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何引領初中生在語文閱讀中提升語文素養,同時在中考中取得累累碩果?竊以為,整體把握不可或缺,認真審題不可或缺,拓展延伸不可或缺。這一切取決于老師。語文教師應引領孩子們盡情親近語文、享受語文,打造一片開闊、厚重、博大的語文學習新時空。
關鍵詞:整體把握;認真審題;拓展延伸
如何引領初中生在語文閱讀中提升語文素養,同時在中考中取得累累碩果,確保不漏“死角”,杜絕“失分點”,這是擺在每一個語文教師面前的沉甸甸的話題。語文教師如果不希望自己的學生止步于低成績,同時也不希望孩子們止步于單薄的語文素養,就應該引領學生在語文的海洋中潛心閱讀,層層深入到文本的核心地帶,以此打造高效的語文課堂。
一、 整體把握不可或缺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在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培養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對于標準的這一提法,我深以為然。的確,語文閱讀不在于“支離破碎”,而在于“整體把握”。“那種能夠從內里勃郁而出的活泛與張力的學生,其能力不是經典名句和文學常識‘打拼出來的”,而是“一定注意了時代背景和作品背景下的整體把握”。浸泡在整體把握中的學生,不僅僅語文素養較高,同時,也是中考語文中的“佼佼者”。在這個意義上說,引領孩子們對作品進行整體把握,應該成為語文教師的經常性工作和基礎性工程。
例如,一教師在執教蘇教版初中語文《濟南的冬天》時,提出了若干問題,如“濟南陽光下小山有什么特點?”“濟南的冬天在你的眼前浮現出怎樣的畫面?”“第3自然段和第6自然段寫景順序有什么不同之處?”等類似的問題多達12個,不僅有段落大意方面的問題,也有寫作手法方面的問題;不僅僅句子賞析,也有課文整體總結……這樣的課堂分量足、密度大、訓練大,但是,課堂效果究竟如何呢?這些問題或學習任務真的是學生迫切需要的嗎?竊以為,表面的“大容量”不等同于學生的高效學習,題型的眼花繚亂同樣代替不了學生語文學習的內在消化。
細讀原文,就《濟南的冬天》而言,其實只需抓住一個關鍵問題即可,“濟南的冬天的總的特點是什么(溫晴)?”揪住這樣的問題不放,其實已經做到了提綱挈領,已經做到了整體把握。比如用這個中心問題可以把教學環節整合為三個層次:初讀感知氣候溫晴美、再讀品味景物溫晴美、三讀感悟作者文情美。
整體把握課文的關鍵在于聯系課文的時代背景和作品背景進行全方位地閱讀和思考,也在于聯系上下文進行對比閱讀,更在于通過抓住全文最關鍵或最中心的問題,“牽一發而動全身”。在這樣的關鍵處多多較真,多多對比,多多感悟,一定會發現更多,發現另一重鮮活的語文的乾坤。當然,落實到中考中,學生能夠更準確地把握全文主旨,從而取得優異的中考成績。
二、 認真審題不可或缺
上文提到了語文閱讀必須注重整體把握,這表現在中考語文中就是要在整體把握下認真審題。無論是文章作者語言的含義,還是命題者的意圖,離開了認真的、全面的、整體的把握,那么其閱讀結果都會似是而非,模棱兩可。所謂“認真審題”,離不開根據全文整體把握下對題干的提示,以及答題區間,具體到段、句、詞的掌握和理解。
例如,某中考語文試卷:請仿照示例,依據《湯姆·索亞歷險記》的內容,從所提供的標題中任選一個,用幾句話介紹它的情節,并簡要寫出你的思考(可評價人物,可敘說啟發)。
【魯提轄拳打鎮關西】魯提轄贈送銀兩、打發金氏父女走后,設計教訓鎮關西,不料三拳竟把鎮關西打死了。
【我的思考】魯提轄是一個扶危濟困、疾惡如仇的人。
備選標題:①了不起的粉刷工 ②扮一回膽大包天的海盜 ③快樂的海盜營地
【】:
【我的思考】:
面對這樣的閱讀試題,可以發現試題已經限制了答題范圍:“介紹故事情節,寫出你的思考。”此時,就要引領學生整體回顧《湯姆·索亞歷險記》的內容,通篇梳理文本內容后,學生發現所謂“了不起的粉刷工”,是指湯姆能夠想辦法讓伙伴們替他粉刷,并且通過刷墻換來很多物品,而隨后“我的思考”也應抓住湯姆在這方面的“聰明、機智和可愛”來進行作答。如果學生能夠抓住這一點,那么標準答案呼之欲出。而這離不開學生對原著的整體把握,離不開學生對閱讀試題的認真審題,離不開孩子們的“火眼金睛”。
的確,教師要引領學生須樹立“答案都藏在原文中”的意識,只要認真通讀,認真審題,沿徑探源、披文入情,認真梳理隱藏在字里行間中的多重意蘊,必將見人所未見,發現答題的蛛絲馬跡,最終正確答案漸漸清晰。而這需要學生的耐心,需要認真審題:初讀,篩選重要信息;再讀,梳理結構線索;三讀,抓實質,善分析,重遷移。沉浸在這樣的閱讀中,孩子們不僅僅為中考獻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而且收獲了沉甸甸的語文素養、審美素養和人文素養。
三、 拓展延伸不可或缺
中考語文中的閱讀其實更多的是課外閱讀。從這個角度出發,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就應樹立“大語文”的教育觀,校內校外、窗里窗外都是語文的影子,生活中處處是語文,時時可以學語文。“從文本出發,不脫離學生實際,有所拓延,才是語文教學之道。”一個對于即將面臨中考的初中生來說,語文教學所打開的閱讀版圖愈開闊,孩子們愈能在中考中游刃有余、得心應手。優秀的語文教師,總是引領學生或登高望遠,或開枝散葉,或引申拓展,走得更遠也收獲得更多。
這樣的拓展延伸讓孩子們收獲的不僅僅是語文技能技法,同時其心靈、情感、品性方面也得到了多重鍛造和滋養。而這,一切取決于老師。語文教師應時時刻刻明白,光憑課內的文本學習是不夠的,僅靠教室內的單項閱讀是不夠的,好的語文學習應拓展到課外,延伸到未來,打造一片開闊、厚重、博大的語文學習新時空。
參考文獻:
[1] 王繼忠.經典滋養,不是單軌道[J].中小學德育,2016,(12):16.
[2] 齊洪生.我們需要什么樣的公開課[J].教師月刊,2015,(4):43.
作者簡介:凌海清,廣西欽州市靈山縣沙坪鎮沙坪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