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蘭
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影響高中數學課堂學生參與度不足的主要因素,并給出了提高學生數學課堂參與度的策略和建議,為高中數學課堂教學創新和改革提供資料參考。
關鍵詞:高中;數學;課堂參與度;初探
很多老師在上課時發現,大部分高中生課堂參與度不足。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推進的今天,學生課堂參與度不足,將會直接影響教師的教學計劃和進程。高中生數學課堂參與度不夠,是由多種原因導致的。想要提高高中生數學課堂參與積極性,提高課堂學生參與度,就必須找到導致學生課堂參與度不足的主要因素,有針對性的選擇方法與策略,激發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
一、 高中生數學課堂參與度較低的影響因素分析
1. 數學學習自信心受到影響
高中數學知識比較難懂,學生學情呈現比較明顯的兩極分化趨勢。大部分學生數學學習效率低,數學學習質量差,影響了其數學科目學習自信心。當上課老師提出問題時,這些學生由于懼怕錯誤,怕被教師批評被同學譏笑,課堂參與度極低。想要提高學生課堂參與積極性,首先要幫助學困生提高數學學習自信心。只有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信心,鼓勵學生多參與課堂提問和討論,才能有效提高這部分學生的學習成績。
2. 對數學科目學習興趣不高
高中數學相比于初中數學,其知識更加抽象。由于知識的抽象性強,學生理解比較困難。加之當前高中數學教師大多數仍然習慣采用灌輸式教學法,教學趣味性不足,直接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興趣不足,在課堂上自然容易溜號和走神,不能跟著教師的思路進行思考,對課堂提問和課堂討論的參與度也較低。
3. 教師給學生的問題思考時間過短
高中數學知識點多、內容量大,教師為了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只能加快教學節奏。對于新知識所涉及的新問題,學生接受和掌握需要一定的時間,基于新知識所提出的問題也需要思考時間。但大多數教師并沒有給學生足夠的課堂思考時間,這導致學生在教師公布答案之前,不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問題的思考,得不到理想的答案,課堂參與度自然比較低。
4. 學生學習態度不端正
課堂是學習新知識的重要環節,但很多學生由于個性比較強,認為教師講的內容書本上都有,因而對課堂老師授課不重視。這導致學生在老師講課的時候,自顧自的在下面看教材自學或盲目的做習題,沒有跟著老師的思路學習。學生的學習態度不端正,將會直接影響教師的課堂教學進程,導致學生課堂參與度低,使學生學習效果達不到要求。
二、 提高高中數學課堂學生參與度的有效策略
1. 采用多元化教學方法手段,提高課堂趣味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想要提高學生數學課堂參與度,首先要改革和創新教學理念和方法,提高課堂教學趣味性。這就要求教師能夠靈活的運用電子白板、PPT、投影儀、教具等教學手段,通過多元化教學手段的應用,來提升數學課教學趣味性,激發學生課堂參與積極性。除此之外,教師還要善用情境教學法、討論教學法、分組教學法等教學方法,通過多元化教學方法的應用,來給學生創建更加生動的數學課堂,從而提高學生課堂學習質量和效率。
2. 靈活調用多樣化教學資源,構建數學和實踐之間的聯系
高中數學知識雖然比較抽象,但其很多內容都與生活和生產有著聯系。在傳統的數學課堂上,教師往往忽視了知識和生活實踐的聯系,這導致學生不能正確的理解學習數學的重要價值,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課堂參與度。為了構建數學知識和生活的聯系,教師在平時要注意搜集教學資源,并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通過教學資源的整理和調用,構建知識和生活實踐的聯系。這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趣味性,還能夠扶正學生數學知識學習態度,并提高課堂授課質量。重視知識和實踐之間的聯系,還有助于學生數學核心素養培養的實現,是提高學生數學課堂參與度和數學知識學習效率的關鍵。
3. 少教多感悟,留足思考空間
新知識的學習和領悟需要時間,為了讓學生能夠積極參與課堂提問和討論,教師一定要壓縮基礎知識教學時長,給學生預留更多問題思考和探索的時間。只有給學生預留充足的問題思索時間,讓學生多感悟知識,才能讓學生更樂于跟著教師完成學習任務。留足思考空間,必然會影響教學進程,想要解決課時量不足的問題,教師就要善用導學案教學法和翻轉教學法等優秀教學方法。在課前給學生提供預習資料并布置預習任務,讓學生能夠在課前對課堂上涉及的定理、概念、性質等基礎性知識有較為全面的了解,從而將課堂時間更多的留給問題思考和知識拓展,有效提高學生數學課學習興趣,提高學生數學課堂參與度。
4. 控制好課堂問題難度和深度,確保課堂問題的廣泛性
如果在課堂上提出的問題過難,必然會導致只有少數尖子生能夠完成問題。這會極大的抑制大部分中等生和學困生的數學學習熱情,并降低學生課堂參與度。為了最大化發揮課堂提問對學生學習的引導作用,在課堂問題設計時,教師就要照顧到大部分學生。只有確保問題大部分學生通過思考都能夠完成,才能使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得到保護,從而提高課堂學生參與度。但這種做法會限制尖子生的能力發展,影響小部分尖子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因此課堂問題還需要具有一定的拓展性,為尖子生預留發揮和思考的空間,從而保證所有學生都能夠參與課堂提問。
5. 多鼓勵,少批評
為了保護學生的數學學習自信心,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對于問題回答錯誤的同學,要采用多鼓勵,少批評甚至不批評的策略。只有多鼓勵學生回答問題,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才能被調動和激發,學生才能夠樹立數學學習自信心,從而更樂于參與課堂學習,跟著教師完成課堂學習任務。
綜上所述,雖然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課堂參與度不足的問題一直存在,但只要教師能夠找準學生課堂參與度不足問題的癥結所在,有針對性的采取有效的教學創新和改革策略,必然能夠極大的提升學生課堂參與度,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鄭富寶.談高中數學課堂中如何提高學生參與度[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2,29(20):1483-1485.
[2]陳鶴鳴.激發主體特性,提高課堂參與度——對提升高中生數學課堂參與度的點滴思考[J].考試周刊,2013(89):67-6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