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曉文
摘 要:中高職銜接的人才培養模式是完善現代職教體系、培養高技術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徑。論文從現行的中高職銜接模式入手,分析了中高職銜接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中高職教育;銜接;對策
引言
近年來,全國各職業院校都在積極探索嘗試多種形式的中高職銜接人才培養模式,高職自主招生考試試點的逐步開展也拓寬了中職學校畢業生升入高職院校學習的渠道。現結合筆者所在學校和地區,就目前中高職銜接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進行探索分析。
一、中高職銜接的模式
(一)對口招生模式
教育部門或高職院校單獨對中等職業學校應屆畢業生進行高考招生,考試采取3+X的方式,“3”是指語文、數學、外語,“X”是指綜合專業課一科或專業基礎課、職業技能課兩科。學生可以考入高職或者本科院校,入學后一般與普通高中畢業生統一教學、統一管理。
(二)“3+2”分段貫通模式
中職學校與高職學院聯合辦學,學生在中職學校完成三年中職課程后,不用參加統一組織的高考,直接或者通過高職學院組織的入學測試,升入高職學院對口專業就讀,成績合格后畢業,授予專科類高職教育畢業證書。
(三)五年一貫制模式
高職院校直接招收參加中考的初中畢業生,以高職人才培養為目標,學籍上前三年按照中職管理,后兩年按照高職管理,五年學業期滿,成績合格后畢業,授予專科類高職教育畢業證書。
二、中高職銜接存在的問題
通過多樣化的招生考試方式,已經比較好地構建了中高職“立交橋”,但在人才培養目標、課程設置、教學內容等方面還存在諸多問題。
(一)人才培養目標缺乏深層次銜接
現有的中高職銜接模式,僅是確保了學制、升學渠道上有銜接,但專業設置和人才培養目標缺乏層次性和銜接性。中職的人才培養定位應該是技能型人才,高職人才培養定位是技術型人才。實施中高職銜接的專業,相當比例的人才培養目標定位模糊,中職高職各自為政,沒有體現出人才培養的側重點和相應的職業標準。
(二)課程體系缺乏系統化設計
雖然中高職院校在銜接過程中建立了相應的銜接和溝通機制,但仍然存在課程設置重復、課程體系脫節、職業技能倒掛等問題。中高職學校往往各自構建課程體系,確定教學內容與實踐安排。因此出現了這樣一種情況:同一個專業,由于對應的院校不同,出現了不同的課程體系。以大連電子學校的電子技術專業為例,學校與省內3個高職院校建立了合作關系,課程、教材、評價卻各不相同。
(三)質量管理缺乏有效監控
中高職銜接在教學過程、教學管理、教學團隊等方面也缺乏有效融合,教學資源、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招生就業信息、教學成果都沒能實現共享,各學校的人才培養方案執行情況、教學組織情況、教學質量監控沒有相應的執行標準和規范管理。
三、中高職銜接實施的對策
中高職銜接不只是中職學生升入高職學習的方式和通道,不只是“學歷銜接”,不只單純地解決學歷提升,更多的應該是職業教育內涵的建設和銜接。
(一)建立中高職銜接的保障運行機制
單純依靠中高職院校自身的力量不能有效突破當前存在的問題,必須建立中高職銜接保障運行機制。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地位和行業指導作用,對中高職銜接進行系統的發展規劃和全面的統籌管理。激勵企業深度參與職業教育,開展聯合招生、聯合培養,維護中高職不同層次人才需求的動態平衡,確定人才培養的類別、標準和數量。強調高職院校在中高職銜接中的引領作用,積極帶動中職院校做好全方位的改革銜接,真正做到政府、行業、企業、院校四方聯動,協同促進中高職銜接健康有序發展。
(二)理清中高職人才培養目標
人才培養目標的合理銜接是中高職教育銜接的源頭,是確定課程內容的基礎,中高職培養目標既有一致性也有層次性的差別。中高等職業教育都是培養工作一線的應用性技能人才,但高等職業教育重點培養產業轉型升級和企業技術創新需要的發展型、復合型和創新型的高級技術技能人才,強調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因此,中等職業教育應體現“雙目標性”,即就業目標和升學目標,而高等職業教育應以中等職業教育為基礎,依據中職學生的文化、專業技能基礎,切實可行地提高學生的專業理論和實踐技能水平,保持人才培養專業方向的一致性,落實人才培養規格。
(三)系統設計課程體系
中高職銜接的最終落腳點在課程體系的銜接上。在課程設置和銜接過程中,要堅持整體設計、分段實施的原則,中高職院校要共同合作,整體設計教學計劃,將課程設置、課程內容、學時學分、實踐教學統一安排。中高職教育都是職業教育,但各有側重點,要依據職業崗位群的需求和典型職業活動,以工作過程為導向,以綜合職業能力為核心,以職業標準為融合,構建中高職銜接的課程體系。
課程結構和課程內容要進行重組,界定好中高職各完成的內容,確保課程內容不重復、不交叉、不斷檔、不遺漏。課程的設計主要是公共基礎課程和專業核心課,其中專業核心課是難點。公共基礎課的設計,中職階段主要依據教育部門有關規定來執行,但應考慮為升入高職學習打基礎。高職教育要在堅持功能文化的前提下注意學生文化底蘊和綜合素養的提升。專業核心課程的設計都應當以培養目標所對應的職業崗位群要求的職業能力形成為基礎,中職階段要注重專業技能操作的練習,特別是職業規范和職業意識的養成。高職階段則應當適當考慮崗位拓展與跨專業學習的需求,在專業能力方面側重崗位技術領域發現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注重社會能力的培養。
參考文獻:
[1]許笑平.中高職銜接研究綜述[J].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4):14.
[2]吳晉.中、高職教育銜接政策之我見[J].現代教育科學,2007(06):45.
[3]劉育峰.論我國中高職銜接的模式[J].職業技術加油,2002(10):89.
[4]姜濤,白日東.高職“3+2”辦學模式中的“銜接”問題研究[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教育研究版),2003(05):7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