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好的語文教學應該構建一些生機盎然的場域,比如點燃童心的“磁力場”,情感熏陶的發現場,余音裊裊的延伸場。只要你想,只要你大膽,只要你創新,教師盡可以為學生創設一個搖曳生姿的“語文場”。但愿在這樣的場域中,孩子們能夠盡情親近語文,發現語文,享受語文。
關鍵詞:磁力場;發現場;延伸場
好的語文教學應該構建一些生機盎然的場域,比如點燃童心的“磁力場”,情感熏陶的發現場,余音裊裊的延伸場……在這樣的場域中,學生是迷人的,教師是迷人的,與此相關的語文人生也是迷人的。人教版初中語文《敬畏自然》正是打造這種“場域”的典范之作。那么,如何引領孩子們走進大自然的深處?如何在“敬畏、失望、驚嘆和希望”的情感交織中“多走幾個來回”呢?
一、 “磁力場”不可或缺
好的語文課堂應該是一個點燃童心的“磁力場”,不論是文本的呈現方式,還是知識的傳遞過程,都應該活潑地聚焦學生、吸引學生、點燃學生,“真正把學生放在心里”,在極短時間內引領學生入情入境、穿越文字、激蕩情感、如“磁石”般緊緊吸引學生盡情投入語文、享受語文,盡快發現語文的“色香味”。
例如,教學《敬畏自然》時,新課伊始,應通過多媒體視頻展示三組動態資料:(1)大自然圖片:綠綠的草地、茂密的樹林、似玉的海灘、如茵的綠洲、婉轉歌唱的鳥兒、盡情嬉戲的魚兒、碧空萬里的藍天……(2)人類史上取得的驕人成績,如:舉世矚目的四大發明、阿姆斯特朗登月情境、嫦娥一號發射場景……(3)認識“有傷疤”的自然:垃圾傾倒、空氣污染、亂砍數目、捕殺珍稀動物、土地沙化,物種減少……
可以發現,三幅動態圖片,一環緊扣一環,先欣賞大自然的美麗,讓孩子們“大飽眼福”,然后從“美”的高壇中拉下來,兜頭潑一盆涼水,從大量的“傷痕累累”的圖片中意識到大自然的“遺憾”,這樣的圖片呈現從文本出發,但更多考慮的是學生興趣的激發,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喚醒,是為聚焦學生、滋養學生而精心打造的“磁場”。的確,從美麗的大自然,到似乎無所不能的人類對大自然的改造,以及隨后的人類對大自然的破壞,隨著學習空間的不斷敞開,孩子們的視域在擴大,孩子們的情感在變化:“我要征服大自然”真的可以嗎?我們難道不該敬畏大自然嗎?難道我們不應該保持理智的清醒和靈魂的溫情嗎……實踐證明,通過意蘊十足的圖片必將打造一個點燃童心的“磁力場”,而學生在其中必將發現更多,享受更多。
二、 “發現場”不可或缺
好的教學要引領學生善于發現,就像于國祥所說的:“我們因為一個偉大真理在教室里的重新發現而歡騰雀躍,內心激動,仿佛這發明者這發現者就是我們自己。”語文教學同樣需要引領學生去善于發現,那么如何發現呢?竊以為,抓住課文中寓意深刻的中心句反復品味,留意文字背后的“多重意蘊”,在文字的內涵和外延方面反復揣摩和反芻,在品詞賞句中讓課堂成為學生情感的“發現場”,以此熏陶和鍛造學生。
1. 選讀課文,找出文中表達作者觀點的關鍵語句,比如:“人類為自己取得的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誰能斷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礦坑不會是人類自掘的陷阱呢?”
2. 思考一下,作者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然”?怎樣理解作者所說的“敬畏自然”的內涵?
3. 有人認為敬畏自然就是把自然奉為神靈,滿懷虔誠,任其發展。對于這樣的觀點,你的看法是怎樣的?
4. 充滿思辨的智慧是世間最美的花朵。文章處處洋溢著思辯的火花,那么,你能對本文作者的觀點進行質疑和辯駁嗎?
這樣的問題設置,實際上給學生創造了一個能有所發現的場域,不僅僅發現大自然中人類破壞自然的一個個驚心動魄的事實真相,也發現本課作者善于從事實中提出問題,向人類質疑問難的角度和方法……這樣的“發現”離不開這些關鍵性問題的設置。引領學生多多發現這些言語生長的延伸點,應該成為教師執教此課的一個重要的視點。實踐證明,正是帶著對“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然”等問題的追問,環保意識等種子才在孩子們的心中落地生根。更重要的是,在這些關鍵性問題的開掘、體味和涵詠中,呈現出的思維之光、創造之光和情感之光,才是我們更加需要的境界。
三、 “延伸場”不可或缺
讀完《敬畏自然》,很多人久久沉浸在思考和暢想之中。那么,如何把這種思考和暢想分享給更多人呢?“素養不是簡單的知識的堆砌和搬運,而是知識的加溫、再生產,即生命化的踐履”。如何“加溫”,如何“再生產”,如何“踐履”,關鍵在于教師。如果教師不想讓自己的學生陷入止步不前的窠臼,就應該引領孩子們有更多思考、更多暢想、更多延伸,以此讓學生走得更遠看得更遠。好的語文課堂應該創設這樣的“延伸場”,讓孩子們的心飛翔,情擴展,心延伸,以此打造一片具有無限創造性和可能性的語文學習新時空。
比如,《敬畏自然》的教學進行到最后,可以進行以下拓展:
1. 學習了本文后,相信同學們一定會有很多話想說。請你以“***,我想對你說”的形式,說出你的心里話。可以是自然,可以是作者,可以是破壞自然的人,也可以是其他任何人。
2. 展示一組大自然受破壞的圖片,讓學生談感受,并引導學生為每年6月5日的世界環保日擬一條宣傳標語。
3. 如果你是“敬畏自然”活動的形象代言人,你認為現實生活中人們的哪些做法已可以讓大自然母親展開欣慰的笑顏?你準備發起哪些活動來擴大影響,提高大家對敬畏自然的正確認識?請擬寫一份可行的活動計劃,有條件的話可以付諸行動。
“***,我想對你說”活動,一定要引領學生盡情說,放心說,說真話,“吾口說吾心”,此舉不僅僅是鍛煉孩子們口才的平臺,也是在學生心田播撒環保種子的機會。隨后“擬一條宣傳標語”的活動,則把學生從“說”中過渡到“寫”中,說寫結合,使學生在言語的森林中得到眷顧、滋養和鍛造(比如有的學生寫出“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將是人類的眼淚”)。最后“可行性活動計劃”的撰寫,則將學生置于一個大的視域下,一個更廣闊的背景下來延伸課堂,當然同時也擴展學生、滋養學生、提升學生。
當然,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精心創設的不僅僅是這“三場”。只要你想,只要你大膽,只要你創新,教師盡可以為學生創設一個搖曳生姿的“語文場”。但愿在這樣的場域中,孩子們能夠盡情親近語文、發現語文、享受語文。
作者簡介:
林忠輝,福建省福州市平潭流水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