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葉峰 王曉博
【摘 要】現階段自考生在民辦高校的數量愈來愈多,要想提高學生通過率,學風建設是比較重要的環節。本文通過調查發現了民辦高校自考生學風建設存在的問題,分析了其存在的原因,最終提出了對策。
【關鍵詞】自考生;學風建設;民辦高校
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制度創立于1981年。20世紀80年代初,我國經濟建設加快,需要大批專門人才,群眾學習積極性很高,從而產生了教育自學。這么多年的自學考試為我國培養了大批人才。近年來,我國高校先后建立了自考助學機構。自考學生的數量越來越多,尤其民辦高校要想發展的更好,需要進行學風的建設。
一、民辦高校自考生學風建設存在的問題
1.學習目標不明確
多數全日制自考生自考選取學校和專業都很盲目,有些學生選擇專業是因為好就業,沒有考慮興趣。有些父母怕孩子早進入社會變壞,故送學生來自考,來上學只是為了長身體,多認識幾個朋友。總的看來有些學生學習沒有計劃和動力,沒有目標,以至于上到中途好多課沒過退出,有的學生是看到其他學生退學也沒有干勁,跟著退出。
2.學習態度不認真
多數自考生對于自考認識不全面,只是單純為了通過自考,拿到畢業證。逃課、遲到、玩游戲等特別普遍。學習方法不科學,課前不預習,課后不復習,上課不認真聽講,上課只是在課本上劃劃,不思考。對所學知識單純的背背,對于偏重數學的課程考試時候只寫選擇題,通過率極低。只是到了臨近考試抱佛腳,做幾套模擬試卷和歷年真題來應對考試。有的學生連復習都不復習,想的在考場中隨機應變。
3.心理素質差
從1980年中國開始實施獨生子女政策,以至于現在自考生大多是獨生子,幼時飽受寵愛,獨處的時間比較長,自己處理的事情很少,多是父母包辦。自理能力比較差,經不起挫折,心里比較脆弱。容易產生自卑。
二、民辦高校自考生學風建設的問題的原因分析
1.生源質量參差不齊
自考生是因為高考分數比較差,或者直接是從中專和職高升上來的學生,過往的學習習慣不好,基礎差,對于新知識的接受比較困難。剛開始報名積極,學習積極,隨著時間的推移,課程難度加大,考試不通過的課程越來多,就開始厭學,放棄自考。
2.社會環境沖擊
由于技術的發展,學生每天都能從網絡上獲得很多信息,享樂主義、拜金主義等有一些不良的風氣與思想被傳染到高等學校來,自考生的自制能力和分辨能力還很弱,很容易隨波逐流。還有對參加自考拿到的文憑,社會上用人單位招聘時候有歧視,這嚴重打擊了學生的努力向上的斗志,以至于學生自甘墮落。
3.學生管理工作不到位
輔導員都帶了好多班級,有好多瑣碎的工作要處理,做學生思想工作的時間較少,與學生缺乏交流,不要及時矯正學生偏離的思想觀念。對于學生當前所處困難指導的少。并且想要自考生有自覺性差的學生就出現遲到、曠課等情況。雖然有班干部,但是班干部的威信和管理能力都不足,對學生的影響比較少。
三、民辦高校自考生學風建設的問題的對策分析
1.心理引導
對自考生從新生就開始灌輸自考的重要性,講學習規劃,使其有明確的目標,端正學習態度,激發出學習的熱情,建立自信心。讓全部考過的自考生給新生分享學習心得與經驗,使其達到共鳴。開展班會和專題討論等方式,使自考生認識到如何對待每門考試,只要每次考試都能過就越來越有信心,學習的斗志就會提升。
2.加強日常管理
健全學風建設各項規章制度,規范實施細則,嚴格執行,教務處狠抓學生出勤率,建立課堂監管機制。任課教師要有職業道德規范,要根據自考生的特點,認真維護課堂秩序,采用啟發式、探討式等教學方式積極調動學生聽課的熱情。教師和輔導員聯合起來對學生的請假要嚴格把關,對造假的學生嚴重處理。干部的選用、評獎學金和入黨都與遲到、早退、曠課和成績等掛鉤。對于曠課和課程不及格達到一定數量的要進行學業預警,并且給家長打電話溝通,動員家長一起對學生進行教育。對于優秀學生要表彰,來帶動學習風氣。
3.發揮班干部和宿舍作用
學生干部是學風建設比較重要的橋梁,在德、智、題等都表現優秀,起到模范帶頭作用,可以協助老師帶動良好的學風,幫助老師了解學生的各種情況。注重宿舍小團體的帶動作用,宿舍是學生生活的地方,建立文明宿舍。文明宿舍不僅衛生達標,還要突出文明禮貌、成績、科技和第二課堂活動等。
4.調動任課教師積極性
結合自考生的專業和教學方案等,選定優秀的教師,不定期召開學生座談會了解學生的想法,反饋給任課老師,使老師更清晰的知道學生的心里,有針對的改進教學。另外教研室的老師可以相互聽課,相互學習,交流聽課心得,共同進步。督導和院領導聽課有助于教師提升自己的水平。學生通過率高的要合理的獎勵教師。
5.考研帶動學風
自考生考上研究生能夠加強其內涵,也可以改變身份背景。把有考研欲望的自考生組成一個班,配備專門的班主任管理,不定期的與這些學生座談,鼓勵要積極向上。聘請專業學院的導師指導。自考生考上研的人增多,會大大帶動更多的自考生有動力學習。
學風比較濃是一個學校長遠發展的基礎,對于民辦高校尤為重要。學風建設需要長期進行才能有效果,才能鼓勵學生堅持不懈努力學習。自考生的素質本來相對弱,自考生的學風建設需付出加倍努力。
【參考文獻】
[1]謝鑒.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社會助學模式發展研究[J].成人教育學刊,2011(2).
[2]Kryste Ferguson:Enhancing the Culture of Research Ethics on University Campuses[J].Journal of Academic Ethics,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