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游戲一直被視為幼兒園教育階段的重要教學內容,在幼兒教育活動中占據著重要地位,課程游戲化是幼兒教育大綱的要求,也是幼兒成長的需要。課程游戲化能否尊重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幼兒教師能否在課程游戲化過程中利用好教學資源,確保幼兒健康快樂成長,這是衡量幼兒教師專業能力的標準。本文將對幼兒教師在課程游戲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結合本人的教學經驗給出相應的解決對策,望對提升幼兒課程游戲化的質量提供有價值的借鑒。
關鍵詞:幼兒教師;課程游戲化;幼兒教育
一、 幼兒課程游戲化的作用
(一) 提升教學活動趣味性,培養幼兒學習興趣
幼兒處于人生中認知的初始階段,他們沒有多少社會體驗,尚未形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對于抽象的事物他們很難體會得到,更難領悟幼兒教師口中傳播的知識,若是采用“老師教,學生聽”的教學模式不但不能讓孩子聽得懂,而且還會扼殺他們的學習興趣。課程游戲化可以提升教學活動的趣味性,讓孩子體驗游戲帶來樂趣的同時,還能掌握知識點。通過游戲來學習的方式迎合了他們這個年齡的心理特點,利于更好培養幼兒的學習興趣。
(二) 加深幼兒對生活的認識
幼兒園的游戲大多數都是從生活中提煉出來,所以游戲的內容跟生活密切相關,教師將生活規則、生活常識融入到游戲中,讓幼兒在游戲的過程中加深對生活的認識,并一邊做游戲一邊引導他們逐步掌握生活規則。除了生活規則之外,教師還可以把祖國文化、民俗風情、文明禮儀等內容結合到游戲中,通過游戲引導幼兒認知文化,感受風情,并從中學會做一個講文明懂禮貌的孩子。
(三) 幫助幼兒在游戲中快樂成長
幼兒園階段的教學目標不是讓幼兒學習知識,而是培養幼兒健康的身心,幫助他們快樂成長。要實現這個目標,幼兒教師就要懂得擯棄小學化的教育,并提高對課程游戲化的重視。課程游戲化可改善課程的氣氛,讓教學活動變得輕松愉快起來,幼兒在做游戲的過程中,可以體驗到游戲濃厚的趣味和快樂融洽的氛圍,從而促進他們身心保持在一種舒適狀態,在快樂的游戲中學習知識,利于他們健康成長。
二、 幼兒園課程游戲化中常見的問題
(一) 設計的游戲內容忽視幼兒心理特征
3~6歲的幼兒處于人生的初始階段,他們有著特殊的心理年齡,而且小班、中班、大班這三個階段的幼兒心理特征各不相同。如小班的幼兒處于嬰兒過渡到幼兒的階段,他們模仿能力強,愛模仿大人,但是對教師用語言傳播的知識很難領悟,所以給小班設計的游戲內容要跟中班、大班的孩子區分開來。在現實中,很多幼兒教師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常常忽視不同階段幼兒的心理年齡特點,設計的游戲內容沒有注重考慮是否符合孩子的年齡特征,有的甚至將小班、中班、大班的游戲混淆起來,從而違背了他們成長的規律,這樣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
(二) 設計的游戲缺乏目標性
游戲是幼兒園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是一種只會玩樂的游戲,而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的教學活動。在課程游戲化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精心設計目標來獲得預期的教學效果,可很多幼兒教師沒有在這方面形成正確的認識,有的認為帶孩子開展游戲只是玩玩,只要孩子玩得開心就好,根本就沒有想過要通過游戲給孩子營造學習的機會,有的教師甚至不重視在游戲中指導孩子,而是任由孩子玩鬧,把教學活動現場弄得像是游樂場,有悖于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的教學宗旨,很難讓游戲發揮出應有的教學價值。
三、 幼兒教師提升課程游戲化質量的對策
(一) 設計游戲內容從幼兒心理特點出發
不同階段的幼兒有不同的心理年齡特點,幼兒教師在設計游戲內容的時候,首先要從幼兒心理特點出發。如是教大班的教師,要考慮到他們比小班的幼兒更具有辨認能力和分析能力,而且好奇心也更加強烈,所以要設計的游戲內容要充分調動幼兒的好奇心。我在設計大班數學活動“看看排排”這個游戲內容的時候,結合大班幼兒的好奇心設計了“看照片找規律”的環節,首先出示照片,引起孩子們的注意,讓孩子通過觀察照片找出蘊藏的規律,從而調動他們的興趣,孩子因為好奇會積極參與到看照片找規律的游戲中,在這個過程中我會進行引導,讓孩子體會到尋找到規律的快樂,并及時給予表揚。
(二) 游戲要圍繞目標來開展
幼兒園開展的游戲是有目標、有規劃的教學活動,教師在進行課程游戲化的時候,不能只顧著帶孩子們玩,還要明確好每一次游戲活動的目標。我在設計游戲活動的時候,都會先寫教案,并在教案前段將游戲的目標明確寫出來,游戲的內容和活動的安排都圍繞目標來進行。如在設計大班數學游戲活動“看看排排”的時候,我設計的目標有兩方面:一是引導幼兒發現生活中常見事物的相同排列規律,嘗試用不同的材料與方式表現同一種模式(ABABAB);二是讓幼兒在游戲中體驗數學活動的趣味性,發展遷移性思維。在游戲目標確定之后,思路更加清晰,方向更加明確,避免了課程游戲化的盲目性,對提升教學效果有很好的幫助。
(三) 注重對游戲內容進行創新
創新關系到幼兒游戲的生命力,只有創新才能突破固有的模式,迎合幼兒的成長需求,豐富教學活動的內容。幼兒教師要提升課程游戲化的質量,就要注重對游戲內容進行創新,不能一味地照搬原有的模式,下工夫對幼兒的心理特點及教學課程進行研究,并結合真實的內容,挖掘游戲素材,對游戲內容進行創新。如原來的游戲比較形式化,教師可以引用情境教學的新理念,讓幼兒在游戲中體會角色、感受真實的素材。本人在設計“有趣的格子”這個游戲的時候就導入了情境,首先出示方格,讓孩子們感受到真實的方格,并從中感受到格子的特征,在情境的引導下,孩子們能更好地了解生活中的格子。
綜上分析,課程游戲化是幼兒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升幼兒教師專業能力的關鍵。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很多幼兒教師在課程游戲化教學中存在諸多問題,其中不注重幼兒心理年齡特點,缺乏目標性,游戲內容缺乏創新性最為常見。針對這些問題,本文認為要提升幼兒教師對課程游戲化的認知,了解游戲活動在幼兒園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在設計游戲內容的時候要從幼兒心理特點出發,并圍繞目標來開展,同時對游戲內容要進行創新,這樣才能提升課程游戲化的質量,讓孩子在游戲中快樂學習、快樂成長。
作者簡介:
成海燕,江蘇省啟東市和睦幼兒園。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