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在英語閱讀素養內涵的基礎上,主要探究了中學生英語閱讀素養的培養策略。
關鍵詞:閱讀素養;策略;英語閱讀;中學生
一、 引言
閱讀是人類成長過程中逐步形成的重要能力,是人們“獲取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2012:22),也是提高國民文化知識水平、提升國家競爭力的重要基礎。因此,閱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閱讀素養”的內涵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豐富和完善的。參考國際上對閱讀素養的界定,我個人認為閱讀素養是指閱讀者養成理解、運用和批判反思書面材料閱讀習慣,通過積極主動地理解、闡釋、概括、比較、評價和運用文本,構建對語言形式、語言意義和文化內涵的重新認識,從而提升文化修養,實現更好的自我發展,以及更加有效地參與社會活動,為取得的個人目標、形成個人知識和潛能及參與社會活動而儲備的能力。
作為中學英語教師的我們應當注意學生閱讀素養培養的策略。
二、 培養學生主動閱讀的意識
朱永新曾經說過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就是閱讀史。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取決于閱讀的水平。一個沒有閱讀的學校永遠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我們應適時、適當地引導學生主動閱讀,使其對閱讀有充分的認識,體會閱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意識到閱讀時生活的必需品。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閱讀過程中發揮其主觀能動性。教師還應當向學生介紹自主學習的原理,以及它在英語閱讀課程上的運用方法并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方法。
三、 給學生指明正確的閱讀方向
我們中學英語課本里面的所使用的閱讀文章雖然都是專家精心挑選的,但畢竟數量有限,因此,課外閱讀必須跟上。教師要做的就是給學生指明正確的閱讀方向,幫助學生更加高效地選擇書籍。文學性閱讀可以培養學生積累、賞析文學作品的能力,豐富學生視野,提升學生的文學修養和品位,教會學生做人。而功能性閱讀可以提升學生日常學習、生活和今后工作的實踐能力,培養學習快速融入社會的適應能力,教會學生做事。這樣學生會有更強的目的性,從而保持較強的學習動機。除此之外,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增加個性化閱讀時間,并對此追蹤評估。這樣能使學校語言教育與社會對教育的需求更趨一致。
四、 利用課堂閱讀教學,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在課堂上加強閱讀方法的指導,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對提高學生閱讀素養至關重要。而這一目標的達成可以通過增加閱讀投入來實現。PISA的研究者將閱讀投入涵蓋成行為層次的投入,情感層次投入,認知層次的投入。所以首先,在課堂閱讀教學時要有明確的閱讀目的指向和內容。閱讀教學應該落實在培養感知與領悟、解析能力為主導與闡釋的語言能力與觀察和探索的學習能力上。其次,閱讀教學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提出問題和分析問題并能解答問題是閱讀活動中所要關注的主要問題。閱讀者不僅要了解文章的表層意思還要理解其深層次的意思,還要用批判的視角和眼光來解讀文本。而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所提的問題的質量直接關系到學生閱讀素養的提高。所以教師應精心設計分層閱讀問題,使所有層次的學生都能主動地參與到閱讀活動中來,實現符合自身閱讀發展的閱讀目標。歸根結底,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就是培養良好的閱讀思維習慣。
五、 設計多樣的閱讀活動
目前中學英語課堂的英語閱讀課普遍的做法是閱讀課文,回答問題,講解語法難點和復雜句式。學生實際上很少有機會能進行自主閱讀和深入地去討論問題,導致學生無法產生思維的碰撞,對閱讀課缺乏興趣。教師可通過組織圖書推介會、故事會或故事創作會,配音大賽,情景劇演出等多種方式來刺激學生的閱讀動機,即對外語閱讀本身的喜愛,實現閱讀的多重目的。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提供獨立閱讀、分享閱讀和合作閱讀等多種機會。其中當前英語閱讀教學中的英語閱讀圈就是一種很不錯的嘗試,這種閱讀教學方式把閱讀小組成員分為background collector, summarizer, character analyzer, language master, feeling smarter, connector讓學生從背景信息,故事情節與梗概,人物性格,文章好詞好句,文章主旨,類似人物故事等幾個方面入手,來提高學生對文本、體裁、結構、寫作方式的敏感度和批判性閱讀的意識,鼓勵學生與同學分享自己閱讀成果。
六、 構建多元化閱讀評價
現在英語老師對于學生的閱讀能力評價通常以選擇題為主要測試方式,主要關注學生對詞匯、復雜句型、內容細節理解的整體結果,忽略了閱讀素養中不同要素的發展,如閱讀習慣、閱讀流暢度和不同國家文化背景信息理解等,以至于無法科學地評判學生在外語閱讀素養發展中的進步和遇到的困難,這也導致英語閱讀教學上的困難重重。因此,老師應該采取多元化閱讀評價方式去評價學生外語閱讀,對于學生的英語閱讀素養培養十分重要。例如我們可以通過閱讀理解測試和調查問卷兩種方式綜合地評估學生的閱讀過程、閱讀行為和態度。
七、 結語
綜上所述,閱讀素養是學生必須具備的重要能力,他是學校所有學科學習的基礎,對于學生的創造性和個人發展有重要意義,可以使學生具備成年后參與社會的能力。因此必須積極地培養學生的英語閱讀素養,實現學科的育人價值。而研究外語閱讀素養的培養策略,有利于教師把握閱讀教學的內涵,更能從學生的興趣愛好等不同的方面出發,采取不同于傳統閱讀教學模式的方法進行英語閱讀教學,從而提高閱讀教學的效果,對于促進學生外語閱讀素養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英語閱讀素養更多關注學生在英語閱讀當中的積極的閱讀體驗,學生更能從中得到滿足感,從而使學生更愿意參與閱讀,有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素養、人文素養和跨文化交際意識。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王薔,敖娜仁圖雅.中小學生外語閱讀素養的構成及教學啟示[J].中國外語教育,2015年01期.
作者簡介:
黃蓉蓉,福建省晉江市第一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