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蕓??
摘要:近年來我國高中政治教學實現了長足進步,基于此本文就合作探究模式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應用展開研究,這一研究主要圍繞筆者所在高中開展的《促進個性化學習的服務型政治課堂的實踐研究》課題展開,希望研究中所論述的課前準備、課堂教學、課外探究等環節的合作探究模式應用能夠為相關教師帶來一定啟發。
關鍵詞:合作探究模式;高中政治教學;應用研究
一、 前言
近年來我國教育的發展速度不斷提升,統一、大眾式教學也逐漸落后于時代,這點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有著較為直觀體現,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由此也日漸受到關注,而為了將這種關注真正轉換為學生的全方位進步,正是本文就合作探究模式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應用展開具體研究的原因所在。
二、 關于課題《促進個性化學習的服務型政治課堂的實踐研究》的思考
隨著教育改革的日漸深入,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已經得到了我國各級院校的普遍性重視,而為了由此實現“每一個學生的發展”,筆者所在高中開展了《促進個性化學習的服務型政治課堂的實踐研究》,而結合這一實踐研究的展開,筆者對以往高中政治教學中存在的教學模式大統一、教學難以為學生個性化發展提供服務、學生的個性被教師有意與無意抹殺、教學模式落后等問題產生了更為深入的了解。參考相關文獻資料筆者發現,服務型課堂的核心在于學生的自主與個性化學習、滿足不同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實現學生學習狀態的改善、實現輕松學習環境的營造,而結合這一認知筆者發現合作探究教學模式與服務型政治課堂的創建具備較高契合度,為此筆者最終選擇了較為完善、科學性較高的合作探究模式開展高中政治教學。
三、 合作探究模式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應用
為了真正在合作探究模式支持下實現服務型政治課堂的創建、學生的個性化學習與發展,筆者將關注的重點集中在了課前準備、課堂教學兩個環節,關于這兩個環節的分析將主要圍繞合作探究模式的應用、服務型政治課堂創建的滲入展開。
(一) 課前準備
在課前準備環節,為了真正實現合作探究模式下服務型政治課堂的創建,筆者主要將這一環節分為兩個方面,即轉變教學觀念、以學生為中心。
在轉變教學觀念的課前準備中,課堂氛圍的創建必須得到重視,而在具體實踐中發現,寬松、自由的課堂氛圍對于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開展、思維活躍都將帶來較為積極影響。因此,筆者在教學觀念轉變中真正將自身的課堂“領導者”身份轉換為了學生的合作者,這種通過學生合作探究的平等和諧師生關系的構建,也使得學生的學習熱情實現了較好提升,在大膽鼓勵與肯定下,越來越多的學生在合作探究教學中放開了自己的手腳與頭腦,筆者也將自身在合作探究教學中常說的:“讓我們一起來研究”轉變成了實際。
在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前準備中,精研教材并選好主題屬于這一準備環節的核心,這主要是由于政治學科天然具備難以學以致用的特性,而為了能夠更好契合這一特性,結合學生實際問題就是教師可以做出的選擇,由此保證問題能夠引起學生興趣并同時具備較高的綜合性與開放性,這樣合作探究教學才能夠真正發揮自身作用,課堂中“萬馬齊喑”的問題也才能夠實現較好避免。例如,在人教版教材高二《思想政治》(必修)《量變與質變》的教學中,筆者便應用歷史小故事《一錢斬吏》作為教學引入,而在這一頗具教育意義的故事支持下,教師便可以引領學生開展合作探究,以此實現學生的學習動機喚起、學習熱情提升。
(二) 課堂教學
在完成課前準備后,課堂教學就可以真正應用合作探究模式,而這一應用可以具體分為創設問題情境、教師適時點撥兩個方面。
對于創設問題情境來說,學生的興趣、好奇心、求知欲將真正被引入課堂教學中,由此實現的全身心投入課堂教學,也將真正將學生帶入合作探究模式中。為了保證問題情境能夠最大化自身效用的發揮,相關教師在創建問題情境中必須遵循符合學生最近發展區、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例如,在人教版教材高一《思想政治》(必修)《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教學中,筆者就曾在課堂上舉過這樣一個例子:“爺爺家有一臺使用近20年的23英寸彩電,使用至今未曾進行過修理,但近年來父母每次去爺爺家往往勸說老人換一臺大屏幕電視機,并開導說,現代人必須拋棄過去消費觀學會享受生活,爺爺長此以往也陷入了困惑……”,而結合這一例子筆者將學生分成小組進行“23英寸彩電是否應該更換的探討”。由于探討的例子實質上是家用電器的更新換代問題,學生往往會這類內容存在一定了解,因此合作探討中學生紛紛踴躍發表觀點,這對于《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教學的開展便提供了有力支持。值得注意的是,時事、歌曲、比喻等同樣能夠進行問題情境的創建,而這些對于高中服務型政治課堂創建就將提供較為有力支持。
教師適時點撥的核心在于合作、學習、探究三者的有機結合,對于合作探究模式下的高中政治教學來說,除了上文中提到我的小組式探究外,生生探究與大班集體探究同樣屬于較為常見的模式,而對于這三類探究模式教師必須予以不同點撥。例如,在人教版教材高一《思想政治》(必修)《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教學中,由于學生已經對合作探究模式的教學產生了較為深入的了解,教學過程中學生便結合自身的看法展開了熱烈的討論,有的學生提出“廠房機器等生產資料無法按勞分配”、有的學生則提出了“公有制經濟是否等于按勞分配”等探討,而最終通過筆者提出的“科技人員的收入都是按技術要素分配”的問題后,適時點撥的作用開始發揮,學生的比較鑒別、辯證思維的能力培養由此便獲得了較為有力支持,而結合課后為學生布置的《對目前我國收入分配性質的思考》小論文作業,這一課程內容教學有效性就得到了較好保證。值得注意的是,具體教學中鼓勵學生與同伴、教師爭論,同樣屬于教師點撥范疇,這種無須給出結論的爭論也將大大提升教學有效性。
四、 結論
結合本研究不難發現,合作探究模式能夠較好服務于服務型政治課堂的創建,而結合筆者基于實際教學經驗提出的相關教學實例,本文研究的較高實踐價值也得到了較好保證。因此,筆者建議相關教師在服務型政治課堂創建中,可以嘗試應用本文提到的相關策略。
參考文獻:
[1] 孫立武.高中政治課堂中合作探究教學模式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6,(5):132
[2] 岳秀.試析高中政治教學中合作探究模式的運用[J].學周刊,2017,(4):25.
作者簡介:蔡蕓,福建省莆田市,福建省莆田擢英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