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樂 施玥 武亞娟
【摘 要】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失真現象層出不窮,導致了會計信息的使用者無法做出正確決策,造成資源浪費,影響了國家的宏觀經濟發展,市場經濟不再健康發展,也導致社會道德水平的下降。從不同視角分析上市會計信息失真的分類和會計信息失真現象分析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和危害,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
【關鍵詞】上市公司;會計信息;失真
一、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
(1)上市公司聘請的會計人員素質不高
我國當今從事企業會計人員中,大部分水平較低,只是通過會計從業資格考試的人員。高級的會計人員不夠,不符合提供高質量會計信息的要求。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素養不高,部分從業人員為了蠅頭小利可以違背會計準則。
(2)上市公司內部的監督機制不健全
很多上市公司會聘請注冊會計師來審計和監督。雖然目前我國注冊會計師的社會監督發展越來越好,但是漏洞依然存在,很多職業的范圍較模糊,對鄉鎮企業沒法做到完全的審計。而且目前社會注冊會計師的競爭越來越激烈,難免會有人為一己私利而不顧職業道德素養,使得審計的會計信息不能真實反映企業的狀況。
(3)上市公司內部審計機構失職
大多數上市公司審計部門的設置不合理,審計組織隸屬于董事會下,沒有真正的獨立權。董事會成員有時會為了公司或自身利益而有失偏頗,那么審計部門的工作將會受到一定的影響,甚至是沒有實權。上市公司的審計組織沒有獨立權,審計部門工作人員的日常工作也很容易受到董事會的干預,審計部門不能行使權力,更不能發揮出有效的作用。
(4)外部監督和行政執法的懈怠
企業進行交易活動會受外部的影響,我國當前的相關法律制度并不完善,難以全面地有效地對企業進行監控管理。我國會計信息的監管者主要是稅務部門和審計部門。這些部門雖然制定了相關的法律法規,但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是存在很大的差距。我國市場經濟發展非常的迅速,國家相關的法律制度必須跟得上經濟市場的發展速度,監管制度需要不斷地完善。目前我國對于企業的會計信息披露監管力度監管范圍不夠高,違反相關法律的懲罰力度也不夠,都是上市公司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
二、會計信息失真的危害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失真帶來的危害是不容小覷的。從微觀層面上來說,對企業而言,企業喪失了誠信,使得企業的財務報表對公眾而言和對經營者沒有任何的參考價值;經營者無法根據報表做出正確的經營判斷,投資者無法做出正確的投資計劃和喪失投資信心,使得企業面臨經營風險,喪失投資機會。從宏觀層面來說,擾亂了國家的經濟秩序,誤導了政府的宏觀調控決策,不利于市場秩序的穩定。
(1)經營者無法根據報表迅速作出判斷,影響上市公司自身的利益
會計信息披露失真關系到經濟利益分配。例如,一個企業存在虛假的銷售采購業務,若實際價值與入賬價值的差額很大,則其中的采購等相關人員一定違反了相關法律規定,以為自己謀取不當的利益。再比方說有的企業為了少交稅或者為了謀求更高的利潤,可能會隱瞞真實的收入,或者減少真實的收入,又或者推遲時間確認,使利潤降低,從而達到少交稅的目的。與之相反的是,有的企業所有者會想要想要夸大公司的經營業績,從而也會對披露的信息進行修飾潤色。會計信息披露的失真受經濟利益的支配。如果企業經營者為了偷稅漏稅,為了拉投資等行為惡意的去編造杜撰或者修改潤色一些會計信息,會使得公司的報表沒有價值,無法使用,同時也違反了法律規定,給企業帶來巨大損失,嚴重的話可能會造成企業的破產清算。
(2)削弱國家的宏觀調控能力,擾亂市場秩序,浪費市場資源
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政府為了鼓勵中小企的的發展,會進行出資扶持,使的這些中小企業可以有效運營,帶動經濟的發展。而會計信息失真,會使得政府部門無法得到可靠的數據,對這些企業進行篩選,從而找出值得投資的企業,;對宏觀經濟形勢不能做出合理的預測,那么政府就很可能做出不恰當的宏觀調控政策。每年國家統計局都要求企業上報真實可靠的會計信息,但是往往都發現上報的數據中水分太多,這使得政府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進行剔除,濟水,這會加大政府的支出同時也浪費了企業發展的時機。于政府,于企業,都是一種危害。會計信息的失真會對經濟的正確決策產生不良影響,降低了國家經濟宏觀調控的效能。
(3)會計中介機構工作風險加大,面臨誠信危機,失去公眾的信任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失真,對事務所審計工作的不配合,不提供真實的財務資料,加大了事務所審計工作的難度,可能不能完全篩選出虛假的信息。會計師事務,屬于獨立機構,在審計過程中作為獨立的第三方來取得社會公眾的信任。如果會計事務所失去公眾的信任,就會面臨倒閉的危機。例如曾經是全球五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安達信就是因安然事件的暴露,揭示了其會計師事務所合伙欺騙投資方的錢,違反職業道德和準則,從而倒閉了。
三、會計信息失真的解決方案
(1)加大宣傳教育力度營造良好的會計誠信氛圍
會計誠信的關鍵在于公司負責人、與公司發展有關的政府官員以及會計從業人員,他們掌握著會計誠信的支配權,因此應將他們作為教育的重點。通過宣傳教育使他們認識到誠信的重要性和違法將會承擔的后果,強化誠信光榮的道德觀念,從思想上、意識上消滅造假行為。同時,要建立健全會計職業道德規范體系,提高會計從業人員綜合素質。
(2)完善企業的內部制度
企業應建立完善的會計信息控制體系,強化自我監督。對會計工作進行合理的規范,明確責任會計人,當發生會計失真時可以查找到明確的責任人。企業的投資者在企業建立對企業管理層進行監督,制約管理層為了自身利益提供虛假的會計信息。
(3)完善會計監督體系
要建立以審計、財稅、行政、司法為主的外部監督體系,內部資源共享,加強對會計信息質量的審計和監督,實現多部門合作的無縫式綜合治理方式。要充分發揮內部審計為主的內部監督體系,完善內部控制機制,加強內部審計的監督職能。企業應當建立健全內部會計控制體系和各項內部審計工作的規范,設立專門的內部審計機構,保持其開展審計的獨立性,確保會計信息初始階段的準確和真實。
【參考文獻】
[1]馮柔倩,方真.上市公司會計信息失真問題探究[J].經營與管理,2018(10):55-57.
[2]周匯.淺析會計信息失真問題[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8(16):54-55.
[3]姜呂琴.上市公司會計信息失真成因及建議[J].現代企業,2018(04):52-53.
[4]楊婧妍,紀海榮.上市公司會計信息失真問題研究[J].智富時代,2018(03):154.
[5]楊瀟.上市公司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J].財會學習,2017(13):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