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監測實驗課是環境工程專業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大學生的動手操作及實踐應用能力培養起至關重要作用。筆者分析了環境工程專業監測實驗課的特點及該課教、學環節中普遍存在的共性問題并結合環境工程專業實驗課教學實踐,分別在完善監測實驗課的教學方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動手實際應用能力等等方面進行了教學模式改革。
關鍵詞:環境工程;監測實驗;教改
一、 引言
隨著時代經濟全球化、信息社會化、產業知識化的發展,能熟練運用所學知識提高自己在實際中的生產力將成為我們走向世界的必備素質。環境保護時代的到來,會使既有一定的環境專業理論知識,又具備在實踐中精深專業知識并熟練使用的人才成為市場爭奪的焦點。
環境監測是環境類重要的專業基礎課。它不僅蘊涵豐富的理論知識,而且實踐性很強;其所涉及內容繁多又縱橫交錯;既有經典的理論體系又在與時俱進的快速發展。有目的培養實踐動手能力是學習的動力和源泉,是培養創新能力的基礎。我們在本科教學中,從課堂教學、實驗、社會實踐到畢業設計等環節,注重設計引導學生實踐動手的能力。
二、 實驗教學現狀分析
鑒于環境工程具有的實踐特征,在實驗教學過程中會存在一些不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一) 內容過多,課時安排有限
多年來,隨著環境保護事業的快速發展,環境監測實驗課結合實際情況開設環境領域中大氣、水、土壤、植物等等方面的實驗操作課,結合各院校人才培養模式、課程安排及學生的課時要求等等這些限制條件的制約,對學生各個實驗的掌握起到一定的阻礙作用。同時實驗的內容包含的知識面過廣,實驗的難易程度和知識結構難以合理設計。在規定的課時內學生掌握的動手技能不夠熟練,這不僅會影響到教學質量,而且會影響到學生未能充分地掌握動手能力的培養,甚至會使學生覺得難學而產生厭學的逆反心理,進一步加劇教學質量的劣勢。
(二) 學生學習興趣低,對本課缺乏重視
首先,環境工程專業環境監測實驗課本身是連接理論知識和實際工作的關鍵環節,是結合一般的分析實驗以表達現實環境中問題為主要的目的,但與一般分析實驗相比,其包含的理論內容較多,涉及的專業性較強的實驗課。此外,對于本科生來說,課程內容大多數的動手操作屬重復性工作,且不屬生活常見現象及分析測試。因此,學生對教學實驗課缺乏興趣。其次,學生對環境監測實驗課的操作存在距離感。理工科學生學過生活相關性較大的基礎物理化學、分析化學實驗課,而專業實驗課在生活中未經常見到,對于專業實驗課便會選擇茫然態度。最后,一些工科類院校削減這一課程的學時,將實驗課當成教師演練及學生走馬觀花的現象,缺少像監測分析員一樣的考核辦法和硬性指標。
(三) 實驗課教學效率低
由于高校擴招學生后,專業實驗課教學老師并未按招生學生成比例增加,專任教師往往兼顧理論知識又兼顧實驗課程,在實驗課效率方面就存在效率降低的現象。在實驗課學生小組人員安排上,一般都采取3個同學左右成一組,部分學生就會分工進行實驗,這也就導致未能使每個學生充分地了解和掌握完整的實驗步驟。如果學生的自覺性高,對學習熱情高,那學生就會在分工完成后再自己動手操作整個實驗,這就會使得學生學到許多知識。否則,學生在實驗課學到的知識仍是十分的有限。
(四) 學生學習態度散漫
環境工程環境監測實驗課一般在大三時才開設,學生已成為校園里的“老油條”,對于學習及各種活動的開展都沒有太大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大三的學生容易受到畢業、考研以及找工作的壓力,同時容易被身邊的事物受到影響和鼓動,時而準備考研,時而準備找工作,對學習的毅力不夠堅定。同時,與理論教學相比,環境監測實驗課堂比較自由。學生在實驗課的現場會相互走動,相互交談,在實驗過程中未能全心投入到學習當中,仍是一副不上心學習的態度。此外,環境監測實驗課堂比較隨和的課堂氛圍也是導致學生態度散漫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 環境工程專業環境監測實驗課的教學改革
目前本科學生的實踐動手水平是評價環境工程專業環境監測實驗課程是否有成效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學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掌握專業操作技能,步入社會后具有一定從事本專業工作相關的動手能力。而學生動手操作實驗的水平直接影響到實驗課堂教學質量,同時影響到學生將來畢業后所從事的行業。為了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以及實驗教學能力,學校應設置開放的實驗室以及增加學生實驗課的實驗課時,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實驗操作訓練。
(一) 對環境工程專業監測實驗進行改進
根據上述提到的環境監測實驗現在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學校應從以下幾個方面提高實驗課的教學質量。第一、增加實驗操作課的課時,加強學生對動手實驗課的一些壓力;第二,提高實驗課教師的理論知識及動手實驗的教學指導;第三,加強實驗課教學的課堂紀律,除必要的實驗活動外,不可在課堂上隨意走動和交談;第四、提高學生對專業實驗課的興趣。
(二) 完善環境監測實驗課的課程教學體系
為提高學生的學習,針對環境監測實驗課的實驗內容、教學方式、課時以及實驗課的各項要求等等,都要進一步做出詳細的教學方案。教師的教學以及學生的學習都要有明確的規定,從而進一步完善實驗課的基礎體系。讓每一位學生按照課程規定進行實驗操作的學習,從而達到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實現環境監測實驗課的目的。
四、 結語
環境監測實驗課是一種既能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又能體現學生主體地位的實踐教學方法。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學生從開始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的問題,到教師點撥后的豁然開朗,再到實際問題的交流討論和能力提升,在這種循序漸進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了課堂教學中,并為學生今后進入社會后解決類似或相關問題導向、指路。
參考文獻:
[1] 李曉雪.環境監測教學中加強研究性學習的探索[J].現代企業教育,2015,32(2):69.
[2] 倉金順,劉德駒,張偉,等.《環境檢測技術》教改教材建設的實踐與思考[J].廣東化工,2014,41(21):273-274.
[3] 全玉蓮,吳舉,劉軍,等.探究式教學法在高職環境監測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環境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8,18(3):97-99.
[4] 李曉虹,蘇華,李茜,等.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生產實習教改初探[J].高等教育研究,2005,21(4):70-72.
[5] 邵青,張長平.環境監測教學中加強研究性學習的探索[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9,20(4):66.
作者簡介:
陸素芬,廣西壯族自治區宜州市,河池學院化學與生物工程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