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陽偉
摘 要:在仿真企業班集體建設中,學生職業素養提升是“職業人”人才培養的重要內容。本文根據筆者學校的班集體建設經驗,從思想品德教育、技術技能創新教育、科學文化藝術提升、學生身心健康教育、工匠精神弘揚五個方面創新渠道,為學生職業素養提升搭建平臺,對“職業人”職業素養提升進行探討。
關鍵詞:學生;職業素養;培養
近年來,隨著校企文化融合的不斷深入,作為職業教育的技工院校擔負著為生產、服務、管理等一線工作培養合格勞動者的任務,如何將學生向“職業人”轉換,成為實現技工院校人才培養的關鍵。仿真企業班集體建設作為一種新穎的班級管理模式,是指在“職業活動導向”教學理念的指導下,在保持班級特征的基礎上借鑒和模仿企業,以理財教育為切入點,以企業的組織形式和運作方式為載體,將企業的文化精神融入校園文化建設中。仿真企業班集體建設有機地將企業文化和學校班集體建設融合起來,對于培養“職業人”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本文根據筆者學校實施仿真企業班集體建設的經驗,對于如何培養學生職業素養作一些探討。
一、 學生職業素養培養的重要性
1. 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是職業教育發展的客觀要求。隨著我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職業教育越來越受到黨和國家的重視。特別是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職業教育改革發展工作,把職業教育擺在了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習近平總書記站在黨和國家發展全局的高度,多次就職業教育作出重要批示:“要樹立正確人才觀,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著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弘揚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時代風尚,營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良好環境,努力培養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國家經濟的進一步轉型升級,離不開高素質的職業人才隊伍。
2. 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是仿真企業班集體建設的必然要求。仿真企業班集體建設作為一種新穎的班級管理模式,以現代企業管理為藍本,將企業的管理模式、運作方式、管理手段、企業文化和競爭機制引入職業教育管理之中,以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增強其社會適應能力,同時在班級管理過程中有計劃、有目的地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和職業能力,縮短學生轉變角色的時間,培養“職業人”。從這個角度說,培養學生職業素養是仿真企業班集體建設中的必然要求。
二、 創新渠道,搭建學生職業素養提升平臺
1. 以思想品德教育為抓手,增強“職業人”的職業品質
在仿真企業班集體建設中,堅持以加強思想品德教育來提高學生職業品質,全面貫徹執行黨的教育方針,培養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持立德樹人,德技并重。通過編寫國學校本教材,在學生中開展誦讀國學經典活動,接受中國傳統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實效性。以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核心價值觀影響和教育學生,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職業涵養。特別是在以虛擬工資制度管理的背景下,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抵制一切向“錢”看。在職業素養培養中,既注重常規的行為規范養成教育和衛生意識的培養,又堅持開展各種形式的學生志愿者服務,提升“職業人”的道德素養和職業品質。
2. 以技術技能創新教育為載體,提高“職業人”的職業技能
在仿真企業班集體建設中,始終堅持以技術技能創新教育作為提升“職業人”職業素養的重要舉措。以名師工作室為引領,組建技術技能俱樂部,以技能文化節和創新創業大賽作為展示學生技術技能和創新精神的舞臺,通過訓練和提高職業技能,培養學生的職業規范,養成良好的職業素養。通過開展創新創業培訓,激發“職業人”的創新創業意識,提升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在創新創業過程中不斷鍛煉和提高自身的職業技能。
3. 以科學文化藝術提升為重點,進行“職業人”的職業拓展
在仿真企業班集體建設中,我們在堅持開展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科學文化藝術素養,促進“職業人”的全面發展。組織開展數學素養知識競賽和科技創新發明比賽,提升學生的科學文化素養的水平。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聲樂社、文學社、舞蹈社、“想唱就唱”等學生社團,以學生社團和元旦文藝匯演作為學生發揮和展示自身才藝的舞臺,使學生在活動和實踐中提升自身的藝術涵養,從而進行“職業人”的職業拓展。
4. 以學生身心健康教育為著力點,培養“職業人”良好的職業行為
在仿真企業班集體建設中,始終把學生的身心健康作為培養“職業人”的重心工作。只有健康的身心才能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也是“職業人”進行職業發展和創新的基礎。在企業班集體建設中,把“職業人”的身體鍛煉列入企業管理考核內容,積極鼓勵參加晨練和其他體育活動,強健體魄。及時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在學生入學時,組織班級學生進行心理普測工作,對心理異常學生進行摸底排查,并讓專業的心理老師進行心理咨詢,營造學生健康積極的心態,培養“職業人”良好的職業行為。
5. 以弘揚工匠精神為主旋律,提高“職業人”的職業意識。
在仿真企業班集體建設中,堅持校企合作,把工匠精神作為班集體建設的主旋律,提高“職業人”的職業意識。積極探索“引企入班”創新模式,以企業式的管理為契機,加強校企合作,帶領學生深入企業車間,體驗“職業人”的工作方式、工作態度、責任心、敬業精神等,零距離感受創業脈搏,提升“職業人”的職業素養。開展班級的主題班會,深入學習和理解工匠精神的實質。聘請校外企業班級輔導員,讓一線專家能到班級講解和輔導企業的精神文化,將工匠精神深入學生的生活學習課堂之中,為學生職業素養的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