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荷英
摘要: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這個道理人人皆知。在“五學”課堂教學模式下,一堂成功的思想品德課教學離不開明確的目標導學,這其中就包含了精彩的導出課題。下面本人根據自己近年來的思想品德課教學實踐,來談談在“五學”課堂教學的開始環節——“目標導學”中如何導出課題的一些思路。
關鍵詞:思想品德;目標導學;運用
近幾年,“五學”課堂教學模式在我縣深入展開,“五學”課堂教學模式,即“目標導學、自主探學、合作研學、展示賞學、檢測評學”五個教學環節。目標導學作為“五學”課堂教學的起始環節,是課堂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而這個環節的第一項內容就是導出課題,也就是平常所說的導入新課,能否靈活掌握它也是一門教學藝術。
一、 導出課題的基本要求
“目標導學”是“五學”課堂教學模式的第一個環節,是課堂教學的前奏,它所占的時間雖然只有一到兩分鐘,但卻是一堂課的開始,不可小視。“目標導學”是利用“目標”來有效地引導學生“自主探學”和“合作研學”的全過程。所以我在編寫導學目標上,重點體現了“導”字。怎么才能做到更好地“導”呢?我認為在目標導學這個環節中,教學課題的導出應堅持以下三個要求。
(一) 導出課題要有目的性
目標導學是“五學”課堂教學的出發點,也是課堂教學的歸宿,它滲透到“五學”的其他四個環節。因此,導出課題作為一節課的開始,無論從形式的設計上,還是內容的選擇上都要服從、服務于本堂課的教學目的。
(二) 導出課題要有啟發性
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教師不想辦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漲和智力振奮的狀態,就急于傳授知識,那么這種知識只能使人產生冷漠的態度,而使不動感情的腦力勞動帶來疲勞。”要判斷一堂思想品德課教學是否成功,關鍵還是要看學生是否有敏捷的思維活動,因此在“五學”課堂教學首個環節,就提出一些富有啟發性的問題導出課題,激發學生的學習潛力,能更有利于加深學生對課本知識的理解。
(三) 導出課題要有趣味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根據初中生的年齡特點,他們較喜歡在活動中學習,因此在思想品德課堂導出課題環節中,教師要用各種各樣趣味性強的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當一個人對學習產生興趣時,他就會全神貫注,積極主動且心情愉快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
二、 導出課題的常用模式
下面結合初中思想品德教材,針對學生的學習狀況和本人近幾年的“五學”課堂教學實踐,簡單介紹幾種在目標導學中常用的導出課題模式。
(一) 通過問題方式導出課題
采用“問題”導學,這是思想品德課教學上比較常用的方式。創新始于“問題”,我縣“五學”課堂教學模式的創新也是通過“問題”來組織課堂教學的。通常先將“三維目標”以“問題”的形式呈現,讓學生帶著問題了解要學習的任務和要求,把握課文內容。如在講授七年級《做情緒的主人》時,我先以設問的方式提出“為什么我們時時在追尋快樂,卻不一定能發現快樂的真諦?”這個問題,引起學生思考,通過閱讀課文,最后引出了本課的課題——要學會調控情緒,做情緒的主人。通過設問方式導出課題,在一問一答中可以促進師生雙方的互動,有利于“五學”課堂教學各個環節活動的開展。
(二) 聯系時政熱點導出課題
這種導出課題的形式一般適用于講解一些理論性強,學生較難以理解的知識時采用。采用這種方法就是利用所學的知識和理論,對身邊發生的事情及社會熱點問題進行分析,利用這些典型的事例可以使抽象的理論變得更生動具體,易于理解。在此基礎上導出課題,引出新課。如在講授七年級《法律護我成長》時,我把“國家出臺校車的相關標準和政策”的時政熱點作為導出課題的方式,讓學生認識到國家法律是實實在在地在保護我們未成年人的成長。通過時政熱點問題與我們的教材相結合,既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又能有助于學生對課本知識的理解。
(三) 展示圖片導出課題
這種導出課題的方式使用起來不但便利,而且實用,并且可以一直貫穿整個“五學”課堂教學過程之中,教師可以在上課之初展示一些哲理性和趣味性都比較強的圖片或漫畫,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畫面內容,然后讓學生自己對展示的圖片漫畫進行描述,這種方式學生大多比較喜歡,尤其適用于初中的學生。如在上《珍惜學習機會》這節課之前,我先展示了兩組圖片,一組是貧困地區兒童上學的圖片,另一組是本校學生參加課外活動的圖片,同時引導學生認真觀察,說一說:看了這些圖片你有何感想?你佩服這些學生嗎?學生看完圖片紛紛發表了各自的感受。通過這樣對比的圖片自然地導出課題,比起蒼白無力的說教更能讓學生信服。
(四) 運用歌曲導出課題
運用歌曲來導出課題,可以給學生耳目一新的感覺,收到出人意料的好效果。課前聆聽美妙的音樂旋律,能使學生受到強烈的藝術感染。例如:在講授八年級《我愛我家》這一節課時,我采取的是先播放歌曲《燭光里的媽媽》,同時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體現家庭溫馨生活場面的圖片,再用充滿感情的語言導出課題這樣的一系列環節。讓學生不約而同地想到我們溫馨的家,使學生產生共鳴,引起學生的思考,活躍氣氛,從而積極主動地學習。因此主題鮮明的歌曲不但能陶冶學生的情操,更能通過歌曲主題使教學內容得以升華。
(五) 開展小品活動導出課題
根據初中生好奇心強的年齡特征,讓他們在課前自行組織表演一些小品活動,這種機動靈活導出課題的形式,學生一般都比較愿意配合,樂于合作。因此,在導出課題時運用開展小品活動的形式,可以最大程度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發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在八年級下冊《學會合理消費》中,我通過創設情景小品《盲目攀比要不得》導入新課,使學生在感悟中升華情感,豐富自身的情感體驗,從而學會合理消費。采用小品導出課題的奧秘,還在于它有“寓教于樂”的功能,通過創設情境,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總之,教學有法而無定法,“五學”課堂教學模式也是如此,目標導學中導出課題的方式很多,但沒有固定的模式,它因課而異,因人而異,只要能迅速創造一種融洽的教學氛圍,就都是好的導出課題方法。同時,在實際課堂教學中還可以把這些方法進行融合。教師在課堂中可根據具體情況,采用不同的導出課題方式,激發學生的興趣,完成“五學”課堂教學要求。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