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育事業的進步,給初中英語教學改革提供了全新的契機。基于開放性思維創新課堂教學活動,激發學生英語學習興趣,能夠改變英語教學低效的現狀。
關鍵詞:開放性思維;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教學模式;教學策略
開放教學思路,開放學生的思維,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活動的開放性,才能讓英語教育走上教學改革的大道。重視開放性思維在英語教學設計、實施中的應用,關注初中學生開放性思維的養成,才能快速完成教學目標。
一、 基于開放性思維,豐富教學方式
利用多樣化的方式組織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活動,能夠培養初中學生的英語知識探究興趣,更能促進開放性思維模式在初中英語教學改革中的應用。學生有了英語學習興趣,才能找到更多的課堂學習動力。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將培養學生英語學習興趣作為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利用多樣化的課堂方式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意識,迎合學生的興趣以及身心發展特點,打造趣味性強、多樣性強的英語課堂,才能實現英語教學改革的目標。
第一,基于開放性思維改革英語課文朗讀活動。在初中英語課堂中,英語課文的朗讀是學習的必要環節。通過朗讀,學生可以提升個人語感,提高英語發音水平。在創新過程中,教師可以將角色扮演活動與英語課文朗讀活動結合在一起,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通過扮演角色,投入個人情感,積極朗讀課文,提高理解能力。像在講解“When is your birthday?”時,教師引導學生扮演過生日的主角和祝賀的朋友,促進學生在角色扮演中感受過生日的氛圍,積極朗讀相關語言,提高語言應用能力。
第二,基于開放性思維創新課堂聽寫單詞活動。在聽寫單詞活動中,學生的畏難情緒較大,大多數學生將英語課堂中的聽寫單詞環節視為自己的勁敵,心里緊張且學習情緒消極。在開放性思維的支持下,教師可以利用小組競賽法組織單詞聽寫,將學生分成多個小組。利用積分的方式開展英語單詞聽寫比賽,并將成績作為評選優秀小組的依據,促進課堂教學趣味性的提高,以此來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結合每周的小組聽寫結果,給優秀小組必要的獎勵,有助于學生英語學習積極性的調動,還能在創新課堂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
二、 基于開放性思維,加強課堂互動
在初中英語課堂中組織互動活動,從教學內容出發,引導學生與自己交流,促進學生之間相互交流,有助于英語學習氛圍的濃厚化。基于開放性思維創新課堂互動方式,老師要打破單向傳遞英語知識的教學思路,通過課堂觀察讓學生參與到交流之中,使學生在多次交流后習慣在英語課堂中表達自己的看法。將互動環節作為英語課堂的必要環節,才能促進學生思維開放,促進教學氛圍開放。鼓勵學生在課堂中提出問題,老師要做好解答學生學習問題的準備,用互動提高教學質量。
第一,積極促成師生互動。老師與學生在課堂中占有重要地位,老師要走近學生,樂于與學生交流,使學生打破老師高高在上的思想限制。比如在講解“How was your school trip?”這一單元時,老師可以將“trip”作為師生互動的主題,利用“How was your last trip?”的問題與學生分享旅行經歷,促進學生在互動中帶來更多有意思的事情。像“I met a big rain in my last trip,I was annoyed but it was cool”“I lost my glasses in my last trip”等故事的融入,能夠幫助學生輕松下來,促進學生在師生交流中感受英語氛圍。
第二,積極促成生生互動。學生之間的互動具有平等性,在課堂中利用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生形成互動小組,在小組內互動,討論,一起解決問題,應用語言,有助于英語課堂創新性提高。例如在講解“Whats the best movie theater?”這一課時,老師可以讓學生通過小組內交流說一說自己的想法,并評選出一個最合理的“best movie theater”。小組交流中,每一位小組成員都要發言,且要安排代表向班級匯報互動成果。讓生生互動成為課堂的一部分,能夠促進學生思維開放,在小組內大膽表達自己的看法。
三、 基于開放性思維,打造教學情景
教學改革的開放化,讓老師的教學思路越來越多。在初中英語課堂中利用情景教學法組織教學,能夠調動起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提高英語學習內容的真實性。從不同學生的英語水平出發,利用融合性強的情景優化教學效果。從教材、生活與學生的個人經歷中尋找情景創設切入點,讓情景成為課本學習內容的另一種解釋,能夠讓學生在情景學習中獲得樂趣。
比如在講解“If you go to the party,youll have a great time.”時,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音樂,在課前布置好教室,營造一個“party”情景,讓學生在“party time”中學習英語知識。將有關于“party”的單詞條貼在具體物品旁,鼓勵學生在情境交流中一邊“撿”英語單詞,一邊應用。英語能力弱的學生可以選擇簡單的語言參與到party中,比如在party中交新朋友等。英語能力強的學生可以在party氛圍中與朋友討論最近的生活或者時事。用情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有助于英語課堂開放度的提高。又如在講解“An old man tried to move the mountains”這一課時,老師可以利用我國傳統文化故事給學生營造情景,促進學生借助我國的傳統文化故事去理解英語文章。也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相關的動畫視頻,促進學生在欣賞形象的動畫視頻時打破理解難點,提高閱讀學習的效率。
四、 小結
綜上所述,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關注開放性觀念的應用,基于開放性思維改變英語課堂教學模式,能夠滿足初中學生的英語學習需求。有選擇性地摒棄傳統教學觀念與教學手段,重視當代初中學生開放性思維的形成,才能讓學生成為創新人才,讓學生成為英語學習的主動參與者,實現素質教育目標。
參考文獻:
[1]楊日勇.初中英語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J].學周刊,2012(26).
[2]田迎玖.淺議新課改下的初中英語教學與興趣教學[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2(09).
[3]葉曉燕.試析新課改下如何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海外英語,2011(02).
作者簡介:辛淑霞,教師,寧夏銀川興慶區進寧北街神林巷英才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