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慧
1臨夏縣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現狀
臨夏縣總面積1212.4平方公里,轄25個鄉鎮,219個行政村,總人口39.7萬人,現有農戶8.53萬戶,農業人12134.77萬人,全縣二輪土地承包面積37.34萬畝。
2014年,臨夏縣被列為全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試點工作”整縣推進縣后,縣上高度重視,采取有效措施,在全縣25個鄉鎮219個村開展了農村土地確權登記工作,共登記農戶80706戶,地塊46.87萬塊,實測面積56.59萬畝。由于制定的工作方案適合本縣實際情況,認真開展了三級培訓,組織各村成立了議事會和監事會,扎實開展權屬調查,嚴格按照程序開展審核公示,及時簽訂承包合同,建立完善信息系統,規范整理歸檔資料,土地確權登記成果完整,技術路線合理,工作流程規范,群眾滿意度高,2016年12月,順利通過了州級核查和省級驗收。
2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存在的突出問題。
2.1承包地確權基礎不牢。由于1998年農村二輪土地承包是一輪土地承包的延續,并未解決一輪土地承包遺留的“面積不準,四至不清,地塊不實”等現象。還有少數鄉村干部對承包政策理解不透,操作不規范,落實不到位,村民之間,集體與個人之間土地遺留問題關系錯綜復雜,權屬信息不明確,致使部分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沒有分發到戶,這給土地確權工作增加了一定難度。
2.2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矛盾糾紛較多。農村部分土地多輪流轉、建設用地占用農田、農轉非以及婚喪嫁娶分戶等人口變動而土地未動、農戶間互換田塊等,導致實際土地承包經營狀況與1998年確權發證的情況不相吻合,有“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30年承包期甚至更長時間不變的政策,難解現實需求。許多潛在的矛盾由于土地確權工作的正式開展擺到了桌面上,給確權在增加了很大難度。
2.3確權工作量大,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財力。二輪土地承包時,受歷史條件限制,當時主要是采取目測、步量、經驗評定等力怯確定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則要求測繪精準、程序規范,主要是依據航拍彩圖、魚鱗圖測繪等現代技術,投入大;為了確保實際土地、丈量底冊、證書、公示圖、合同相一致,調查摸底、三輪公示確權信息確認,需要村民到場見證簽字,既費時又費力,村民和外出務工農民參與積極性不高。
2.4新舊技術差距較大。臨夏縣作為全國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試點縣,在前期工作中,臨夏縣根據最早的各類調查表格進行了調查摸底,隨著后期新的技術標準出臺,與前期的工作形成了一定差距,土地確權政策根據總結的經驗相繼出臺,導致工作量加大,影響了確權登記頒證工作的進展。
2.5技術人員不穩定。臨夏縣的農村土地確權工作是于技術公司簽訂合同,有技術公司派駐技術人員進行開展的,但公司選派的技術人員由于各種原因,在過這期間變換比較頻繁,這種技術人員之間的變換,影響了全縣土地確權工作的進度和質量。
3加快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進程的建議
3.1縣委縣政府應當將確權工作納入鄉(鎮)黨委目標管理考核工作當中。土地確權工作涉及廣大農戶的根本利益,是當前農業產業結構模式轉化的前提。縣委縣政府應當將農村土地確權工作作為鄉鎮黨委政府電鍍考核的一項主要內容,納入鄉(鎮)年終考核的目標管理工作之中,才能引起鄉(鎮)黨委的高度重視,這是搞好土地確權工作的關鍵。
3.2鄉鎮開展土地確權工作的資金要有一定保障。資金是開展工作的基礎,資金沒有保障,開展工作束手束腳,影響確權工作的進展,制約工作的有序開展,資金按時到位是根本性保證。
3.3制定完善工作流程,標準規范調查表格。通過土地確權工作實踐來看,成熟的工作模式和科學的工作流程能減少不必要的程序,節約大量的時間,加快確權工作的步伐。
3.4成立村級矛盾調解力公室。以村一級的調解委員會人員為基礎,再加上在確權工作中成立的各村的議事會和監事會成員組建村級矛盾調處辦。因為這些人員大多是村上熟悉地情的老人,他們不但熟悉村上的情況,也熟悉矛盾的雙方,能將矛盾化解在基層當中,能大大提高矛盾化解的成功率。通過組建鄉鎮、村級矛盾調解工作組,及時有效的開展村社矛盾糾紛的調解,提高土地確權工作效率,加快工作進度。
(作者單位:731800甘肅省臨夏縣農牧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