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坤
【摘要】對于中職舞蹈教學而言,培養學生的舞蹈鑒賞能力是教學過程中的重中之重。本文簡單闡釋了舞蹈鑒賞能力的概念,然后論述了提升學生舞蹈鑒賞能力時應該遵循的原則,最后對如何有效提升中職生的舞蹈鑒賞能力提出了建議性策略,以期為相關教學工作者提供必要的幫助。
【關鍵詞】中職 舞蹈教學 舞蹈鑒賞能力 提高路徑
【中圖分類號】J7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9-0190-02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提升學生的舞蹈鑒賞能力,可以將舞蹈作品中所包含的情感、內涵更好的展示出來,進而使舞蹈作品產生更大的吸引力、感染力。然而,在我國現階段的中職舞蹈教學中,教師通常只注重對學生舞蹈教學技巧方面的提高,忽略了舞蹈鑒賞能力的重要性,這對整個舞蹈專業的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產生了阻礙。
一、舞蹈鑒賞能力的概念
人們對舞蹈的任何感知都可以劃為舞蹈鑒賞能力的范疇之內,簡單來說,舞蹈鑒賞能力就是人對舞蹈的感受力、理解力、想象力以及創造力等多種感情類型的總稱。不斷提升舞蹈鑒賞能力是舞蹈教學所追求的最終目的,同時也是每一個中職生在平時學習過程中應該特別關注的。
二、提高學生舞蹈鑒賞能力應該遵守的原則
(1)與原著作品內容相符合的原則。一般情況下,一部舞蹈作品的節奏與風格是固定的,在作品開始被創作時就已形成。另外,作者在創作舞蹈作品時都具有特殊的創作背景,作者還會將自己的人生經歷與感悟注入作品,憑借作品來抒發自己的感情世界。
(2)對舞蹈作品的二次創作原則。在舞蹈教學的過程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就是鑒賞者(學生)對舞蹈作品的二次創作。對作品的二次創作是建立在學生對舞蹈作品非常了解、熟悉的情況下,然后將自身對作品的理解以及情感融入到舞蹈作品中,進而為舞蹈作品注入新的活力。
三、如何在中職舞蹈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舞蹈鑒賞能力
(1)注重平時對于學生的觀察力訓練。加強對學生進行觀察力訓練是有效提升學生舞蹈鑒賞能力的一個重要手段。因為,對于舞蹈動作的觀察能力與分辨能力是舞蹈教學中對學生提出的一個較高要求,這需要學生具備良好的分辨力、舞蹈節奏感以及舞蹈曲調感。教師可以在訓練中讓學生多聽一些自己的舞蹈教學視頻,然后將其與一些經典名作進行對比,這樣可以使其明顯發現自身的不足之處并朝著更好的方向進行努力,這樣非常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舞蹈鑒賞能力。
(2)培養學生對動作技巧的掌握能力。扎實的動作技巧是學生在舞蹈學習中不斷提升自身舞蹈鑒賞能力的重要條件,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應該注重學生基礎動作技巧掌握與積累,然后通過不斷的重復訓練或運用來增強其熟練掌握程度。良好、扎實的動作技巧有助于學生在鑒賞過程中對舞蹈作品主體內容、風格進行深度理解,因此,教師在舞蹈教學中不斷提升學生的動作技巧,也可以起到提升學生舞蹈鑒賞能力的作用。
(3)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鑒賞習慣。良好而正確的鑒賞習慣是提升學生舞蹈鑒賞能力的重要保證,教師要做到這一點需從平時的點滴開始做起。對于舞蹈教學來講,動作、眼神、表情都是舞蹈內涵的載體,同時也是展示舞蹈作品風格的重要工具。要想讓學生養成一個良好的鑒賞習慣:首先,要求學生對各種舞蹈類型(包括動作、舞蹈形式等)做到爛熟于心,以便于其在鑒賞時能心領神會并將每一個動作準確的分辨出來。
(4)提升學生的動作感知能力以及表達能力。良好的動作感知力與表達能力是提升學生的舞蹈鑒賞能力的有效手段,良好的動作感知力與表達能力可以幫助學生更加深入的理解舞蹈作品,讓其學會在理解中加入自己的體會并在心中塑造起具體的人物形象,最后將作者寄予作品的內涵與情感精確地傳遞給觀眾,使觀眾在更大程度上感受到舞蹈作品的魅力。
(5)通過動作提升學生的鑒賞能力。首先,通過動作培養學生的表現欲望。作為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應該多組織一些舞蹈教學比賽,并鼓勵每一位學生積極參與,為學生營造一種積極的競爭氛圍。其次,通過動作幫助學生營造和諧的心理狀態。在平時的舞蹈教學中,教師應該注重為學生營造一個和諧、舒適的學習氛圍,便于每一位學生能夠積極的投入中去,進而也促使學生在心中產生一種和諧、穩定的心理狀態。
結束語
強化學生舞蹈教學中的舞蹈鑒賞能力培養是中職學校舞蹈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舞蹈教師要積極探索舞蹈教學規律和學生學習規律,采取適應適合學生實際的有效策略,以舞蹈鑒賞能力的培養促進學生的舞蹈素質和舞蹈教學水平的全面、可持續提高。
參考文獻:
[1]唐莉霞.中職舞蹈教學中提升學生的舞蹈鑒賞能力的策略[J]. 明日風尚,2017(23):210.
[2]劉惠珍.中職舞蹈教學中提升學生舞蹈鑒賞能力的策略[J]. 現代職業教育, 201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