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金星
摘 要:根據高三學年任務,依據高三學情實際,在高三這個重要的關鍵時期,班主任應該如何發揮自己最大的作用,讓學生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同時保持好身心健康,最后在高考中發揮出自己的最大潛能,去獲得一個讓自己和家長都滿意的成績。
關鍵詞:高三學年;班主任;思考
一、 樹立“學生中心”理念
1. 增強服務意識。班級組建伊始,向學生做出了“以學生為中心,學生的需要就是我們的工作”的莊重承諾,主動了解學生的生活需要和學習需要,在學生需要的時候伸出幫助之手。
平時,從早到晚,只要有學生,就有教師的身影;只要有學生的活動,就有教師的參與。這種“全天候、全方位、多角度、跟蹤式”的服務模式,增進了師生情感,形成了良好的教學秩序。很多事情比如說學生和教師之間的溝通,就是建立在師生之間的情感上的,如果師生感情深厚,學生知道這個教師是一個奉獻并且讓學生信任的教師,那么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有任何問題,無論是生活上還是學習上的問題去問老師的心理壓力就會減少,對于高三的學生來說,不僅是課堂上的教師更應該充當益友的角色,平時也應該讓學生放松心理,給學生鼓勵。
2. 轉變育人思路。老師只有摯愛學生,重視學生心理感受,講究教育方法,學生才能依戀老師,重視老師的期望,才能好學上進,實現成才的理想。以往的教學當中,教師充當的角色都只是教師,每天的談話交流內容只包括自己的教學知識,實際上這種教學方式比較狹隘,教師要學會轉變育人思路,不僅僅是在學生的學習中發揮作用,還要能夠解決學生在生活上的一些問題,因為影響學生學習的因素也包括這些。
3. 實行民主管理。堅持學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有機統一,實施“學生自我鍛煉工程”,實行民主管理,搭建激發學生個性發展、塑造學生個性品質的教育平臺。很多學校其實在高三之后就撤銷了高三生在學校的各種職務比如說學生會等,有的更是明令禁止高三生參加這些活動,總覺得這些活動會占用學生的時間分散他們的學習精力。這里我要提出的建議就是學生會這些機構都是學生自己對自己進行民主管理的機構,不論是每天的上課點名還是紀律的維持和遵守,都是由這些機構來監督和完善。高三生雖然學習任務緊張,但是他們也是有民主管理的權利的,這里強調的就是學生的自我管理,實際上如果一個學生在紀律上能夠自我保持得良好,那么他在學習上一定也能夠更加自律,他也一定會權衡學生職務工作和學習之間的利弊從而進行選擇,大多數高三生都接近成年人了,他們有對自己的選擇權,因此學校和教師不應該做太多的干涉。
二、 轉變方式督促學生學習
很多學生在高三其實處于一個學習的疲軟期,尤其是一些高一高二學習努力成績較好的學生,高三的壓力確實緊張,但是同時他們在巨大壓力之下感受到的更多的是催促,他們會對學習不情愿。教師就要在這個時候發揮自己每天在班級里的作用了,學生每天聽家長的嘮叨和叮囑可能已經很厭煩了,如果教師還是一種一直碎碎念或者疾言厲色的狀態,學生難免產生逆反心理和厭煩心理,在學校的壓力之下教師又不得不對學生施加壓力,這個時候教師就要注意說話和交流的方式。比如說教師在總結成績的時候可以告訴學生“你的總分有所退步啊,不過你這次語文考的特別好,如果數學能夠再好一點的話,相信下次能夠達到你的理想目標”,高三生本身就壓力太大,所以教師一定要注意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和意愿。
三、 教會學生調節心理
高三生最常見的就是考試了,周考月考,每天都要面對一堆堆一沓沓的試卷,每一次考后都要改錯,都要面對分數。雖然試卷的難度不同,學生的發揮和狀態也是不同的,但是每次一定會有排名,這個排名就會對學生的心理產生一定的沖擊,如果成績有所進步學生會沾沾自喜,同時也擔心自己能不能在高考中也保持好的狀態。考得不好的同學就會更擔心,整個人就會處于一種焦躁的狀態:“怎么辦,馬上就要高考了,為什么我的狀態這么不好呢,我覺得我學了啊,怎么大家的狀態都那么好,上次那個誰明明考得沒我好啊”之類的焦慮心態,這種不好的心態影響了他的正常復習進程,在復習過程中會一直想著這個成績,影響復習效率和效果。因此心態的調整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學生的狀態發揮,老師要多做學生的思想工作,既不能讓學生因為一次考得好就沾沾自喜,要告訴他競爭的人還很多,他需要做的就是繼續保持,對于沒有發揮好的學生可以告訴他這只是偶然的,他還有時間,這些時間如果好好利用足夠他以最好的狀態應對高考了。高考最終考的是一個人的心態,對于高考只有保持不驕不躁淡定的態度,才能正確對待它并且發揮自己的正常實力。
四、 抓好學風教育
1. 搞好輿論引導。多次召開“轉變學風”主題班會:“講意義、提要求”,“講故事、學格言”。在班級備考會上,向任課教師強調學風訓練工作要齊抓共管,不僅班主任有責任,任課教師也有責任。要全天候、全方位抓學風,生活的每個時段都存在學風教育,教學的每個環節都要滲透學風訓練。
2. 嚴格常規管理。學風訓練中,注重日常細節,強化常規管理,從紀檢、安全、衛生、升旗、兩操入手,加強學生養成教育,規范學生行為習慣。紀檢安全問題雖然和學生的學習沒有直接相關,但是卻構成了學生的學習環境,如果這方面的問題沒有及時恰當地處理,就會對學生的學習效率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在能力范圍之內盡可能為學生創造優良的學習環境。
3. 以身示范作用。教師很大程度上是學生的榜樣,教師對學習是什么樣的態度就影響了學生對學習的態度,老師高尚的職業道德一定會潛移默化地影響感染學生,促使學生不斷努力,不斷進步,走向成功。
參考文獻:
[1]梁依斌.用愛的清泉澆灌學生的心靈——高中班主任工作感悟[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06)
[2]張山.淺談如何做好高三班主任工作[J].新課程學習(下),2011(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