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傳興??
摘要: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手段都在發生著變化。在初中階段的歷史教學中,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符合現階段學生的學習需求,因此,教學模式改革勢在必行。文章對初中歷史“目標導學”課堂教學模式的實踐應用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初中歷史;“目標導學”;教學模式;實踐應用
一、 前言
在新課程指標的積極引導下,各科的教育方式都朝著一個嶄新的方向發展。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依然是課堂的主體,學生在課堂中比較被動,因此,也逐漸的泯滅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澳繕藢W”教學模式的出現,彌補了傳統教學模式中的不足,開啟了一個全新的教學時代。
二、 “目標導學”概述
“目標導學”教學模式就是以教學題材為基礎,以導學為主要方法,充分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發揮著積極引導的作用,師生之間共同努力,一起完成最后的教學任務。導學是學案的實踐和中心思想,兩者之間相互促進、相互融合。所謂的導學就是在教師正確、積極引導之下,通過一種合理學習的方式,逐步的完成學習目標。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充分地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學生結合教師所設計的教學目標和學案,自行進行教材閱讀,了解教材中的大概內容,按照學案上的基本步驟,完成相關內容的學習,從而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綜合能力。
三、 初中歷史“目標導學”課堂教學模式的實踐應用
1. 設計導學案
在初中歷史課堂中,應用“目標導學”教學模式,導學案的設計是屬于一個比較基礎的階段,一般都是圍繞著三個目標:首先,教師需要設計好相應的問題情境,通過知識回顧的方式,把課堂上需要同學們了解的內容和知識進行直觀的展示,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其次,教師在進行教學目標設計的過程中,需要考慮到這個目標是否可以帶動起整個教學活動;最后,在目標的設置上一定要明確。例如,在學習“科舉制”的相關內容時,教師應該明確,在本節課中科舉制的實際創建時間,以及科舉制后期的完善和發展狀況是最重要的內容。教學目標對于教學實踐具有很好的導向作用,同時,也能很好的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保證歷史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
2. 在導學案基礎下開展探究活動
完成了導學案設計之后,接下來就可以以導學案為基礎開展一些探究活動,一般可以通過小組探究的方式來進行,各個小組的成員之間可以進行充分的交流和溝通,在獲得了一定的知識之后,教師就可以進行引導。
例如,在學習《西方文明之源》一課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首先需要讓學生們明確本節課中的重點內容,一般經過了小組的共同商討和研究之后,就可以獲得答案,并找到理解的過程中一些不夠完善的地方。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也就逐漸的了解了西方文明發展的過程。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對于自己曾經學過的知識進行回顧和思考,從而對于西方文明發展有一個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時,也很好地鞏固了以前學過的一些知識。
在小組探究的過程中,每一個小組都可以選擇一名代表,針對于相關問題進行發言,或者小組之間也可以采取相互提問的方式,直到學生遇到了一些不能解決的問題時,教師再進行相應的引導。通過這樣的方式,激發了學生的好勝心,特別是班級上一些優秀的同學,充分地發揮了他們的模范帶頭作用。
3. 通過導學案進行拓展性學習
“目標導學”教學模式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鍛煉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初中的歷史課堂教學中,如果教師僅僅依靠課本上的內容進行教學實踐,則很難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大量的閱讀一些課外的書籍,不僅能夠開闊學生視野,最重要的是可以對原有的教材內容進行擴展和補充,這樣的學習效果事半功倍。
在進行課外拓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在課堂臨近結束之前,給學生們列出一些可以在課外進行閱讀的書籍。例如,在學習完了“長征”一課的內容之后,教師就可以在課程結束了之后,讓學生們在課外收集一些描寫長征的書籍,或者是關于長征的圖片,甚至可以去看一些長征題材的電影,關于這些內容教師不需要進行限制,可以完全按照學生自己的意愿。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對于本節課的學習目標更加的明確,知識掌握也更加的牢靠。
4. 課堂小結
在學習初中歷史的過程中,一般需要掌握的知識比較多,因此,教師可以在每節課結束之后,進行一個小結,幫助學生整理好知識的脈絡結構,形成一個牢固的知識框架。在進行初中歷史小結的過程中,一般可以采用圖片、表格或者是講述的方式。例如,在學習完了“君主立憲制”的相關內容時,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明確君主立憲制的內涵及其主要的內容、君主立憲制的優點和缺點以及君主立憲制對于那個時代所產生的影響等等。通過課堂小結,可以幫助學生擺脫書本的束縛,把所有的知識進行橫向和縱向的聯系,實現知識的拓展,從而使學生可以更加靈活的應用這些知識,豐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識構架。
四、 總結
在現代教育中,“目標導學”屬于一種比較新穎的教學模式,它充分強調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以學案和課本內容為基礎,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充分的激發了學生學習歷史的熱情,明確了學習目標,為學生歷史學習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很好的保障。
參考文獻:
[1]王琛麗,何蘭田,宋淑娟.發揮課堂改革特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黃梅縣育才實驗學校課堂教學改革淺探[J].才智,2016,01:60-61+63.
[2]杜國標.基于工作過程的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的實踐與研究——以《組網技術》課程教學為例[J].科技創新導報,2014,13:161-162.
作者簡介:
顧傳興,江蘇省興化市合陳初級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