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閩臺兩地同根同源,相同的文化背景孕育出很多相似的校園體育文化,但由于近現代時期兩地受到不同政治體制、社會體制、經濟條件等因素的影響,使兩地高校的校園體育文化特色呈現出多樣性。本文運用文獻資料法、田野調查法和專家訪談等方法,對閩臺兩地部分高職院校的校園體育文化的現狀、特色進行比較研究。希望通過本研究能夠加深兩地高職校園體育文化的了解,從而促進兩地高職院校的進一步合作交流。
關鍵詞:閩臺高職院校;校園體育文化;比較研究
一、 前言
閩臺兩地一水相隔,一脈相承,福建對臺優勢不言而喻,近些年,來兩地交流日漸頻繁,高等院校的交流合作也有長足發展。校園體育文化是發生在學校范圍內的與體育有關的文化現象,是指體育精神和物質的總和,體育運動并非只是鍛煉身體,而是一種時尚,豐富的校園體育文化形式對大學生的道德修養、心理健康、意志品質等各方面形成都有影響。但由于社會體制不同,兩地的辦學理念、校園文化等多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異性。鑒于此,對比閩臺兩地高職院校校園體育文化的異同,從不同角度更全面、深入的認識兩地校園文化特色,為兩地高職院校的合作交流提供幫助。
二、 研究對象與方法
1. 研究對象
根據資料搜集比較,福建省選擇國家級示范校漳州職業技術學院,省級示范校廈門城市職業學院、廈門海洋職業學院,臺灣地區選擇臺灣海洋大學、臺灣中州科技大學、景文科技大學幾所高職院校進行比較研究。
2. 研究方法
(1) 文獻資料法
查閱閩臺兩地高職院校的相關文獻資料,全面了解本研究的歷史背景。對臺灣幾所院校的校園網站中有關校園文化及體育比賽等通知、新聞、公告進行深入檢索。
(2) 訪談法
廈門城院與景文科大;廈門海洋學院與臺灣海洋大學為合作辦學關系。所以有很多機會可以訪談到臺灣方面的教師和學生。因此,通過對閩臺兩地高職院校的教師、同學進行訪談真切的了解兩地校園體育設施、校園體育比賽、校園體育社團等各方面的開展情況。
三、 結果與分析
1. 閩臺兩地高職院校校園體育文化之思想性比較
一所學院的校訓和辦學理念是大學的精髓,它對校園文化的形成有引導作用。廈門城市職業學院就一直以“不怕困難、奮勇拼搏、團結合作、勇于爭先”的大帆船精神來要求激勵全院師生,目前學院還要求學生參加晨點晨練活動,養成良好的生活作息習慣,成為學院的重要體育文化形式。景文科技大學的校訓“勤勞、信實、謙敬、創新”中第一個要求就是勤勞。并且校長治校理念第一條就是:建構安全環保校園,營造溫馨友善有活力的校園文化。校方希望通過校訓、辦學理念來引導學生。兩個院校的校訓、辦學理念從宏觀的視角引導學生成為具有強健體魄、團結合作、有活力的優秀畢業生。臺灣院校的表達方式上顯得更加委婉詳細;福建院校則更宏觀大氣。
2. 閩臺部分高職院校校園體育文化之物質條件比較
搜集四所閩臺高校體育場所整理如下:福建的廈門城市職業學院和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擁有的場館有:操場、足球場、籃球場、健身房、排球場、網球場、游泳池、乒乓球室、羽毛球室;臺灣的景文科技大學有桌球教室、健身房、技擊教室、羽球室、角力教室、重量訓練室,中州科技大學有籃球場、操場、排球場、風雨球場、綜合體育館、舞蹈房。
從兩地院校體育場所情況來看,閩臺兩地高校都有大球項目籃排足球的場地和體育館;臺灣有較多新興體育項目練習場所,以教室改造居多,如重量訓練室、角力教室;由于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開設航海專業,所以只有該校擁有游泳池。可見:閩臺兩地高校基本相似,涵蓋大眾健身項目,能夠滿足基本教學需求,缺少游泳池和綜合性體育館。
3. 閩臺部分高職院校校園體育文化之表現形式比較
從體育教學、校內外運動競賽、體育社團活動三個能夠直觀體現校園體育文化的方面進行比較。
(1) 體育教學(體育課)
