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 玉 吉
(山東理工大學 學報〈社科版〉編輯部,山東 淄博 255000)
繁榮中國哲學社會科學,離不開對世界文明成果尤其是當代西方馬克思主義思潮的研究、借鑒、反思、批判與超越。馬克思主義女性主義作為當代西方女性主義與馬克思主義的交匯產物,在當代西方女性主義及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占據重要席位。山東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鹿錦秋博士的學術專著《南希·哈索克的馬克思主義女性主義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年12月出版),就是當前西方馬克思主義女性主義研究領域的一項有益探索。
《南希·哈索克的馬克思主義女性主義研究》(以下簡稱《哈索克研究》)共計約36萬字,全書由“導論”及第一章“哈索克馬克思主義女性主義的發生發展”、第二章“哈索克女性主義立場論的歷史唯物主義建構”、第三章“哈索克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辯證女性主義解讀”、第四章“哈索克超越后現代女性主義差異理論的探索”、第五章“哈索克全球化時代女性解放規劃理論的創新”、第六章“對哈索克馬克思主義女性主義的反思與評價”等內容構成。《哈索克研究》最具突破性的地方就在于對女性主義與馬克思主義融合關系的系統揭示和對馬克思主義女性主義理論探索的高度肯定,具體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馬克思主義的生命力源于其理論體系的開放性、包容性與革命性。馬克思主義女性主義作為西方女性主義運動及其理論演進,深受馬克思主義熏染,其勃興的根源在于女性主義與馬克思主義具有諸多內在契合性。在理論訴求上,盡管馬克思主義重在消滅階級剝削,女性主義旨在反對性別壓迫,但二者都主張消除資本主義的不平等,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在立場方法上,馬克思主義用于階級分析的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與方法論對女性主義性別分析同樣有效;在觀點闡釋上,馬克思主義能夠彌補女性主義不足,女性主義可以豐富馬克思主義,二者優勢互補、相互兼容。因此,運用馬克思主義解讀女性主義命題,立足女性主義為馬克思主義提供發展素材,積極尋求馬克思主義與女性主義的辯證融合,既有助于彰顯馬克思主義時代價值,也有利于推進女性主義的縱深發展。但是,關于女性主義與馬克思主義能否融合及如何融合,卻經常遭受男權意識濃厚的左翼學者及后現代女性主義者的質疑與責難。哈索克作為西方馬克思主義女性主義的重要代表者,其理論學說更是難免受到誤讀與責難。因此,系統闡釋哈索克馬克思主義女性主義理論的生成語境、建構依據、內在邏輯、理論價值、思想局限與現實啟示,對于厘清女性主義與馬克思主義融合意義、推動女性主義與馬克思主義辯證融合的實現,極具重要性與必要性。正基于此,著者始終以女性主義與馬克思主義的辯證融合為核心旨趣,對哈索克馬克思主義女性主義推動女性主義及馬克思主義新發展的理論創新及實踐價值給予刻意發掘,提出了若干新觀點:哈索克女性主義認識論;辯證法思想及差異理論有助于推動女性主義重返馬克思主義及馬克思主義哲學新發展;哈索克全球化時代女性解放規范理論有助于深化對當代資本主義新變化的理解;哈索克理論有助于女性主義和馬克思主義融合難題的解決;重構哈索克理論有助于我國馬克思主義婦女/性別研究的創新發展,等等,并通過對哈索克馬克思主義女性主義理論的系統闡釋,多層面揭示了女性主義與馬克思主義辯證融合的可能性與現實性。
為深入揭示哈索克馬克思主義女性主義建構路徑,凸顯辯證融合女性主義與馬克思主義的核心旨趣,《哈索克研究》在對哈索克馬克思主義女性主義思想譜系進行全景圖繪中,始終貫穿一條致力于女性主義與馬克思主義雙向涵攝的內在邏輯理路,力求使哈索克女性主義被遮蔽的馬克思主義元素彰顯出來,使馬克思主義得到女性主義視域的拓展與補充。其中,在“哈索克女性主義立場論”分析中,著者通過發掘蘊含其中的歷史唯物論元素,從方法論、認識論、勞動的性的分工、女性認知優勢、女性主義立場等多視角,揭示歷史唯物主義對女性主義立場論的建構路徑;在對“哈索克的辯證女性主義”的分析中,著者基于全球化、后現代、馬克思主義“終結論”等不同語境,從真理觀、主體觀、社會歷史觀等視角,勾勒出哈索克馬克思主義辯證女性主義的思考進路與理論范式,肯定了其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全新闡釋和對諸多哲學范疇進行女性主義拓展的學術價值;在對“哈索克超越后現代女性主義差異理論”的分析部分,著者考察了從現代性“認同政治”向后現代“差異政治”的轉型背景,以及后現代女性主義對女性主義立場論的批判與責難,通過梳理哈索克立足馬克思主義方法論,對立場論本質主義、女性主義立場論“邏輯悖論”等來自于后現代女性主義挑戰的批判性應答,厘清了女性主義立場論與后現代主義之間的離合關系,進而呈現出哈索克超越后現代女性主義差異理論,敦促其重返馬克思主義的探索軌跡;在“全球化時代女性解放規劃理論”部分,著者分析了哈索克在全球化背景下從關注政治哲學和認識論問題向女性解放規劃理論的視界轉向,從當代主流經濟全球化理論中性別視域缺席、原始積累與資本積累的概念澄明、性別化原始積累的新要素等角度,建構起哈索克以“經濟—文化—政治”三維正義和女性主義團結政治為核心支點的女性解放規劃新構想;在“對哈索克馬克思主義女性主義的反思與評價”部分,著者基于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方法論,歸納、總結了哈索克女性主義與馬克思主義融合途徑、理論價值、現實啟示及內在困境解決方案。總之,著者對哈索克馬克思主義女性主義的系統闡釋過程始終貫穿女性主義與馬克思主義的相互建構軸線,充分展現了其致力于探求女性主義與馬克思主義辯證融合途徑的理論旨趣。
《哈索克研究》一書觀點鮮明、結構合理,論證嚴密、邏輯清晰,體現了著者立足馬克思主義女性主義立場的獨特思考和深刻見解,尤其是其對哈索克馬克思主義女性主義出場路徑及生成語境、建構根據及內在邏輯、積極意義及貢獻、內在矛盾及局限的系統挖掘,為當前學界推進女性主義與馬克思主義融合難題的解決、豐富女性主義及馬克思主義研究、在比較借鑒中實現我國馬克思主義婦女研究新突破,提供了不可忽視的新視角、新資源,該書可謂一部兼具重要學術價值和現實意義的高水平論著。但此書對哈索克馬克思主義女性主義與我國馬克思主義女性/性別研究的關聯思考較少,期望著者繼續深入研究,不斷開拓我國馬克思主義及女性/性別研究新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