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課堂導入是一節課的起始部分,良好的導入環節可以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為新授知識的學習打下良好基礎。文章介紹了幾種生動有趣的導入技巧,以點見面,使學生在課堂上感到輕松愉快,使思維迸發出智慧的火花。
關鍵詞:課堂教學導入環節幾種方法
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如果教師不想方設法使學生進入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就急于傳授知識,那么,這種知識只能使人產生冷漠的態度。”而導入環節又恰恰是課堂初始階段時的重要內容,它是教師開啟課堂教學模式的初始篇章,是師生之間有效交流的首要音符。設計精彩的導入方法不僅能快速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會使學生產生一種我要主動學習知識的需要,使學生能夠輕松、愉快地接受知識,確保教學任務順利完成。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如果導入方法不當,例如導入不緊湊、不簡練或者沒有興趣,學生便會呈現出一種精神渙散的狀態,情緒低落,自然學不好知識。應該如何設計精彩導入環節,來有效開展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呢?以下是我在任教過程中認為行之有效的新課的導入方法。
一、 激發情趣導入
激發情趣導入是采用謎語、兒歌、故事、游戲等形式激發學生情趣,下面我重點介紹以下兩種方法。
(一) 游戲導入
英國教育家米卓德·斯蒂文斯曾指出:“玩耍和娛樂是孩子開發智力的第一有效方法。”有效利用游戲形式,有利于化難為易,符合學生心理發展特征。如教學“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少)幾”的應用題時,我先要求學生課前量出自己的身高,上課時,我把相對的高個子和矮個子調為同桌,然后請同學們站起來悄悄把自己的身高告訴對方,并提出“自己和同桌的身高都知道了,根據這兩個條件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接著我從學生的諸多問題中選定兩個:(1)高的同學比矮的同學高多少?(2)矮的同學比高的同學矮多少?最后,啟發學生:“從你悄悄把自己身高告訴對方的動作中,想一想高和矮是怎樣比較出來的?”讓學生在踮起腳或半蹲下來給對方講悄悄話的動作中去理解“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少)幾”,從而引入了課題,讓學生在玩中學。
(二) 故事導入法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故事是兒童的第一大需要。生動有趣的數學故事令人終生難忘。”例如在教學“認識周長”這個內容時,我利用課件創設了這樣一個情境導入新課:今天,小山羊商店開張啦!里面的商品可真多啊!許多動物都來看看,買點什么。大象伯伯也來了,他想買一條腰帶。可是,商店里沒有這么大的腰帶。大象伯伯很失望!小山羊看見了,走過來對他說:“大象伯伯,您別著急!我幫您定做一條吧。”說完,只見小山羊拿來一條繩子,固定一點圍繞大象的腰一圈,再用尺子量出這一圈繩子的長度。然后就把這個長度交給工廠加工了。過一段時間,大象伯伯就扎上了一條漂亮的腰帶,他可高興啦!正當學生觀看得興趣盎然時,我停止課件播放,說:“同學們,你們知道小山羊是怎樣幫大象伯伯做腰帶的嗎?”學生們你一言我一語發言很激烈,我趁機導入了新課。學生有了積極的興趣,授課效果良好。
二、 聯系舊知,導入新課
數學教師如果能夠利用數學知識的內在聯系,從原來知識基礎出發,在呈現舊知的基礎上再引發出新的學習內容,這樣既有效做到了新舊知識的銜接,又能夠促進學生的探索精神萌芽。例如我在教學“小數乘以整數”這個內容時,先將舊知再現,通過歸納積的變化規律,及時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如果一個因數8縮小10倍,積怎樣變化呢?”從而引出例題:0.8×7=?這時我指出,像這樣的題怎樣計算呢?由此引入了新課。(隨即出示課題)
三、 動手操作,親身體驗
小學生的形象思維比較發達,不妨讓他們積極動手,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感受知識的生成,吸引學生的注意。在教學數學概念的時候,我常常用孩子們熟悉的實物為例,先是由具體事物再到抽象知識,因為學生的感受從感性合理過渡到理性,同時盡可能讓學生的多種感官并用,在親自動手實踐時,體驗概念的形成過程。這樣既符合學生好動、好奇的心理,又能強化他們的形象思維。如教學“有余數的除法”時,我先讓學生用8根小木棒擺兩個正方形(沒有剩余),再分別用9根、10根、11根小木棒擺兩個正方形(有剩余)來引入新課,使學生在操作中輕松理解了有余數除法的概念。
四、 巧用多媒體,直觀演示
多媒體作為新型教學資源,被大量運用于小學數學課堂。它能為學生呈現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給學生營造生動形象的教學情境,所以在導入環節時,我們不妨借助多媒體這個媒介為學生創設一個形象的學習情境,從而激發他們求知的熱情。
例如我們在教學數學教材第二冊《認識人民幣》時,先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兩段視頻:一段是人們在超市買東西的情景;一段是人們排隊買車票的情景。觀看完視頻之后,教師問學生:“這兩段視頻拍的是什么情景?”“買東西、買車票要用什么?”學生回答后,教師再問:“你們想認識和會使用人民幣嗎?那么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走近人民幣。”
結語
總之,教學導入方法眾多,但無論選取哪一種,都是為了激發學生強烈的興趣和求知欲,以達到教學效果的最優化效果。作為數學教師,我們應該在準確把握教學重難點的基礎上,合理選用適當的導入方法,奏響教學的第一篇章,促使學生的思維迸發出智慧的火花!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 余文森.小學數學名師魅力課堂激趣藝術[M].重應: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作者簡介:高麗娟,江蘇省徐州市睢寧縣雙溝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