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過對高中語文教學培養學生語文思維的方法進行研究,以期學生在高中階段的語文能力得到顯著提高。
關鍵詞:高中語文教學;學生;語文思維
思維模式決定人們的行為習慣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于高中語文學習亦是如此,良好的語文思維可有效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效率。為了使高中生語文學習效率得到顯著提高,探討培養高中生語文思維的教學方法顯得尤為重要。
一、 從學生獨立思維著手培養學生的語文思維
思維作為一種抽象概念并不能通過模仿、復制以及強行灌輸等方式教授給學生,正確的語文思維,需要教師科學高效引導下使學生從獨立思維開始,逐漸在日積月累的獨立思維模式中形成符合學生自身發展需求的語文思維,促使學生在正確的語文思維形式下提高認識語文、了解語文以及深入理解語文的能力,從而在提高語文學習效率的同時,達到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目的。為了使學生獨立思維能力得到有效提高,教師應利用創新型課堂模式給學生充分的獨立思考時間與空間。例如,教師在進行高中語文“親近自然,寫景觀要抓特征”的寫作課程進行教授時,可利用互聯網形式準備一些具有風景特色的自然景觀,并列出題目,在課上讓學生自主選擇要觀看哪些景觀,在景觀觀看后向學生提問觀看感想,有些學生會從整體上進行描述,有的學生會從細節上進行描述,而有的同學會從光影等美學角度進行描述,無論何種描述都是學生認識世界的眼光并無關對錯,因此教師應對學生觀察結果以及大膽的表述給予鼓勵,從而為學生獨立思考奠定自信心基礎。與此同時,教師應引導學生通過描述景觀特征的方法來凸顯自然特點,如同瑪麗蓮·夢露臉頰有顆痣、張國榮有雙憂傷的眼睛讓人過目不忘,并達到深入描寫自然景觀目的,而至于“特征”是什么,這需要學生利用獨立思維模式,進行深入思考,促使學生在獨立思考以及解決問題過程中形成語文思維。
二、 質疑精神對培養學生語文思維的重要性
質疑精神是打破定向思維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思維模式。在傳統高中語文教學課堂中,教師因處于主體地位并受課時制約,對學生的課堂反應并不重視,導致學生對教師教授內容只能被動接受,對教師提問也都是以教師制訂的標準答案為準,在這種教育背景下所形成的語文思維是缺乏實用性的,跳脫了課堂環境,教師灌輸的語文思維,因為具有極強的定向思維痕跡,所以對課程以外語文知識的靈活應用無法起到積極作用,并不利于培養學生綜合能力。因此,教師應將課堂的主體地位還給學生,鼓勵學生闡述自己的觀點,勇于發出質疑的聲音。“質疑”不是為了向誰挑戰而一味反駁、否定,這是一個發揮學生利用語文思維,組織語文學習知識點、進行語文學習的討論過程,促使學生可開拓思維模式,并在質疑過程中有效地明確學習重點以及學習難點,達到提高語文學習質量目的。例如,教師在進行高中語文《竇娥冤》的教授時,可利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以學生為主體通過分析、討論以及總結等形式對文章進行合作學習,而教師則作為引導者對學生發出的質疑在和諧氛圍下進行高效解決,從而達到提高教學質量,以及培養學生語文思維目的。
三、 培養學生養成正確的思維習慣
思維是人在主觀意識下形成解決問題、認識世界的意識形態的總稱,而思維只有在全面、客觀、正確、科學有效的情形下才能發揮積極作用,否則將會使人們看待問題的眼光變得狹隘、看到問題角度出現偏差,久而久之會影響人們的進步與發展,對于語文思維亦是如此,因此高中教師應從培養學生正確的思維習慣入手,從而達到培養學生語文思維的目的。例如,教師在進行高中語文《短歌行》(曹操)的教學時就應在講解本首詩的時候,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來深入理解這首詩的內在含義,如在詩中提到“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以及“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這是較為典型表述曹操“憂與思”兩種心理情況的詩句,憂的是人生苦短天下未定,思的是對賢才的渴求,這使得“一代奸雄”曹操的人物特征變得更加豐富。因此教師應正確引導學生結合三國中曹操禮賢下士、求賢若渴的經典篇章,以及面對三分天下亟待平定的野心對詩文、曹操均作出全面、客觀、科學的判斷,不能僅憑其“挾天子以令諸侯”就用對或錯來片面地對曹操這個文學人物進行解讀,教師應指引學生結合詩文情節、《三國》文章,對詩文背后的深意進行探索,并對曹操作出綜合性評定,促使學生在語文學習的同時,也受到教師科學高效的語文思維的影響,從而打破定向思維、固定思維以及偏執思維等其他錯誤思維模式對學生語文學習造成的阻礙,使學生跳脫狹隘的語文思維,得以用更加廣闊的語文思維來指引學生提高語文學習效率,達到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目的。
四、 結束語
總之,語文作為高中學生學習主要科目,應在語文思維的正確指引下打開語文知識的寶庫,從而達到提高學習效率以及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然而,語文思維的培養并不是一朝一夕的,這需要教師以學生為主體,采用創新型教育模式進行耐心引導,促使學生語文思維能力得到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徐曉艷.探索學生語文思維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培養方法[J].作文成功之路(上旬),2015(8):49-49.
[2]劉富發.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學生語文思維培養[J].新課程·上旬,2014(7):19-19.
[3]晏湘瓊.高中語文教學中學生語文思維的培養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5(10):128-128.
[4]史華橋.高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語文思維途徑分析[J].新課程·下旬,2016(9):147.
作者簡介:
張圣明,江蘇省淮安市盱眙縣都梁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