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職文秘專業人才培養的關鍵是職業能力的培養,面對當今的社會經濟環境,文章將從科學編制文秘專業課程、創新課程與實踐教學模式、創新評價體系三個方面,探討中職文秘專業將“單科精進”教學模式作為職業能力培養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文秘專業;能力;單科精進;教學模式
“單科精進”,首先是“精”,精是方法,“進”是結果,只有精才能進;其次,其強調學習的次序性,在前一門課程學“精”的基礎上,才能進入更深層次的學習。相比傳統的教學方法,“單科精進”教學更加注重實訓,專注于培養學生的基本素養和技術能力,把基礎知識分科目地以職業技能展示的形式進行量化,強調過程性評價的重要性,把靜態知識的獲取變成動態能力的習得,從而對中職文秘專業建設進行有益的探索。
一、 科學編制文秘專業課程
立足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于2006年制定的《秘書國家職業標準》,縱觀歷年秘書職業技能大賽項目,可以看出二者都主要從辦文、辦會、辦事、才藝展示等方面來考量秘書的職業技能,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秘書工作的實際內容,也在一定范圍內指導了文秘專業的專業建設,對科學編制文秘專業課程的具體內容有著方向性的指導作用。至此,結合我院文秘專業建設的實際情況,我們按學期初步制定了“文秘專業單科精進課程一覽表”。
二、 創新課程與實踐教學模式
基于以培養職業技能為目標的中職文秘專業課程體系,圍繞“辦文、辦會、辦事”職業要求,在開展專業教學中,可以分學期、分項目進行專項技能訓練和展示,使教學模式有效對接課程體系改革。為此可將文秘職業技能展示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一) 競賽展覽類
通過公開陳列、展示作品的方式,充分挖掘學生和欣賞者的五官感覺,形成課堂上下、專業內外的良性互動,達到“內學技能、外樹形象”的目的。學生的書法、PS繪畫、廣告設計、攝影、插花等作品都可以階段性地以競賽展覽的形式陳列出來,通過這種實踐、開放的方式,聚合學校上下力量切實有效地檢驗和評價實踐教學的質量。
(二) 情景模擬類
教師有的放矢設計情景,讓學生在高度仿真的情景中,通過公文處理測驗、角色扮演、會議模擬、無領導小組討論等方式,突出在趣味中掌握知識、提高職業技能,有效實現理論與實踐、教育與社會需要的雙接軌。如考查學生的公文寫作、會議組織策劃、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溝通協調等方面的能力,可要求被測試者在規定時間內做出反應和處理,評價者(包括老師、同學、第三方)在測評對象處理問題過程中,根據事先擬定的標準進行評價。通過主題明確、環境仿真、思路開闊的模擬,真實傳遞和鍛煉了學生在擬任崗位中的業務能力。
(三) 上機操作類
通過創設工作情景、手把手的教學,在扎實學生計算機基本功的基礎上,用任務來驅動學生使用辦公設備和計算機軟件的興趣和能力。辦公自動化、常見辦公軟件操作、速錄等能力的培養都基于計算機,在項目教學后,要求學生在規定時間按要求使用辦公軟件、辦公設備和排查故障、完成漢字的錄入等任務,并及時將成果記錄保存,最終在課程結束時形成橫縱對比。
(四) 才藝展示類
根據心理學“首因效應”,才藝展示往往會給觀眾帶來美好和深刻的第一印象,文秘學生除了可以持續發展自身的興趣愛好外,學校還開設健美操、瑜伽、太極、書法、美術、音樂等課程,持續提升學生的形象氣質。學生利用班級、學校甚至社會公益活動的平臺,鍛煉和檢測自己的才藝,用作品取代試卷,打破傳統的教考模式。
三、 創新多維評價體系
(一) 自評:自我認知、不卑不亢
學生在職業技能展示后開展自評,用客觀真實的態度總結優勢、發現不足,明確技能學習和提高的方向。自評不僅是一種自我認知的過程,自主評價的主體角色,逐漸增強了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培養了學生自我審慎的職業態度、提高了學生主動參與課堂的積極性。
(二) 互評:良性互動,共同進步
互評的過程也是互采所長的過程,來自同伴的中肯評價更容易為學生接受,能更好地調動學生競爭意識和參與意識;其次,互評要求以正確的技能知識為基礎,在評價過程中進一步強化自身技能,共同提高;再者,互評中的建議和反饋,為改進教學提供了寶貴的啟發。
(三) 師評:客觀公正、激勵贊賞
在學生自評和互評的基礎上,教師歸納點評各組優缺點,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鞏固和理解。值得特別注意的是:教師不要盯著學生的不足不放,要對技能展示過程中的閃光點給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勵,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四) 業評:醍醐灌頂、一針見血
邀請行業專家、職場導師、行業代表組成評價小組,要求參加評價的專家具備較技能水平和豐富的實踐從業經驗。通過對技能展示進行評估,為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提供必要的指導,學生對照專家建議,制定個人學習計劃,規劃自己職業生涯,與專家一起評估自己的技能。
參考文獻:
[1]周衍安.芬蘭職業教育中的技能展示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6,(10).
[2]段曹鋼.習得技能展示在高職文秘專業論文答辯中的嘗試[J].秘書,2013,(10).
[3]曾婷.高職文秘專業職業能力培養的有效途徑的研究[J].云南社會主義學報,2014,(03).
作者簡介:
楊竹影,江蘇省宿遷市淮海技師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