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幼兒教師教育責任是幼兒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對幼兒進行責任教育的行為。幼兒教師教育責任沖突是指幼兒教師在教育過程中,面對實現責任的矛盾總是存在,因此責任沖突是不可避免的。通過創造自由的教學環境、提升幼兒教師教育責任能力、提升幼兒教師教育責任沖突化解能力等策略實現教師教育責任。
關鍵詞:幼兒教師;教育責任;沖突
幼兒教師教育責任對幼兒教育產生很大的影響,幼兒教師教育責任出現沖突時,如何實現幼兒教師教育責任,幼兒教師教育責任沖突的化解在其中有重要的意義。
一、 幼兒教師教育責任的內涵及其意義
幼兒教師教育責任是幼兒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對幼兒進行責任教育的行為。教師的使命是教書育人,在這種意義上,幼兒園教育責任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幼兒教師教育責任的內涵
1. 幼兒教師教育責任的主體
教育責任主體是負責教育的人,也是履行教育和教學職責的專業人員,即教師。我國《教師法》規定:教師的職責是教書育人。因此,教師擔負著教書育人的重任。在一類教育機構中履行教育和教學職責的專業人員,一名幼兒園教師,根據幼兒園的要求,按照學校的標準、內容、方法進行教學,如果幼兒教師自己自由選擇,由此會影響教育責任的承擔。
2. 幼兒教師教育責任的客體
任何責任不僅主體有責任,客體也有責任。幼兒教師責任的客體即對誰負責,即幼兒教師對幼兒負責。從責任的本質屬性來看,它是對事與人的責任心。我們在這里討論后兩種形式的責任,即學生和教師。其中,幼兒的責任是對學習負責,教師的責任是對幼兒負責。幼兒教師對幼兒責任心的多少關系到了幼兒未來習慣的養成和發展。對幼兒負責是幼兒老師的責任,若幼兒教師不能盡職盡責,則承擔不了幼兒教師教育的責任。
3. 幼兒教師教育責任的意義
在現代社會幼兒教師教育的責任賦予了新的內容,幼兒教師不僅承擔著傳授知識、養成良好習慣,同時也承擔著為社會培育身心健康的公民的責任。可以看出,教師的責任是幼兒和教師共同配合完成的。培育和保護幼兒,可以培養幼兒成為社會主義事業新一代的接班人。
二、 幼兒教師教育責任的沖突及成因
幼兒教師教育責任沖突是指幼兒教師在教育過程中,面對實現責任的矛盾總是存在。影響幼兒教師教育責任沖突的成因有:教師的責任心、環境的影響、社會問題的解決能力。
(一) 幼兒教師教育責任沖突的內涵
幼兒教師教育責任沖突是指幼兒教師在教育過程中,面對實現責任的矛盾總是存在,在幼兒教師教學責任、社會和其他方面的教育,實際上代表不同的利益。父母則不然,父母和教師的愿望產生了沖突,然而內部矛盾和沖突是不可避免的。在我國,多數情況下,學生的資本存量由家庭的資本存量決定。因此,研究與家庭資本的研究有密切關系,一方面,接受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是弱勢群體進行代際資本積累實現階層流動的最主要途徑。另一方面,家庭資本反過來影響著教育公平的實現(而且這種影響多是負面的)。按階段劃分,在起點公平階段,家庭資本可能干預教育的獲得,引起入學機會“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馬太效應”;在過程公平階段,家庭資本可能影響學業成就;在結果公平階段,家庭資本則有可能改變客觀市場性就業評價標準(注重人際關系)。家庭文化資本是家庭資本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家庭文化資本的多元化日益成為決定子女受教育程度的一個關鍵因素。在教育面臨選擇或困境的時候,家庭文化資本優越的學生,往往更有優勢接受優秀教育或選擇教育機會。為此,筆者會從教育公平的階段劃分入手,闡述家庭文化資本對教育公平影響的有限。
(二) 幼兒教師教育責任沖突類型
責任主體面臨沖突,責任的選擇是痛苦的選擇,是痛苦的根源。必須面對責任沖突,沒有人能代替。在當代社會,價值標準的差異有很多不同。在幼兒園教師的教學責任沖突問題上,就像前面提到的那樣,利益沖突是多方面的,幼兒教師教育責任沖突的類型也是多方面的,有兒童和父母的利益、幼兒園利益與社會利益。父母希望他們的孩子贏在“起跑線”,更多背誦幾首詩,掌握音樂、繪畫、舞蹈等幾種技巧等等,在幼兒園快樂學習、快樂生活,以健康的方式成長。
