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曉麗+王麗娜+劉鵬+高平
摘要:近些年,隨著不斷的改革,高職院校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可以說,在如今的新形勢下,高職院校既面臨著機遇,又面臨著挑戰。本文從新形勢下高職院校創新發展的必要性出發,分析了目前高職院校創新發展要以質量為核心,以服務創新為導向,得出新形勢下高職院校要立足區域經濟發展,將計劃變為現實的基點。
關鍵詞:高職院校;創新;基點
眾所周知,創新是生存之要,發展之本。一直以來,創新是社會發展的動力,是民族進步的基石,是黨的事業發展壯大的保障。因而,為了適應經濟和社會的發展要求,高職院校要發展也必須不斷創新。高職院校要在創新文化的引領下不斷總結、不斷分析,探索新路子、尋求新方法、創造新經驗,以創新來引領高職院校持續科學發展。
一、 新形勢下高職院校創新發展的必要性
新形勢下,我們要不斷認識高職教育發展理念,逐步形成自己獨特的認識。我們高職院校要提高自己的辦學整體水平,形成學院發展理念和核心文化,實現校企真正意義上的對接,實現學院又好又快的發展。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思維是創新首要,我們要創新就必須要敢于和善于打破僵化思想,改變教條思維和發展傳統觀念。同時,我們要善于樹立創新精神和大發展、快發展、大革新、大突破的膽量和勇氣。
高職院校為了改變自己的思維方式,要不斷提高思想,認真學習,增強認識事物和處理問題的能力,不斷總結經驗,把握規律。在遵循高等教育發展規律和市場人才需求規律基礎上,我們提出自己的教改思路。通過教改,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要得到快速提升,畢業生就業率顯著升高。
在新形勢下,高職院校要遵循高職教育發展規律,把握高職教育發展方向,深刻理解高職院校的發展理念和發展目標,不斷改變思維方式,在改革中前行,在創新中探索,不斷加快自己的步伐。
二、 目前高職院校創新發展要以質量為核心,以服務創新為導向
多年來,高職院校不斷探索,不斷進取,逐漸建立起了有利于高職院校創新的體制和機制,優化了高職院校的創新環境,引導高職院校改革創新邁出大膽步伐。高職院校始終把“改革創新”擺在核心位置,按照“改革創新”四個字來進行,時刻把“改革創新”印刻在腦海里,落實在行動上,體現在工作中。對于職業教育工作,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要“著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劉延東副總理也指出:職業院校的立校之本就是要堅持以質量為核心的內涵式發展。
堅持問題的導向是我們目前高職院校的行動計劃,我們要針對高職教育的問題開處方,把提高質量放在突出位置。我們要堅持“以提高質量為核心”并且保證“質量持續提高”,這將有助于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鎖定產業鏈和價值鏈的中高端,將有助于高職院校將資源配置和工作重心轉移到內涵建設上。以提高質量為核心,堅定不移地推進內涵式發展,將是高職院校的首要和核心任務,這將實現高職院校自內而外的全面發展,實現高職院校從大到精的全面升級,增強高職院校為服務“中國制造2025”等重大戰略提供技術技能人才支撐的能力,不斷提升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水平。
三、 新形勢下高職院校要立足區域經濟發展,將計劃變為現實
對于新形勢下高職教育的創新發展,我們的國家、社會、行業組織和高職院校都要協同推進、各司其職。其中,我們的高職院校要立足于新形勢下,我們的區域經濟發展,將計劃變為現實。
首先,轉變思維方式,創新辦學理念。高職院校要改變思維發展,創新辦學理念,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就業質量,提升其社會貢獻力。堅持以教學創新為中心,以服務學生為主體,以就業質量為品牌,積極推進以“教、學、做、用一體化,教、研、產、銷一條龍”為總目標的教學改革,積極探索“職員化教育、企業化教學、公司化運營”的發展模式,走出了一條創新引領學院發展之路,培養了一大批“社會需要、行業認可、企業能用”的高端技能應用型人才。
其次,形成獨具特色的人才培養模式,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衡量高職院校辦學水平的最重要標準就是人才培養質量。高職院校應將市場需要和企業需要的用人標準作為教學標準和畢業生的畢業標準,使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滿足我們“職”的要求。同時,我們的高職教育,還應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使學生的知識、能力和素質都得到全面發展,把學生培養成高質量的勞動者,關注職業教育“質”的提高。
第三,不斷構建新的合作平臺,推進校企一體化。圍繞高職院校特色,高職院校要大力實施建立生產性實訓基地,引園入校,引企入園,校、園、企一體化,進行“職員化教育、企業化教學,公司化運營”的發展模式。這樣,高職院校通過引企入校、合作辦企、建立校外崗位實踐基地,強化與企業的“嵌入式”、“互動式”、“研究式”合作,支撐每個專業的建設和發展。這樣高職院校不僅有了實踐教學基地,同時,企業的理念、企業的技術、企業的人才、企業的文化、企業的標準也引了進來。這樣平臺的搭建對我們的教學改革、教學體系建設、教師培養、學生成才以及科研創新都有重要的作用。
最后,適應形勢需要,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優化教育教學手段。作為高職院校的老師,我們應該順應時代潮流,不斷探索有利于自身的新發展和新形式。同時,教師要走入企業,為企業解決技術難題、提供技術服務,獲得國家專利,促進教師的“雙師”化,以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和服務社會的能力。
參考文獻:
[1]馬仁聽.新形勢下高職院校內涵式發展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2(15).
[2]胡天佑.新形勢下民辦高職院校發展的困境及求解[J].高教探索,2014(3).
作者簡介:
成曉麗,王麗娜,劉鵬,高平,河北省石家莊市,石家莊信息工程職業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