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依
摘要: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企業對復合型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新形勢下的專業人才是當前應用型本科培養的重點。各大院校國際商務專業教學中目前還存在課程設置不夠合理、實踐教學力度不夠、外語掌握不足等問題,所以研究應用型本科國際商務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國際商務;人才培養;應用型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8)025-0428-01
一、引言
近年來,我國對外經濟貿易快速發展,全球國際商務往來日益頻繁,對應用型國際商務人才的標準也越來越高。當前應用型本科院校必須進行調整國際商務人才培養模式,才能培養出適應新形勢下的復合型人才,以順應我國對外經貿的深入發展,解決人才供求之間的結構性需求矛盾。國際商務專業是應用型本科院校開設的主要專業,其人才培養模式是提高學生核心競爭力的關鍵。
二、應用型本科國際商務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存在的問題
(一)專業教師教學質量不佳
培養國際商務專業學生需要專業對口的老師,但是我國目前開設高層次國際博士、碩士的院校并不多。很多普通高校的國際商務教師是從國際貿易專業的教師轉化而來,缺乏直接專業對口的國際商務專業高層次復合型人才教師。此外,國際商務由于其專業的特殊性,需理論與實踐統一結合。然而在高校的絕大部分專職教師都是碩士畢業后直接應聘,缺乏外貿實踐工作經驗,無法將理論與實踐有效結合統,無法將枯燥陳舊的理論知識與新的實務技能結合在一起,提高學生參與實踐的積極性。
(二)國際商務專業課程設置不合理
很多普通高校國際商務專業的課程設置不合理,主要開設經濟管理、經濟貿易類課程,無法做到與時俱進。國際商務專業的人才培養應結合地方經濟發展、各服務領域的創新、差異化的培養學生,才能更好的具備國際競爭力。同時,由于國際商務專業工作的特殊性,對外語的要求更高。我國高校大部分只開設大學英語、商務英語這兩門課程,按照普通經濟貿易類學生的要求來培養是遠遠不能滿足當前經濟發展形勢的。隨著“一帶一路”的快速發展,全球經貿地理范圍涵蓋甚廣,涉及到的語音幾百種。開設合理、專業的課程對于培養復合型人才來說極為重要。
(三)國際商務專業實踐教學力度不夠
國際商務專業培養的是應用型復合人才,應重視實踐教學。我國高校教學仍以課堂理論教學為主,即便有實訓教學也大多都在低仿真度的實訓室進行,整個過程相對封閉并且崗位匹配度不高,實訓管控指導力度不強,缺乏有效的專業實踐評估體系,這些都會影響學生的創新能力。盡管部分高職院校都安排了畢業實習,但由于國際商貿專業的涉外行,很多企業都拒絕了實習生以防商業機密泄露,因此學生無法真實體驗到實際進出口業務的操作過程,實踐操作技能無法得到培養和提高。
三、應用型本科國際商務專業人才培養對策
(一)強化師資力量的建設,重視外語教學
良好的人才培養模式離不開優秀的教師隊伍。第一,專職教師應掌握扎實的理論功底,具備較強的教學能力,具備良好的教育背景且從業經驗豐富,以保障培養國際商務專業人才的需要。第二,加強專職教師的定期培訓。有針對的定期選派教師到海關、外貿公司、報關公司等企事業單位進行學習,以便在今后的教學中增加課堂的務實性和靈活性。同時為了實時保證專業人才的技能質量,應堅持與企業保持緊密聯系。第三,因為商務談判、兼并重組等國際商務往來業務中,外語溝通的通用語言,因此對學生的外語水平要求較高。在具體的教學中,應加大外語教學,提高學生的溝通閱讀能力。
(二)優化國際商務課程體系
培養復合型國際商務人才,需要給予該專業人才所需具備的核心能力的課程體系,對課程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標準。目前各大高校國際商務專業的課程體系更偏重經濟管理理論,比如西方經濟學、管理學原理、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國際商務環境掃描、國際市場營銷、企業戰略管理、組織行為學等。根據當前經濟發展趨勢對國際商務人才所需具備的核心能力,可以在保留核心理論課程的基礎上,再增加更具針對性的課程,形成完整的專業知識體系,同時各高校的課程設置應與國際和地區經濟發展相融合,依托地方區域經濟發展特色,增加一些實用課程。比如國際商務談判、國際法、國際應用文寫作、國際商務禮儀等等。在英語方面增加國際商務英語筆譯、國際商務英語口譯、商務英語演講與國際商務文化等等。
(三)加強國際商務實踐教學
學校應改變教學中理論和實踐的比重問題,完善校企合作實踐教學體系,為學生的動手能力提供更好的機會。比如高校可以和本地的經濟貿易公司建立深度的合作關系,讓學生實習期間親自參觀,熟悉國際商務的運作模式,參與國際商務談判的全過程,了解崗位的具體要求。同時也可邀請國際商務企業的工作人員來校為生進行講座,傳授更多的實用性知識。因為商貿專業的涉外性,企業實習崗位的匹配度不夠,為了保證所有學生的實踐能力的提高,學校應建設高質量的實踐基地,聘請專業的工作人員作為指導老師,以強化國際商務專業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