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股權眾籌作為互聯網金融的重要組成部分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其在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上起到重要作用。同時,中小企業股權眾籌融資又面臨多重法律風險,阻礙了中小企業的融資效率和健康發展。本文通過分析中小企業股權眾籌融資合法性風險、商業秘密泄露風險等,提出制度建議以保障中小企業股權眾籌融資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中小企業;股權眾籌;法律風險
中小企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但由于中小企業規模小,缺乏核心競爭力,抵抗市場風險的能力弱,容易陷入資金不足的困境,導致中小企業融資困難,阻礙了發展。而且,我國金融機構信貸政策主要服務于國有大企業,對于中小企業貸款手續復雜,貸款成本偏高,使得中小企業難以得到有效的資金支持。隨著互聯網金融的迅猛發展,中小企業多元化融資方式建立起來,股權眾籌融資成為中小企業融資的主要途徑。
股權眾籌不僅完善了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結構,而且為我國資本市場發展提供了新的模式。股權眾籌是指籌資者面向不特定的投資者出讓融資項目一定比例的股份,投資者通過受讓股權獲得股份,享有相應的權益以達到投資目的。股權眾籌是通過互聯網運作的一種投資模式,主要涉及三方主體,其一融資者,是指擁有項目但缺乏資金的企業或個人;其二投資者,是指手中有閑置資金對融資項目感興趣的項目支持者;其三股權眾籌平臺,是指籌資者與投資者聯結點,負責審核雙方資質并進行監督。股權眾籌具有公開、大眾、小額的特點,中小企業可以面向社會大眾融資,有效分散項目風險。股權眾籌融資降低了籌資者的籌資成本,提高了籌資效率,得到了廣大中小企業的青睞。股權眾籌優勢明顯,但新興事物必然會與現有法律相矛盾,使得股權眾籌存在眾多法律風險。中小企業股權眾籌融資必然也是這樣。
股權眾籌融資模式缺乏法律法規明確其合法地位,易使中小企業籌資者陷入非法集資當中。股權眾籌和非法集資僅一線之隔,非法集資是指單位或個人未依照法定程序經有關部門批準,向社會公眾籌集資金并承諾在一定期限內以貨幣、實物以及其他方式向出資人還本付息或給予回報的行為。試想,如果中小企業融資項目失敗,投資者就會對中小企業是否合法融資提出質疑,勢必影響中小企業的融資信心。股權眾籌處于《公司法》與《證券法》的灰色地帶,按照《公司法》的規定,非上市公司的股東人數不能超過200人,但股權眾籌面向的是不特定對象。《證券法》規定,向不特定對象發行證券需要通過證監會核準,而股權眾籌與相關法律規定矛盾。不利于中小企業股權眾籌融資的發展,中小企業籌資者在股權眾籌融資中的法律地位得不到認可和保護,必然影響中小企業股權眾籌融資的積極性,阻礙中小企業發展。
股權眾籌融資的中小企業大多以創新項目、新型智能產品作為融資項目。融資者需要將融資項目的外觀樣式、設計思路、技術工藝以及理念內涵等信息發布到股權眾籌平臺上來吸引投資者。這種形式為中小企業贏得較大競爭優勢的同時也制造了泄露商業秘密的風險。創造力就是中小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一旦商業秘密泄露,對中小企業的打擊是巨大的。目前,我國保護商業秘密的法律法規還不健全,對于知識產權的保護也有待完善,此外互聯網平臺面向大眾,使得中小企業的項目創意易被他人竊取,對中小企業投資項目的實施和項目資金回報都會產生消極影響,侵害中小企業的合法權益及創業信心。
股權眾籌融資作為中小企業多元融資的重要渠道,要充分發揮其優勢,就必須給予股權眾籌合法地位,建立有效的監管制度,完善眾籌平臺準入機制以及相關法律法規。
股權眾籌合法地位的取得,需要《證券法》對公開小額發行證券予以豁免。我國《證券法》第10條規定:“公開發行證券,必須符合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并依法報經國務院證券管理機構或者國務院授權的部門核準,未經依法核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公開發行證券。”筆者認為,應當修改《證券法》對股權眾籌予以豁免,確認股權眾籌融資者的合法地位,制定融資者準入標準。建議采用信用評級制度對中小企業融資者的信用進行評級,規定最高融資額度,信用級別越高,融資數額越高;制定第三方評估鑒證標準,請專業人士對融資項目進行評估,達到相應標準才可得到豁免。不僅給予融資者合法地位,也避免了融資者盲目自信,有效控制了融資風險,促進中小企業股權眾籌融健康發展。
針對中小企業融資者商業秘密泄露的法律風險,筆者認為應當加強對眾籌平臺的監管。首先,眾籌平臺應采取注冊許可的準入方式,在證監會注冊并負責監督。準入標準如下:需要擁有公平,有序,透明的服務程序;有完善的信息披露程序,承擔所披露信息真實性的責任;有相應的風險評估能力。其次,要明確眾籌平臺的權利義務,有效公開中小企業融資者的信息是其權利,同時眾籌平臺也要對所公開的信息負責,禁止以非法目的公開屬于融資者的商業秘密。同時,建立高效的監督管理制度確保眾籌平臺合法行使權利有效履行義務,有效保護中小企業商業秘密及知識產權,激勵中小企業創新發展,健康發展。
股權眾籌融資有效解決了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只有完善法律與監督制度,才能充分發揮其在中小企業融資中的優勢,推動我國中小企業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樊云慧.股權眾籌平臺監管的國際比較[J].法學,2015(04).
[2]白江.我國股權眾籌面臨的風險與法律規制[J].東方法學,2017(01).
[3]劉思源,孟芳彤,劉旭.中小企業股權眾籌面臨困境及其解決方式[J].商場現代化,2015(19).
[4]楊欽元.對股權眾籌法律定性的辨析[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5(24).
作者簡介:
吳曉斐,山西省太原市,山西財經大學法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