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留守兒童”是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一個特殊群體,作為一名農村小學低學段數學代課教師,我對“留守兒童”不良數學學習習慣的負面效應深有體會。本文通過系統分析研究,試圖為農村教師們提供一些改變留守兒童不良學習習慣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留守兒童;不良習慣;數學
一、 “留守兒童”數學不良學習習慣分析
“留守兒童”也好,非“留守兒童”也罷,他們在學校中的主要“工作”就是接受有效的教育。經過分析,雖然非“留守兒童”也存在著各種各樣的不良學習習慣,尤其是對低學段小學生來說,他們正處于學習習慣的構建期,存在問題是難免的。但“留守兒童”不良學習習慣問題比較集中也比較突出。
“留守兒童”形成不良學習習慣有其特殊的成因。比如缺少父母的有效監管、受不良交往的影響、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擔負較重的家務勞動責任、家庭經濟條件較差、親情缺位等等。
“留守兒童”不良學習習慣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學習態度和學習心理方面。因為生活情態的影響,“留守兒童”大多存在較大的心理問題,如,自卑、自閉、暴力等。此外,他們由于缺少監管,經常會被一些社會問題少年拉入某些“團伙”,接觸社會上一些不良的現象,接收一些不正確的學習理念,如,學習無用論、金錢決定論、暴力效果論等等,因而會產生排斥學習的心理。在這些態度和心理影響下,就不可能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是學習計劃、安排、技能方面。他們缺少家庭的管理和指導,不知道如何安排自己的學習、不知道怎樣有效學習。如,家庭作業沒有一個清晰的計劃,東寫一下,西寫一下,有人打擾了,放下就走。再如,沒有復習和預習的習慣,不管教師有沒有安排,一概不預習、不復習。這里,有學習態度的問題,也有因家務負擔的問題。還有,在上課時精力不集中,學習過程特別被動,沒有主動學、主動思考的意識。此外,對教師安排的任務理解能力偏差。如,曾經有位學生,我安排訂正錯題,結果他把錯題本重新裝訂了一下。一方面,教師沒講清楚,另一方面,監護人完全沒有指導。
二、 改變留守兒童不良數學學習習慣的策略
針對上面的分析,教師應采取針對性的策略來解決問題,從而幫助這些兒童走上學習的正軌。
1. 改變“留守兒童”學習態度
為了改變“留守兒童”的學習態度問題,教師可以從家庭、社會、學生三個方面著手。一是主動與學生的監護人取得溝通聯系,對監護人進行正確的教育方法、理論指導,使他們認識到孩子教育問題的重要性,并使他們配合教師對學生進行有效監管,特別是端正自身教育理念。二是向學校和社會管理部門反映問題,對學校周邊的不良少年及一些不良經營商家(如,網吧)進行有效監管或清理,讓“留守兒童”遠離負面環境。三是對學生進行正面引導,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的教育。組織他們建立學習互助小組,讓他們組成一個健康的生活圈子。
2. 改變對“留守兒童”的教學方式
教師除了開展正常的教學之外,應給有不良學習習慣的“留守兒童”以學習上更多關照,給他們開“小灶”,對他們進行學習能力和學習習慣的指導。代替家長指導他們的課外學習,使他們逐漸掌握正確的學習方式,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如,在放學后,我不讓“留守兒童”回家做作業,而是把他們集中起來,一起完成家庭作業。在他們寫作業的過程中,對他們怎樣安排進度、怎樣理解作業任務,以及其他一些學習認知上的問題等進行現場指導。這樣,就避免了他們回家后,得不到監護人的輔導而使學習效率下降、不知道如何安排學習或家務影響學習等問題。小學低學段的數學作業并不復雜,也不多,這樣的安排并不影響學生的正常生活,還能有效培養他們的學習能力和習慣。
再如,對他們上課不集中精力的問題。我用專門增加與他們互動來調動他們的思維,使他們的思維集中于學習本身。如,在平常的教學活動中,多關注這些“留守兒童”,給予他們更多的參與課堂的機會。還有,在這些“留守兒童”有一點點可喜的進步時,教師一定不要吝惜自己的表揚,用積極的評價與鼓勵,讓他們擺脫自卑、構建學習自信,這也是促進他們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有效手段。
3. 家校互動協同努力
作為一名科任代課教師,管理班級和組織家校互動本身不是主要職責。但我考慮到,這些“留守兒童”形成不良學習習慣的主要原因是來自于他們特殊的成長環境。因而,要想改變學生的不良學習習慣,必須得到學生家庭的支持與配合。
所以,我以科任教師的身份與學生的家長、監護人主動建立起溝通渠道,從以下方面為“留守兒童”搭建起改變數學學習習慣的體系。
一是與學生家長通過電話進行溝通。通過電話,我向這些遠在外地的父母們匯報孩子的學習情況,指出問題,希望他們對孩子和監護人進行指導,使孩子能樹立正確的學習觀。二是到孩子家中進行實地家訪,與孩子的監護人進行溝通,對監護人進行學習觀引導,并教他們一些管理孩子學習的方法,讓他們保持與我一致的管理策略來管理孩子,使家校之間形成統一。
在與家長和監護人溝通的過程中,我對他們的困境充分理解。一方面我理解他們選擇這種生活方式的無奈,另一方面也理解他們自身教育理念和文化水平的不足。如,我與一位學生的爺爺商量:每天在孩子作業本上簽字,起到監督的作用。但這位爺爺不識字,連自己的名字也寫不成。我就讓他在作業本上畫一個我倆約定的符號,只要孩子不能仿寫就達到目的了。
總之,代課的科任教師不應將學習習慣的培養工作全部留給班主任,為了學生的成長,也應主動擔負起改變“留守兒童”不良學習習慣的工作。對“留守兒童”不良學習習慣進行認真、系統分析,并采取針對性策略,為他們的成長切實負起責任。
參考文獻:
[1]蔣平.從學習習慣不良看農村留守兒童教育之困惑[J].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10(7).
[2]趙霞麗.淺談留守兒童的不良學習習慣的教育[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7(4).
作者簡介:孫瑗,陜西省城固縣考院實驗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