行教學。
3.擴展英語知識,增加就業機會。高職院校中英語教學內容往往與學生的專業知識聯系不大,這就使得學生忽視了英語在其日后就業問題中的重要性。針對這一問題,教師可以在英語教學內容中適當加入部分與其專業知識相關的內容,以微課的形式進行教學,提升學生英語水平的同時讓學生認識到英語對其日后的就業與發展有著莫大的關聯。
4.細化考核內容,提高學習效率。高職院校對學生知識的掌握程度的考核一直以筆試測驗為主,忽略了對知識細節與學生能力的考核 。在英語教學中對考核內容進行細化,在每節微課后對其相應知識進行有針對性的在線考核,通過考核的學生可以進行下一課的學習,不合格的學生繼續學習,直到通過考試。這種微課在線考核形式有效的展現了學生知識的薄弱環節,并對其進行鞏固加深,這種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四、總結
在信息化高速發展的今天,教育理念也隨之改變。微課作為一種基于網絡環境下的教學模式,給高職院校的英語學習帶來了生機。教育的發展方向在網絡的輔助下越發清晰,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將是獲取知識的有效手段。然而,微課的出現也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這樣才能提高高職院校學生的英語水平,使其能夠滿足全球化背景下企業對英語水平的需求。
參考文獻:
[1]桂花.論微課在高職英語語法教學改革中的運用價值[J].高教學刊,2015(22):167-169.
[2]孫二娟.對高職英語教學中微課應用實踐的探究[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