襲文曉
【摘要】作為一名社會人,無論是吃飯、穿衣、出行還是學習,我們每天都會產生各種花銷,為了維持自己的正常生活,我們需要工作掙錢來養活自己,這是毋庸置疑的,而不論你是做什么工作的,只要你有收入、有開銷就會與金融機構或多或少的產生關聯。隨著互聯網+大數據技術的發展,現在很多的金融產品已經通過互聯網的形式進入到了我們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中,比如最常見的轉賬、電話充值、信用卡申請、信用卡還款、打車軟件等等,這些都是現如今與我們每個人的日常生活都息息相關的金融產品,這些金融產品依托互聯網和大數據技術的支持,以另一種完全嶄新的方式出現在我們身邊,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更多的便利。但是,問題也隨之而來了,大數據技術的發展將金融產品通過電子設備的渠道直接推送到了我們的眼前,讓我們足不出戶就可以買到我們想要購買的理財產品,想要的金融服務,在這個過程中,金融機構與用戶之間完全跳過了金融機構員工的面對面服務,讓金融機構員工的存在價值迅速下降。本文主要從金融機構員工的視角來分析一下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大數據金融技術的應用給金融機構員工帶來的挑戰和機遇。
【關鍵詞】大數據 理財產品 金融機構 用戶
一、大數據金融技術應用舉例
對于什么是大數據金融技術,剛開始自己并沒有什么認識,后來了解一些之后也只是感覺那是網絡上面那些商業大鱷(比如:馬云)的發明,他們在自己經營企業的過程中不斷創新下的產品,與自己的生活似乎并沒有太大關系,那只是他們企業發展過程中的產品而已,自己并不需要這個產品。直到最近的一個生活中的小經歷才讓我意識到,原來大數據離自己的生活并不遙遠。上個月朋友推薦我在某銀行辦理了一張信用卡,是在微信上面有一個相關的推薦鏈接,然后點進去輸入自己的信息便可以網上申請,令我沒有想到的是2分鐘之后自己便收到了短信通知,告訴我信用卡申請已經接受,并且信用卡額度也已審批完成。我出于好奇就聯系朋友問了一下,原來他們銀行與某支付軟件平臺合作,通過用戶在平臺上的歷史記錄來測算信用卡額度,所以效率才會如此高,我想這便是大數據技術應用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最好的例子吧。
在信用卡核卡的過程中,銀行后臺利用互聯網的金融平臺,通過銀行的客戶申請信息和客戶在支付軟件平臺上的歷史數據對接,獲取到客戶的歷史信息和信用記錄等數據信息,然后篩選出對自己有用的數據,進行數據分析得到銀行需要的結論。現在,大數據金融技術不只是在銀行的信用卡申請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很多的貸款平臺上也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如宜人貸、花蝦金融等等,這些貸款平臺通過大數據金融技術將采集到的大數據放到云端,利用云計算將這些數據進行處理分析,然后將處理后的結果顯示給金融機構,幫助金融機構對客戶進行分類然后提供個性化的服務。銀行等金融機構以拿到的數據分析的結果作為依據來實現對客戶的細分,進而對客戶進行精準的評估和預測,為客戶提供定制化的服務,提高經營效率,在獲得客戶好評的同時也降低了企業的服務成本,提高了自身的企業競爭力。這其實是銀行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推出的創新產品,隨著互聯網和大數據技術的廣泛應用,我們有理由相信在未來我們的生活方式與工作方式都會因為大數據時代的到來而產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二、大數據金融技術應用給金融機構員工帶來的挑戰
大數據金融技術信息量大、數據分析精細、數據計算準確的特點是金融機構任何員工都不能相比較的,大數據金融技術在金融機構業務開展中的作用是任何技術和人才都無法替代的,它具有不可比擬的優越性。基于大數據金融技術,金融機構已經推出了很多創新的產品模式,如微信支付、支付寶支付等等,這些金融產品因互聯網的廣泛應用而被人們喜聞樂見,很快就占據了移動支付的市場。