(三) 幼兒教師教育責任沖突的成因
幼兒教師教育責任沖突在生活中是不可避免的,解決沖突的過程有助于教師社會問題解決能力的提高.影響幼兒產生沖突的因素有:教師的責任心、環境的影響、社會問題的解決能力。作為幼兒教師,在解決幼兒的沖突行為時,應該從培養幼兒的社會問題解決能力、運用教學活動化解沖突行為及營造和諧的學習環境、提供合適的操作材料等幫助幼兒樹立正確的社會行為等方面入手。為了使子女在獲得繼承性的家庭文化資本時不落后于人,父母為此需要做好應有準備,盡其所能,擁有一定的學歷或文憑,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在經濟能力范圍內給孩子購買學習所需要的工具、書籍等。最重要的是努力營造一個有品位的家庭文化氛圍,以盡可能多的時間陪伴孩子每一個重要時期。與此同時,家長還需更努力:首先,家長在工作之余,盡量帶孩子去圖書館、美術館、博物館等參觀學習;其次,在教育子女時,家長要善于利用學校和其他家庭的文化資源;最后,與年齡相仿、年級相通的學生和家長,建立長期互助交流的聯盟團體模式,互幫互助,共同進步。這樣一來,對于平衡家庭文化資本大有裨益。
三、 幼兒教師教育責任沖突化解的策略
幼兒園教師教育責任沖突的化解影響其教學責任的實現。幼兒園教師教育責任沖突是多方面的,從根源化解幼兒教師教育責任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加強學前教育督導工作
在負責任意識中,幼兒教師教育責任沖突的化解取決于社會,必須進行教育督導。近年來,隨著學前教育的發展。我國學前教育的重要性已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加強教育督導工作有助于幼兒教師教育責任沖突的化解。endprint
2. 加強宣傳,在全社會樹立科學的兒童觀、教育觀
樹立科學的兒童觀和教育觀有助于教師教育責任的化解。眾所周知,中國是禮儀之邦,有儒家文化的思想根源,諸如“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在當代社會,競爭日趨激烈,人們對教育的期望值越來越高。
3. 創造自由的教學環境
教學責任可以充分享受教學的自主性。教師對教學行為的負責,這是實現教學責任的前提。教師應該與幼兒文化氛圍相互支持和配合,幼兒教師的教學自由更體現在幼兒園教學實踐中,如教學如何教、如何評價、教學任務的分配,只有在這樣教學自由的環境下,教師才能充分地實現教師的教學責任,幼兒才能更好地成長。
4. 提升幼兒教師教育責任能力
教學責任能力也是教師履行教學職責所需的主觀條件。教師教育責任能力是教師在長期教學實踐中的積淀而形成的能力。幼兒教師的教育責任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從同化到內化的發展。
5. 增強幼兒教師的教學責任感
它是指社會中的個體強烈渴望履行責任的生活中的積極情感態度。提高幼兒教師履行和承擔意志和愛的責任,意志自由是責任的先決條件,可以承擔更多的責任。情感在責任意識中發揮作用,它往往起著重要的作用,它將責任歸于一種責任范疇。特別是在幼兒教師中,這無疑會大大提高他們的教學責任感。
參考文獻:
[1]李定仁.教學論研究二十年[J]學前教育研究,2001,(5):64-65.
[2]葉瀾.教育概論[J].教育科研.2004,3(7):28.
[3]漢斯.什么是責任[J].課程教育研究,2012,27(8):116-118.
[4]顧紅亮.為他責任[J].中華少年,2011,2(5):127-128.
[5]楊國榮.倫理與存在[J].教育理論研究,2011,3(10):202-203.
[6]劉萬海.“有效教學”中教師的教學責任[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08.
[7]徐青,農村幼兒園教育[J].中國青年研究,2005,3(1):84-88.
[8]羅國杰.倫理學[J].科技論壇,2012,1(1):67.
[9]魯潔.道德教育的期待[J].黑龍江教育學報,2011,30(6):40-41.
[10]李生蘭.學前兒童家庭教育[J].課程教育究,2012,27(8):116-118.
作者簡介:
徐嬌,陜西省寶雞市,寶雞文理學院教育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