閩臺兩地幾所院校開設體育課程比較如下。福建的高職院校開設有:籃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網球、羽毛球、跆拳道、健美操、功夫扇、武術、瑜伽、體育舞蹈、游泳。臺灣高職院校開設有:籃球、足球、排球、體適能、拳擊、健美操、桌球、棒壘球、網球、跆拳道、攀巖、太極拳、國標舞。
透過幾所學校的體育課程可以看出:1)由于場地限制,三大球類、乒乓球、網球、健美操、武術等對場地要求不高,這些項目是閩臺兩地高職院校體育課程的主要組成部分。閩臺兩地都為沿海省份且為熱帶氣候,但除了廈門海洋學院對航海專業的學生開設一段時間的游泳課外,其他院校都沒有開設游泳課程。2)中國傳統文化武術,在臺灣得到傳承。3)受西方文化影響,棒壘球、攀巖、國標舞等西方體育運動項目在臺灣高校開設得比福建好。
(2) 校內外體育競賽
通過對閩臺幾所院校師生的調查訪談,整理閩臺兩地高職院校近幾年所參加的各級體育賽事。福建高校參加的比賽有:全國高職院校乒乓球錦標賽、全國大學生帆船賽、省大學生運動會(四年一屆)、省大體協聯賽、教育局每年舉辦“職教杯”籃球賽、建發廈門馬拉松啦啦操賽、迎新春海峽兩岸帆船賽、海峽兩岸龍舟比賽、運動會(包括競賽和趣味)、每年迎新生的“新生杯”籃球賽、師生足球友誼賽;臺灣高校參加體育賽事有:全國精英杯拉拉舞比賽、臺灣地區大專運動會、每年的校運會包括田徑、迎新春海峽兩岸帆船賽、海峽兩岸龍舟比賽、迎新生的排球聯賽、登山賽、桌球師生友誼賽、趣味運動會、迷你馬拉松。
通過對比發現兩地高校參加的體育競賽具有以下特點:1)官方主導性,體育競賽以官方組織的競賽為主,主辦方包含:有國家級、省級、市級、校級等;因為參加這些項目可以得到校方多方位的保障,包括:教練、場地、器材、后勤等。2)項目多樣性,院校代表隊代表學校參加的競賽多達十幾項。3)兩地區域性優勢賽事發展良好,在兩地政府的積極推動下,近幾年每年都會舉辦兩岸帆船賽、兩岸橫渡廈金游泳賽、兩岸龍舟競渡賽等賽事,吸引了眾多院校學生,深受學生喜愛。4)業余競賽滯后,學生自發組織的體育競賽由于受安全因素的限制舉辦的較少。
(3) 體育社團
對閩臺幾所高職院校的體育社團進行了搜集。福建幾所高職院校所設立的體育社團有:籃球、足球、排球、武術、乒乓球、圍棋、自行車、輪滑、臺球、跆拳道、帆船、龍舟等。臺灣高職院校設立的社團有:籃球、足球、排球、桌球、武術、圍棋、單車溜冰、保齡球、輪滑、臺球、棒球、街舞、攀巖、五子棋、跆拳道。
從社團種類可以看出:1)臺灣院校的學生對武術也十分喜愛,都有設立武術社,中國國粹得到推廣、發揚。2)臺灣院校的社團種類較福建豐富,棒壘球、保齡球等項目開展的較好。3)各院校都在力爭體育特色,加強體育影響力,比如:廈門城市學院的帆船社團,廈門海洋學院的龍舟社團。
四、 結論與建議
學院的校訓和辦學理念對校園的體育文化形成起到主導性作用。
閩臺兩地高職院校體育場所受學校招生規模、土地稀缺等各因素影響,體育場所數量和質量有限,目前能夠基本滿足體育教學和訓練。但隨著學生日益增長的物質與文化需求,建設多功能綜合體育館勢在必行。
閩臺兩地高職院校學生可參加的體育競賽項目多,為學生展現自己能力提供很好的平臺。兩地各高校都在尋找自己的優勢項目來奪得好成績,擴大影響力。兩岸共同舉辦的體育競賽日益增加,為兩地學子的交流提供了很好的平臺。
體育社團是體育課堂的延伸和豐富,臺灣院校開設的體育社團較福建更加多樣化,涉及的領域更加寬闊和新穎。
參考文獻:
[1]王艷暈,左成.探析我國高校校園體育文化[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6,29(9):1177.
[2]許桂芝.閩臺高校校園體育文化交流的實證研究[J].體育科學研究,2011,15(4):6-8.
[3]景文科技大學.交通資訊[EB/OL].
[4]中州科技大學.交通及校園地圖[EB/OL].
[5]林順英,黃漢升.閩港澳臺大學體育課程設置之比較[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8,20(2):5-8.
作者簡介:
孫永生,福建省廈門市,廈門城市職業學院體育教研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