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學生的天賦各異,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的興趣、能力,思維方法也千差萬別,其學習的結果也就各不相同。為實現學科教學目標,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分層教學是一種十分有效的教學方法。實施這一教學方法,既要科學分層,也要靈活施教。
關鍵詞:教學;科學分層;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分層教學”,源于2500年前的大教育家孔子。孔子的學生子路和冉有問孔子如何進行社會實踐活動,孔子回答子路說:“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意思是讓子路要聽取他人建議而后付諸行動;但卻對冉有說:“聞斯行之。”意思是讓冉有不用聽其他人的建議,自己拿主意就行了。同樣的問題,孔子為何給出了兩種截然不同的回答呢?其原因就是因為冉有懦弱而子路勇武。學生是活生生具體可感的,在其求知過程中,因天賦、興趣、理解能力和思維方式等存在諸多差別,那么學習的過程和結果也就不盡相同了。
因材施教,顧名思義就是根據學生的個性、能力和興趣等不同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在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全面提高國民綜合素質的現代教育的今天,本著“以學生發展為本”,因材施教,分層教學是實現這一目的的有效途徑。孔子說:“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正是他在具體的教育教學過程中靈活運用了“因材施教,分層教學”這一教學方法,才培養出特長各異、極具六藝才學的“弟子三千,賢者七十二”的輝煌成果。
然而綜觀現行教育才學現狀,雖然絕大多數教師能自覺運用這一教育教學原則,但大多數分層分類教學的結果卻不容樂觀。原因有很多。首先是唯成績論,分層的原則方法不合理,教師只注重學生的考試成績并以此作為劃分不同層次的學習小組,但成績是暫時的,有偶然性,或者說它只是片面的,對學科知識的興趣、見解和深層次的思維能力也是一個重要的參考標準。據說陳景潤的中小學成績并不是最優秀的,但他對數論卻有著深厚的研究興趣,加之其堅持不懈、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終成“哥德巴赫猜想”第一人。另一方面,分層分類只看局部,不看整體,“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為追求單純的教學成績,有些教師只注重能力較差或成績暫時不太理想的所謂“后進生”這一少數群體上,并把很多精力放在這些學生身上,目的就是為提高班級的總體分數或平均分,而忽視了那些對學科有深厚興趣、有著巨大發展潛力“中上等”學生,他們的深層次發展空間就會受到阻礙,這種單純追求整體成績的功利性分層才學是有相當局限性的。
那么如何在學科才學中科學有效地因材施教、分層教學呢?
一是要科學地對學生分層分類,并在此基礎上靈活施教。第一層就是對學科學習有濃厚學習興趣、基礎知識相當扎實且歷次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群體,對這部分學生,除讓他們順利完成學科章節學習任務外,教師還要通過提問、板演、作業等方式給予一些有思考思維含量、難度較高的問題讓他們完成,讓他們卓越的學科學習能力一展雄才,英雄才有用武之地;第二層次就是那些基礎較好,有能力完成學科學習常規任務且成績穩定在班級中等水平的學生群體,在學科教學中,給予布置一些中等難度的題目,這部分學生靠自己的能力完全可以自我完成。除此之外,教師可適度設計一些稍有難度的問題,讓他們通過思考、詢問、查閱資料等方式努力完成,這一類學生是教師完成學科教學任務的中堅力量。第三層次就是學科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群體,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很多,也許是記憶理解的問題,也許是學習興趣不高的問題,也許是師生關系不好造成的逆反問題,也許是長期成績不好造成的自卑畏難問題,也許多種原因兼而有之。對這部分學生如果不正確教育引導,可能會造成惡性循環,最后一發不可收拾。針對這部分學生,一方面要加強最基本的學科概念和最基本能力的強化,不妨把他們根據情況再劃分若干學習小組,或由教師親自督導,或由學業優良的尖子生幫帶,多一份關心關愛的目光,多一點贊賞鼓勵的言語,多一點貼身零距離的扶持,強化學習過程的動態化管理,也許能達到意外的驚喜。其實這部分學生發展的潛力和空間更大,他們的成長和進步與否關系到教師教育教學的成敗。
二是要對不同層次學生的教學評價要體現不同的方法。對學生學習過程和結果的評價,諸如“某某部分同學成績優異,你們學習刻苦,不經風雨,怎能見彩虹?相信你們經過自己的努力,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希望你們百尺竿頭,再進一步……”;“某某部分同學成績雖然不是很理想,但在你們這一科學習的某些方面,較之以前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老師真為你(你們)感到高興和驕傲,相信功夫不負有心人,期待你們再進步……”,除這些整體評價外,不妨再多些個體性評價,單獨對某個或某些學生進行個別談話,有針對性在為他們設計下一步的目標要求,當然這些目標是“跳一跳,摘桃子”,讓相關層次的學生可觀、可感、可接受、可實現。
總之,因材施教,分層教學是一種良好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科學靈活地加以運用,“保優、促中、帶差”,有針對性地實施學科教學,更好地完成學科教育教學任務。
參考文獻:
[1]趙冬女.芻議新課標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J].祖國(建設版),2014(4).
[2]洪潔.小學信息技術分層導學模式初探[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3,19(9):43.
[3]朱保合.基于分層次教學模式的小學數學教學方法探討[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6(10):109.
作者簡介:
劉傳勝,山東省臨沭縣石門鎮中心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