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無論從語用功能看,還是語義角度看,詞匯拼寫都是中學生容易忽略的部分。本文以不規則動詞為例指出中學生存在的誤區并提出可采納的分類記憶方法和詞綴法,總結出“從真題滲透、錯題集先行、語境中強化”的教法,夯實中學生詞匯基礎的掌握。
關鍵詞:中學英語學習;不規則動詞;分類記憶法;詞綴法
一、 綜述
詞匯是語言表達的核心。從語用學角度看,語言傳遞者進行詞匯表述,語言接收者運用詞匯儲備推斷信息中所含語義,進而使得交流成功達成語用目的,這一系列信息傳遞與解讀存在于所有口語或書面交流中。從口語交流看,只要能進行恰當詞匯表述,交流就不會存在很大障礙與問題;從書面交流來看,它對交流者不僅提出了詞匯表述的要求,還對其是否能進行正確無誤的書面詞匯拼寫提出精確要求。
二、 詞匯拼寫在中學英語學習中的重要性
中學英語教學從聽、說、讀、寫這四部分滲透,詞匯錯誤是最常見的。中學英語學習對語言輸出準確性要求很高,如全國卷中均有書面表達測試,部分省市還設置口語測試,但隨著中學英語教學強化廣泛閱讀,學生極易忽視詞匯的精準表達,拼寫方面也存在問題。這里就從教者提出問題:“是否需強化中學生語言輸出準確性?是否應重視詞匯拼寫準確性?”從語言輸出質量看,一篇拼寫錯誤百出的文章一定不是一篇好文章,即使它能傳遞語義,但語言輸出質量勢必減弱。筆者認為目前部分學習者存在對語言輸出準確性普遍寬容甚至忽視的態度,但目前沿用的高考模式不允許對中學生的詞匯準確性持放松態度,詞匯拼寫依舊是二語學習者最應夯實的語言基礎,也是中學英語教學中不容忽視的環節。
三、 中學生詞匯學習誤區及詞匯記憶法——以不規則動詞為例
1. 詞匯學習存在誤區
英語深受拉丁語影響,早期的古英語就存在曲折變化。隨著歷史的發展和語言的變遷,由于古英語詞尾變化過于復雜導致使用混亂,所以曲折形式也趨向簡化,慢慢演變出了現在約定的“不規則形式”。正是不規則動詞一定的特殊性,導致目前中學生對不規則動詞存在一定認知誤解和掌握的誤區。
誤區一:不規則動詞 “不重要”,閱讀詞匯量才“重要”。詞匯作為語言的載體、語言應用的中心成分,必然是輸出環節的重要部分。語言現象是錯綜復雜的。這種新舊交織,規則、不規則同時存在的現象在英語中表現得相當明顯,尤以動詞的形態變化更為突出。不規則動詞又是動詞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當前高中英語教學逐漸弱化語法,強化閱讀應用及綜合能力素養,但即使在這樣的大前提下,不規則動詞依然不容忽視。中學生對不規則形式的掌握和認知并不全面,因此,如何將其更好地應用在語言輸出中,是提升英語學習質量的關鍵。
誤區二:不規則動詞“數不清”,記不住。眾所周知,英語不規則動詞的絕對數量并不多,常用的約340多個,但由于英語的動詞使用率極高,大多是與日常用語相關的動作動詞,所以不規則動詞是有限的。
誤區三:不規則動詞“不規則”,沒有規律可循。不規則的學習是有規律可言的,在有限的中學詞匯中,大可以按不規則動詞的類別來強化記憶。
2. 詞匯記憶法
方法1:分類記憶法
(1)X—X—X式。(動詞原形、過去式和過去分詞完全一致)
如:bet(—bet—bet), cost(cost—cost), cut(—cut—cut), hit(—hit—hit), shut(—shut—shut)
(2)X—Y—Y式。(過去式和過去分詞一致)
如:bear(—born—born), deal(—dealt—dealt), flee(—fled—fled), lead(—led—led), mean(—meant—meant)
(3)X—X—Y式。(過去式與原形一致)如:beat(—beat—beaten)
(4)X—Y—X式。(過去分詞與原形一致)如:become(—became—become), come(—came—come)
(5)X—Y—Z式。(動詞原形、過去式和過去分詞完全不同)如fly(—flew—flown)throw(—threw—thrown), shake(—shook—shaken), wear(—wore—worn)
方法2:詞綴法(該方法一般便于記憶過去式與過去分詞的后綴相同的不規則動詞。)
如:“—ought”bring(—brought—brought), “—aught”teach(—taught—taught)
四、 總結
不規則動詞雖占動詞的一小部分,但多數卻是常用動詞,使用率高。因此,除學會不規則動詞的各種變化形式外,還應弄懂它們之間的區別,學會正確使用,以求說出和寫出正確地道的英語。
1. 從真題滲透近年高考全國卷,在完形填空、語法填空及短文改錯中動詞的選項設置,都會傾向于設置和動詞不規則形式有關的試題,即重點對過去式或過去分詞考查,而非考查動詞原形。如2015年全國卷2,完形填空32題選項均設置為相應動詞或詞組的過去式或過去分詞。語法填空41題中“built by...”過去分詞短語作后置定語;短文改錯56題begun改為began。可見高考應試對不規則動詞掌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錯題集先行引導學生試后整理詞匯錯題集,強化自身對不規則動詞記憶的漏洞,學會自行總結易拼寫錯誤的動詞,比教師單純灌輸來得更事半功倍。
3. 語境中強化中學英語教師在講評時進一步強化不規則動詞的掌握對于語境推斷、語篇閱讀等拓展知識領域所起到的基礎性、關鍵性的作用,讓學生逐步意識到不規則動詞的重要性。為了適應日益變化的教學需求,傳統的詞匯教學法早已不能滿足學生,在課堂中創設情景來進行詞匯教學,或在語篇語境中來強化學生的詞匯基礎知識,是當下中學教師必須要進行的教法轉化。
參考文獻:
[1]趙帆聲.英語不規則動詞的特點及其存在的理由[J].河南師大學報,1980,(2).
[2]唐國全,何小玲.淺析英語不規則動詞[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1993,(2).
[3]夏寧生.英語不規則動詞的習慣用法[J].外語教學,1987,(4):21-27.
作者簡介:
方晨,福建省泉州市,泉州五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