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交建董事會建立了完備的董事績效評價機制,董事會的績效評估由股東大會委托監事會進行。監事會公開董事會績效評估的標準和目標要求,定期公布評估結果和不足之處,并將股東對董事會的要求予以反饋。
其中,在對執行董事實行雙重考核中,一方面作為公司的董事,按照董事考核標準進行考核;另一方面按照高管人員考核標準進行考核;在對董事進行全方位考核時,從考核內容上看,對誠信品德、工作能力和工作業績進行了全方位考核。
經過績效考核的評價后,作為公司治理的核心機制,中國交建董事會對構建良好的公司文化、價值觀體系,使公司贏得良好的公眾形象的責任心更加堅定,在公司的價值觀體系、良好的公司文化狀況、貫穿于組織中的道德行為、遵從標準狀況等方面均取得了優秀成果。
2017年11月22日,公司股東大會審議確認修改公司章程,并確認黨委會審議作為董事會審議的前置程序。在實際工作中,通過“黨組織研究討論”的操作流程來解決“誰提出”的難點。具體落實到“決策鏈”的三個“點”上:決策起始點,通過辦公廳提出召開專題會和黨委會進行動議;決策過程中,將決策內容納入月度黨委會;最終決策前,形成黨委決策意見后提交董事會,必要時提交股東大會進行審議。
中國交建細化明確黨組織參與重大問題決策的具體內容,包括:公司發展戰略、年度經營目標、重要改革方案、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重要問題、年度計劃以外的對外投融資方案和重大資金使用計劃等。真正意義上實現了“雙向進入”的意義。
中國交建嚴格遵守國家各項法律法規,將法治建設納入公司“十三五”規劃,成立由董事長擔任組長的法治領導小組,貫徹落實企業領導人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制度。加強總法律顧問制度建設、法律顧問隊伍建設、法律信息管理系統建設,開展法律培訓和普法教育,經濟合同、規章制度、重大事項、授權委托書法律審核率均達 100%。
公司加強內部管控,提升風險管理水平。貫徹落實《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將內部控制作為風險管理的重要舉措,通過新增、修訂管理制度將控制要求落實到業務管理之中。將“事前提示預防、事中控制、事后評價”的風險管控機制嵌入管理流程。不斷完善常態化的風險識別與評估、風險應對、風險信息報告、風險管理檢查評價以及重大風險備案制度。從內部控制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內部監督等方面開展檢查評價,做好管理提升,持續增強風險防控能力。在改革開放40年、中國經濟轉入高質量發展階段之際,中國交建將根據監管要求的新變化,合規高效地完成信息披露工作,并相應設置了信息披露制度和工作流程。
自2008年以來,中國交建共發布了11份年度社會責任報告,報告系統梳理了年度公司在打造優質工程、保障股東權益、助力員工成長、攜手伙伴共贏、保障安全生產、共建社區和諧、追求環境可持續等方面的責任實踐和成效,以制度措施、數據和案例的形式,實現與利益相關方的溝通交流。例如,2017年公司編制了首份《中國交建“一帶一路”社會責任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