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娟

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是指以土壤測試和肥料田間試驗為基礎,根據作物需肥規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應,在合理施用有機肥料的基礎上,提出氮、磷、鉀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數量、施肥時期和施用方法。最近幾年,臨夏州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將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應用設施大棚生產中,并取得了突出的成效。本文主要就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在大棚西紅柿種植過程中的應用效果進行了分析,現將研究內容報告如下:
1試驗材料和試驗方法
1.1試驗材料選取
本次研究試驗地選擇在永靖縣三馬臺現代農業示范園區的西紅柿溫室大棚內開展試驗。西紅柿品種選擇賽貝娜(73-472)。試驗地土壤類型為褐土。有機質含量為每千克22.7毫克,堿解氮每千克143.1毫克,有效磷每千克為134.64毫克,速效鉀為每千克124.34毫克,有效銅、有效鋅、有效錳和有效鐵含量分別為每千克1.6毫克,9.54毫克,9.14毫克和4.64毫克,土壤PH值為7.56。
1.2試驗方法
本次試驗過程中設置三個處理區域,分別為空白對照區域,不是任何肥料。常規施肥區域,每畝施A.N素25公斤,磷酸二銨15.6公斤,完全腐熟的雞糞59.6公斤。配方施肥區域,每畝施入磷酸二銨50公斤,尿素80公斤,硫酸鉀30公斤,配方肥45.8公斤。試驗設置三個處理區域,小區面積13平米,重復兩次,隨機排列。西紅柿株距和行距為43*50cm,每畝定植3100株。
1.3田間管理
首先,施肥方法和施肥時間。20%的氮肥為基肥施入,剩余的氮肥分六次作為追肥施入其中,每次用量相同。第一次在第一穗果膨大期施入,進入盛果期后分別分為5次追施。磷酸二銨l/3作為基肥施入其中,剩余的分為兩施入。鉀肥一半作為底肥施入,一半分兩次追肥施入。基肥和追肥都采用穴施,施于兩株西紅柿的中間。對照組施入任何肥料;其次,做好其他管理工作。西紅柿定植之后,要周一做好各種管理工作。西紅柿現蕾開花之后標志著蹲苗結束,這個時候就要開始灌溉了,大概每隔十天澆水一次,番茄生長過于旺盛要噴施適量的助壯素。灌溉后要保持地面溫度在20度左右,并減少防風量。西紅柿進入盛果期后,要保持適宜中的溫度,大棚內溫度維持在20度左右,土壤含水率的維持在20-25%之間,這個時期要注意給予西紅柿充足的光照,要經常性的擦拭塑料薄膜,每次澆水前要噴防蟲防病噴霧并及時摘下已成熟的果實以防止脫落。適當的時候也可以使用乙烯利對番茄催熟,將500-1000PPM乙烯利涂抹在果實表面,使番茄更快的成熟,如果不急于上市,讓其自然成熟,就能獲得更佳的品質。
2結果
2.1測土配方施肥對西紅柿植株和莖粗的影響
通過對表1數據進行分析發現,測土配方施肥處理區域內的莖粗和株高都顯著優于對對照組和常規施肥處理區域,三組之間的差異性顯著。詳細情況見表1所示。
2.2測土配方施肥對西紅柿產量的影響
通過對表2數據進行分析發現,測土配方施肥對西紅柿產量影響十分顯著,其中測土配方施肥雖然不能夠顯著提升西紅柿單果重量,但是在提西紅柿畝產量方面,顯著高于對照組和常規處理區域,增產效果顯著,詳紐情況見表2所示。
3討論
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是在測定土壤養分狀況的基礎上,根據蔬菜目標產量和養分需求量的實際情況,確定合適的施肥量和施肥時間。在西紅柿大棚中應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可以很好的緩解西紅柿連坐對土壤造成的傷害,減輕病蟲害的威脅,實現增產增收,節約肥料,提高肥料利用率的目的,減少鹽堿對蔬菜生長造成的危害。通過本次試驗發現,測土配方施肥能夠顯著提升西紅柿植株的高度和莖粗,分別比對照組高出了3.9%和4%以上。而在產量表現方面,盡管測土配方施肥在提高單果重量方面的優異性不是很明顯,但是能夠顯著提升西紅柿的畝產量,效益明顯,值得在今后大棚西紅柿種子過程中推廣應用。
(作者單位:731100臨夏州農業節水與土壤肥料管理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