現階段,人們只注意到我們的生活更加便利了,但是在這個轉變的過程中有正面影響必然也會產生負面影響,隨著大量創新型金融產品的出現,金融機構和員工和客戶經理的作用也在逐漸降低。大數據金融技術的應用還遠遠不止體現在金融產品創新上,還有它在人工智能上的應用,將大數據金融技術與人工智能技術結合的產物就是智能機器人,現在有一些發達的城市中,有的銀行網點已經有智能機器人出現為客戶提供服務了,而客戶的反饋信息中,并沒有排斥接受智能機器人提供的服務,這對于金融機構的員工,尤其是柜員和客戶經理而言卻并不是一個好消息。智能機器人的出現實際上是對于金融機構員工的工作穩定性帶來了很大的沖擊,如果人工智能技術在未來發展更成熟之后,或許很多金融機構的從業者就面臨舍業的危險了。之所以會出現以上的這種情況,與金融機構的業務模式有很大的關系,由于金融機構的業務都有自己規定的辦理流程和相關規定,所以這些交易過程在計算機編程語言中就具有標識性,通過后臺的IF…THEN…語句就可以實現的,所以人工智能在金融領域的發展才會如此迅速。著名企業家李開復在今年3月28日智融集團C輪融資的發布會上做出了一個大膽的預測,他說“金融行業80%的從業者都敵不過人工智能,他們在未來的十年都會被人工智能取代”,講到這我不禁為自己未來的工作生活捏了一把冷汗。
利用大數據大量、快速、多樣的特點,在未來隨著大數據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銀行的柜臺業務、信貸業務也完全可以依托大數據金融這個平臺來開展,金融機構不再需要過多的網點,不再需要柜員、不再需要信貸員,只需要提供足夠的自助設備、足夠聰明的人工智能機器人,因為大數據技術的存在,它們可以去采集更多的、更加真實的用戶數據信息,而且還規避了人為原因帶來的風險,通過迅速的對數據進行歸納總結和分析處理,就可以完成現在需要很多金融機構流水線上的員工才可以完成的工作。這樣不僅節約了人力、物力、財力,降低了經營成本,還為客戶提拱了更為專業、安全、細致、精確的服務,提高客戶的滿意度和企業的行業競爭實力。
在這個發展過程中,雖然金融機構從業人員可以從繁瑣、機械重復的工作中解脫出來,但是也就意味著有很多金融機構員工是要被企業辭退的,針對目前的金融機構而言,這必將是給社會就業帶來一次巨大的沖擊。在這些從崗位上退下來的員工中,只有那些創造性高的技術型人才才可以相對容易的實現二次就業,而這部分人員是少之又少的,絕大部分員工在數年冗雜重復的工作中會失去創造性,從而導致失業。
三、大數據金融技術應用給金融機構員工帶來的機遇
隨著大數據金融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和創新,對我們現在的金融機構員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F階段,我們不只要認真仔細的做好現在的工作,還有有學習意識,主動去學習與業務相關的技術知識,重新挖掘自己的創造性思維,提高工作的創造性,然后開發新的金融產品投入到市場中,使產品更加的多元化、個性化。通過利用大數據技術的應用來刻畫用戶畫像,對客戶群體能夠盡量做到最小單位的細分,使金融產品能夠覆蓋到所有的客戶群體,然后針對不同的客戶群體為客戶提供特色的定制化的服務,更有甚者可以做到一戶一策,真正讓客戶享受到定制化的服務。除此以外,我們也可以去學習一下人工智能等相關技術,因為未來如果將大量的電子自助設備和智能機器人投放到社會上,那這些設備的日常維護必然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作為新世紀的創新型人才,我們既要快速順應時代的發展,也要不斷地學習新知識,從業務型人才向技術型人才轉變,做一個不被社會發展所淘汰的新社會人。
四、大數據金融技術的應用難點
當然,雖然大數據金融技術的應用會給金融從業人員帶來歷史性的解放和挑戰,但是對于大數據信息的收集和分析仍然存在困難。一是,所謂的大數據指的是所有的數據,將這些數據統一規整到一個平臺上目前是需要耗費很大的財力、人力和物力的,而且這必然也是一場持久戰;二是,數據量太大,而這些數據中存在很大一部分的無用的重復的信息,從這些繁雜的信息中獲取自己需要的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需要擁有強大的后臺處理和運算能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