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偉良
摘 要: 沒有改革就沒有創新,高中語文教學應當全面貫徹新課改理念,將學生主體地位充分體現出來,賦予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與載體,在課堂上進行全面的探究,讓學生深入開展學習,從而實現教學成效的顯著提升。
關鍵詞: 高中語文;教學改革;分析研究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許多老師深入貫徹新課改理念,結合教學實踐進行了探索,涌現出了一大批富成教學成效的教研成果。筆者充分吸收借鑒各地語文教學的經驗,實施了“1234”教學模式,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 始終堅持促進學生全面發展“1條主線”
語文教學是為了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既要教給學生知識,又要培養學生能力,還要激發學生語文學習的情感。這一點已經成為廣大語文教師的共識,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往往出現部分教師重知識、輕能力、忽略情感這樣的情況。筆者在教學中首先對教學目標進行了明確,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作堅定不移的主線。
二、 牢牢抓住教師主導、學生主體“2個重點”
(一) 將教師啟發引導作為開啟教學的金鑰匙
筆者在教學中將教師的啟發引導作為重要抓手,該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的時候充分放手,重難點、思維方式方面還要進行充分的點撥,使學生能夠有效突破思維難點,使教師的啟發引導在學生學習活動中起到點明方向、突破難點、賦予技巧等方面的重要職責。
(二) 將學生自主學習作為提升效率的壓艙石
筆者在教學設計中處處注重體現學生主體地位,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獨立思考的空間,有相互交流的平臺,有合作學習的氛圍。教學中盡可能將一些目標任務設計成思考題讓學生獨立完成,相互交流進行補充完善。通過學生自主學習與教師啟發引導相結合的方式,有效提高語文教學的生動程度,在熱烈的互動中提高了目標達成度。
三、 嚴格遵循課前自主學習、課堂自主探究、課后自主鞏固“3個步驟”
(一) 指導學生科學有效開展課前預習活動
筆者要求學生在課前自主開展預習活動,每一課新授之前都要進行自主預習。預習中抓住三個重點環節:一是明確目標任務,制訂預習計劃,二是把握預習的難點,以便于在接下來的新課學習中針對性聽講、討論和質疑。另外,還要注重預習成果的積累。
(二) 組織學生開展互動打造生動精彩課堂
在語文教學工作中,廣大教師要注重對學生的激發引導,組織學生開展互動,打造素質化的語文課堂。教師可以通過設置學習提綱的方式,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思考探究之中,讓學生圍繞分析思考題進行討論、交流,大家集思廣益獲取問題的答案,在整個探究過程中達到匯聚智慧、凝聚共識、突破難點的效果。
(三) 要求學生及時鞏固課堂所學提高成效
筆者在教學中主要從兩個方面著手:一方面從課內檢測的自我分析入手,讓學生明白學習活動中還存在著哪些問題;另一方面鼓勵學生在課后及時回顧,結合課后練習對語文學習的成效進行評估,有針對性突出重點進行復習。
四、 科學運用揭示目標、小組合作、總結梳理、當堂檢測“4個環節”
(一) 揭示學習目標明確方向任務
筆者在每一課開始教學的時候,都將本節課的三維目標清楚的標注出來,讓學生知道本節課的學習任務、學習重點,也便于學生及時對照。同時,根據教學目標任務,將本節課的學習任務、重點難點綜合起來,設計思考題對學生進行分析引導。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有了思考題引領,從基礎知識到教材分析,再到技巧的研究,每一個環節的重難點都有效融入其中,輔之以小組合作這樣的生動模式,整個教學的開展將會井然有序、生動高效。
(二) 運用小組匯聚學生集體智慧
為了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實際效果,筆者將學生單打獨斗式的學習轉變為小組合作、探究,讓集體的智慧得以充分發揮。為了配合這一教學模式的改革,筆者首先對小組進行了優化設置,每一個小組還明確了一名語文學習較好、組織能力較強學生牽頭開展學習,對教師開出的思考題主動引領學生進行分析,遇到不同觀點時要能夠帶領學生一起剖析、辨析,在小組探究活動達到匯聚集體智慧、突破學習難點的效果。
(三) 師生共同總結學習成果經驗
完成了組內交流之后,接下來則要進行全班范圍內的進一步完善和提升。原則上,筆者鼓勵各小組進行匯報交流,可以采取一個小組匯報、其他小組補充的方式,也可以采取逐題進行討論交流的方式,營造民主討論的學術氛圍,讓學生依靠自己的努力去解決難題。最后,教師還要和學生共同梳理本節課的重難點,注重積累學習經驗、技巧,對每節課的學生成果進行固化。
(四) 當堂開展檢測獲得反饋信息
課堂教學四個流程中,教學反饋是獲取信息、調整教學方向的重要參考依據。和過去課后練習檢測相比,當堂開展檢測最大的優勢在于獲得的信息及時準確。每節課筆者都通過事先印制作業紙的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成效進行當堂檢測,調整下一節課的教學內容,使前后環環相扣,每一個薄弱環節都會得到有效的補充和完善。另外,當堂檢測也能為學生及時進行自我學習評估提供依據。
五、 結束語
綜上所述,開展語文教學改革,關鍵要抓住流程的改革,一定要對教學進行充分的優化設計,對每一個環節進行精心設計,有效組織,充分體現學生主體地位,更好地促進語文教學工作的開展。
參考文獻:
[1]劉南山.試論高中語文教師的熏陶教育[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5(08).
[2]張軒銘.基于高中語文“核心素養”下的語文教學改革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8(06).
[3]張月林.淺談語文教學改革與德育[J].語文天地(理論綜合),2013(12).
[4]王霞.關于現代職高語文教學改革的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