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何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優化幼兒課堂教學,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提高幼兒園的教育質量,已經成為許多幼教工作者關注的問題。本文主要研究幼兒教育中現代信息技術的運用,為現代信息技術在幼兒園教育中的進一步應用提供借鑒。
關鍵詞:幼兒;信息技術;教學活動
一、 信息技術的本質
從本質上講,運用信息技術的目的是實現教學教育效果的最優化,信息技術只是一種教學手段和技術工具,而不應成為目的和結果。因此,借助信息技術手段輔助幼兒課堂教學活動時,應著重強調信息技術服務于具體的教學任務,講究應用的實效性和必要性。總的來說,只有在一般教學手段難以完成教學目標的情況下,才會有選擇性地運用信息技術,這樣的運用才會體現信息技術的優勢和價值。
二、 信息技術在幼兒教學中應用的原則
1. 依據教學科目的特點
現行的幼兒教育以五大領域劃分,其課程主要包括語言課、健康課、社會課、科學課和藝術課,各科目的教育內容、培養目標都存在一定的區別。因此,采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要契合各個科目教學特點,要不要運用?怎么用?都不能一概而論、千篇一律。例如,在幼兒語言教學中,可以選擇電視媒體創設具體化、情感化的交互式語言環境,幫助幼兒提高對詞語的理解力和記憶力;在科學課中,可以通過計算機媒體為幼兒創設一個圖、文、聲、像為一體的視聽覺空間,化抽象為具體,在動靜交替中給幼兒視覺、聽覺的強烈沖擊,讓幼兒在積極的情緒體驗中掌握知識。
2. 依據教學形式的需要
只有鮮活靈動的教學形式才有可能實現教學效果的最優化,因此教學形式要注重多樣性、多元化,如在教學活動時采用講故事、做游戲和舞蹈表演等方式。如何在不一樣的教學形式選擇性地運用信息技術,幼兒教師要會做出自己的分析和判斷。如語言主題活動中的講故事環節,就可以運用光學投影媒體給幼兒呈現具體事物的全貌,引導幼兒深入觀察,指導他們利用畫面自己編故事、講故事。又如在音樂課堂上,也可以借助計算機技術的優勢,給幼兒描繪所教歌曲的美好意境,以此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對音樂的熱情。
三、 信息技術在幼兒課堂教學中的實踐運用
1. 借助信息技術運用,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多媒體技術具有強大的展示功能,各種各樣的圖像、音像資料,在動靜交替中讓幼兒在直觀形象、有趣畫面的視聽覺感染沖擊之下,感受到學習的趣味性。利用多媒體的聲光技術,通過創設生動多姿的教學情境,幼兒能很快融入其中,他們的感覺、知覺、情感、記憶、思維以及意志力等各種心理因素都能處于一種絕佳的狀態,幼兒在愉快輕松的情感體驗中就能完成系統性學習。
例如,在教小班語言主題活動《春娃娃》時,為了讓幼兒對春天有一個更加直觀與清晰的認知,感受春天的意境美,教師首先采用Flash軟件演示了一組春天景色圖:春天里有紅花綠草、有青山綠水、有藍天、有白云,有勤勞耕作的農民,還有布谷鳥的陣陣鳥鳴聲。運用多媒體技術的情境再現,讓這一切仿佛都變成了可以“觸摸”到的變化,使得課堂氛圍異常熱烈:開始時幼兒紛紛模仿起布谷鳥的鳴叫聲,漸漸地有些幼兒又學起了大公雞、小鴨子、小狗的叫聲。由此可見,利用多媒體為幼兒創設一個鮮活生動、恰如其分的春天情景圖,使幼兒有了一種如臨其境、感同身受的過程體驗,能使幼兒迅速進入最佳學習狀態,這便是信息技術運用的一大優勢。
2. 借助信息技術運用,豐富幼兒的感性認識
隨著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基于以網絡化和媒體化的現代教育手段,已經不再受限于時間、囿于地點、空間。從這點來講,對于彌補孩子們生活經驗少、視野不寬闊等短板,有著重要意義和積極作用。借助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為幼兒提供一個良性循環的交流空間,能不斷增強幼兒感知效果,還能促進幼兒認知能力的提升。
例如,《有趣的昆蟲》里描繪的昆蟲種類繁多,即使是在現實生活中,那些形態各異的昆蟲也是很多人難以認清的,此時就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的幫忙,通過圖片配文字、動畫配聲音的設計在課堂上呈現,讓幼兒有機會認真觀察、逐一認識。這種圖文并茂的交互式界面展示,其信息量之大、之全,讓每一個參與活動的幼兒都大大開闊了眼界,從而也積累了很多生活常識。
3. 借助信息技術運用,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
多媒體課件除了其強大的展示功能和海量信息傳輸以外,它還有另一個優勢:增強審美感知力,也就是能把一切抽象性的文字轉化為可視、可聽、可感知的審美形象。如,在Flash或ppt制作課件時,無論是唯美圖片還是動感節奏都會給幼兒以強烈視聽刺激。在音樂欣賞中,在優美的圖片畫面里,美的符號深深傳入幼兒大腦。總而言之,借助信息技術運用,可以實現幼兒審美愉悅,增強他們審美的意識,提高審美的能力。
觀察是幼兒掌握和表現物體形象的前提,在美術欣賞活動環節,教師要花心思去尋找那些美麗的畫面供幼兒觀察和欣賞。例如,在《小涼帽》這節美術活動中,通過實物展示和ppt將形態各異的帽子展現在幼兒的面前,讓幼兒一目了然,讓幼兒有了直接觀看的愉快體會,加深幼兒對繪畫的興趣。通過欣賞、觀察,幼兒可以在繪畫時能更自如地、順利地完成自己的小涼帽,每一頂小涼帽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無形促進幼兒個性化審美能力的發展。
現代信息技術在改變人生活方式的同時,同時也對教學方式形成巨大沖擊,從而讓教學模式產生了質的創新。只有把信息技術教育融入到幼兒各個領域教學之中,實現有機整合,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最大的效能,方能使幼兒教學資源更豐富,教學手段更多樣,教學方式更活潑,教學過程最優化,從而促進幼兒全面發展。我想,如何運用信息技術是教育界普遍關心的問題,也是面向新世紀的新課程改革的一個新視點,關于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有機整合這個課題,我們還需長期實踐和深入研究。
參考文獻:
[1]韓美英.Flash動畫在幼兒教育課件中的應用研究[D].東南大學,2014.
[2]何麗莎.運用觸摸一體機在幼兒教學中的幾點看法[J].都市家教,2015,(2).
[3]李影.信息技術與幼兒五大領域的整合探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6,(z1):264-267.
[4]許丹.以多媒體手段讓課堂更高效[J].作文成功之路(上旬),2017,(3):2.
[5]伍玉萍.幼兒園多媒體教學探析[J].科技信息,2013,(13):316.
作者簡介:
許新榮,福建省漳州市漳浦縣江濱幼兒園。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