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化學是一門探究性和實踐性很強的學科知識,對于高中生而言,化學學習過程中除了掌握基本知識點外,更重要的是掌握科學的學習方式,這樣才能將所學知識加以靈活運用。文章以概念圖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而展開,希望未來有更多新穎的教學策略能夠被引入到高中化學教學課堂之中。
關鍵詞:新課程理念;概念圖;高中化學教學;應用;進行研究
一、 引言
在新課程理念的影響之下,改變傳統的高中化學教學策略不僅能提高學生對于化學知識學習的興趣,同時也能提高整個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的質量。隨著概念圖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不僅提高了學生化學知識的學習興趣,而且還提高整個高中化學的課堂教學效率。
二、 概念圖的基本含義
概念圖,實際上就是一種用節點代表概念,并以連線的形式,進而表示概念間關系的一種圖示方法。由于知識的構建是通過對事物的觀察和認識概念開始的,且為了凸顯學習效果,作為學習者,就必須要把新知識和已經學過的概念緊密聯系起來,相應的也就出現了概念圖這一新事物。
三、 概念圖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意義
(一) 有效提高高中生的化學學習能力
在高中化學教學中,作為教師,有意識地將概念圖應用到課堂之中,不僅有利于加強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更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雖然化學是一門理科性質比較強的學科知識,但是在學習過程中,依舊有很多的知識理論、簡單公式需要進行記背。學科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靈活性,因此,傳統的死記硬背方式只會加大學生的學習壓力和難度。但是通過使用概念圖,學生則能自主的進行知識梳理和學習,一些較難的化學反應原理和化學方程式也都能迅速的掌握。通過使用概念圖,學生能夠在化學知識的學習過程中尋找到更加有效的方法,而這對提高高中生的化學學習能力也是十分有效的。
(二) 讓高中化學教學形式更加豐富多彩
應用概念圖進行高中化學知識的教學,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對于化學知識的學習興趣,而且還能促使整個化學課堂教學形式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比如,在“有機物”這一章節的知識教學中,為了便于教學,教師通常會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然后再引導學生熟讀教科書,進而對書中存在的相關知識點以及問題進行探討,最后鼓勵學生根據所在小組的討論情況構建出相應的概念圖。實際上,這一系列的教學過程都是為了促使學生對有機物的相關知識點脈絡進行梳理,潛移默化中,學生的學習能力不僅能夠得到提高,而且也能促使教學形式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四、 概念圖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一) 概念圖教學之“鈉的性質”
通常,教師在進行新課程知識教學的時候,通常會對初中階段所學的類似課程進行總結和回顧。
以“鈉的性質”這一教學課程為例,教師在進行概念圖制作的時候,首先就要以鈉作為概念圖的中心內容,緊接著則是緊緊圍繞中心概念開展相關知識闡述,比如:鈉在大自然當中所存在的形式,鈉的用處是什么,單質鈉的制取方式……最后則是對初中階段學習過的鈉的保存方法進行闡述。
隨著學生對于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加深,老師還要對概念圖進行更加深層次的解釋,比如:鈉的物理特性,就呈現出質地軟、顏色為銀白色、密度低于水、導電導熱能力較強等特點;而鈉的化學特征,則是憑借鈉和非金屬物質進行反應、鈉和水進行反應、鈉與鹽進行反應。由此可見,通過概念圖進行“鈉的性質”相關課程知識點的講解,既能夠讓學生清楚地認識到關于鈉的化學性質,又能夠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 概念圖教學之“分析空氣污染”
“空氣污染”同樣也是高中化學中十分重要的教學內容,作為概念圖的中心內容,教師之后的教學內容也要緊緊圍繞它展開。
比如:面對我國空氣污染這一環境問題,探究其出現的原因,主要有:汽車尾氣、煤炭燃燒、農藥噴灑等,因此,在概念圖運用過程中,為了促使學生對其有更加直觀的認識和了解,教師應該將以上造成空氣污染的原因都一一羅列出來,進而再在課堂之上通過概念圖對學生加以引導。教學中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對于相關知識點的理解不僅會更加深入,還能夠更有效的提高學生化學學科成績以及教學質量。
(三) 概念圖教學之“電解質”
實際上,高中化學中很多的知識點都可以應用概念圖進行教學,比如,在教學“電解質”相關知識點的時候,教師就可以這樣設計概念圖,即先給電解質畫兩個分支:完全電離為強電解質;部分電離為弱電解質。
由于強電解質所包含的內容也十分廣泛,因此又可以擴展到鹽的水解平衡,然后再分為:弱酸弱堿、強酸弱堿、強堿弱酸。而弱電解質,則可以擴展到電離平衡,從而可以分為水、弱酸、弱堿,進而變換成相應的化學方程式,以弱電解質中弱酸為例,其電離方程式則是H2CO3H++HCO-3,HCO-3H++CO2-3。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借助概念圖來考查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情況,通常是讓一個學生在下節課上課之前畫出上堂課所講的概念圖的一部分,而另一部分學生則對未完成的內容進行補充,這樣不僅便于教師及時了解到學生的大致學習狀況,進而也能及時調整自身的教學方法。
五、 結語
學生對于概念圖的引用,通常先整合教師所講的知識內容,然后再憑借所學知識建造出一個完整且有效的概念圖,最后再在其中加入新的知識點。這樣就可以將新學的知識和已有的知識完整地融合在一起。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為了促使概念圖達到一定的教學效果,學生在日常學習中還要注意定時復習,這樣才能更便于對化學知識的掌握。
參考文獻:
[1]孫曉妮.化學教學中構建“概念圖”的策略與思考[J].柳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10.
[2]何春艷,馮燕鳴.高中化學教學中運用概念圖促進學生知識建構的研究[J].四川師范大學,2015,09.
作者簡介:
汪立波,中學一級教師,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港市高級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