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愛娜+姜洪冰
摘 要: 高等教育經歷著深刻的變革和發展,獨立學院想要得到更好的發展,內涵建設勢在必行,學生是學校的主體,學生管理工作保障著學校秩序正常運行,新形勢下,其面臨著諸多新問題與新挑戰,文章分析高校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及產生問題的原因,并研究學生管理工作的新思路與新方法,推進獨立學院管理工作改革,建設和諧校園。
關鍵詞: 獨立學院;學生管理工作;問題;對策
一、 引言
高等教育正經歷著深刻的變革,教育群體由精英化轉變為大眾化,辦學模式由單一化到多樣化。大學生是學校珍貴的資源,是國家和民族的未來。然而,伴隨著經濟全球化及信息網絡化,校園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開放”,大學生接觸到越來越多的信息,大學生的心靈受到越來越多良莠不齊的觀念影響,并侵蝕著其世界觀、人生觀及價值觀,其三觀呈現出多樣化的趨勢,讓學生管理工作難度增大,其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其次,大眾化教育使大量的學生進入高校,師生比例嚴重失調,加重了學生管理工作的負擔。
面對獨立學院的新發展與新形式,學生管理工作還存在著諸多需要解決的問題,因此,加強高校學生管理已然迫在眉睫。2016年12月初,在北京召開了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提出了堅持立德樹人作為高校政治工作的中心,爭取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這充分說明了高校做好學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二、 獨立學院學生管理工作面臨的問題與挑戰
獨立學院是利用非國家財政性經費舉辦并實施本科學歷教育的高等學校,其學費一般高于公立大學。截至2016年6月,全國共有獨立學院266所。獨立學院的變革與發展,為高等學校學生管理工作創造了機遇,但政治文化的多元化與全球化,各種思想文化的不斷傳播與滲透,深深影響著在校大學生,衍生出一系列問題,這些都必然給學生管理工作帶來諸多的問題和挑戰。
1. 學生管理專業化程度不高。學生管理的一些理念相對落后,或認為學生管理工作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或把學生管理工作等同于僅僅就是處理與學生學習及生活相關的細小瑣事;學生管理人員文化程度相對偏低,且各獨立院校缺乏對學生管理人員的聘任和獎勵制度,缺少專門為學生管理人員開展的從業培訓;現有的管理體制大多沿用以往舊體制,不利于學生工作的專業化開展,例如存在多部門共同管理、各部門管理層次不清晰及部門之間合作不協調,遇事推諉扯皮等諸多問題。
2. 獨立學院學生工作及學生管理人員身上普遍存在著職業倦怠問題。當今高等教育大眾化的背景形式下,學生多、學生管理人員少是不爭的事實,作為管理學生生活、學習及行為的主要實施者,管理人員工作好壞直接影響到學生個體,進而影響到整個學校乃至整個社會人才培養的質量。現如今,學生情況較以往任何一個時期都更為復雜和多樣,從而引發學生管理人員內心不同程度的有一種“壓力山大”、“沒有干勁”及“情緒不高漲”等倦怠反應。
3. 高等教育大眾化嚴重影響著學生管理工作的質量與效率。隨著高等學校招生規模的逐步擴大,高等教育呈現出大眾化的趨勢,高校在校生人數增多,師生比例嚴重失調,與以往精英教育相比,學生管理人員精力及學生質量較以往都有所下降;新形勢下的大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其自身具有鮮明的特點,這些都使得原有學生管理工作方法不適應新形勢下高等教育的發展趨勢。
4. 信息網絡化與經濟全球化給學生管理工作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難度與挑戰。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各國文化經濟交流頻繁,高等學校學生管理工作受國內外各種思想的影響,甚至受到國外敵對勢力的威脅與挑戰,此外,個人享樂主義與拜金主義等不良、腐朽思想影響部分大學生的世界觀、價值觀與人生觀,增加了學生管理工作的難度;信息網絡化使得學生管理工作人員面臨越來越大及越來越細的信息量,這就要求學生管理工作必須引入現代化管理手段,如:微博、微信及QQ等等新媒介的利用,這勢必要求管理工作的科學化與現代化。
三、 獨立學院學生管理工作的思路與對策
1. 采取積極的措施應對并推動學生管理專業化。提升學生管理人員的社會地位及職業聲望;明確學生管理工作人員的工作職責、職業等級及其職業能力特征,打造政治素質強、業務能力精、組織紀律嚴、工作作風正的管理隊伍,且具備較強的組織管理能力、語言文字表達能力、教育引導能力及與思想教育工作相關學科的寬口徑知識儲備等要素;根據學生管理人員的職業能力及職業標準,建立專業的、合理的考核制度,完善激勵及淘汰機制。
2. 多種措施并舉,培養學生良好的綜合素質。每天以班級為單位集體跑早操,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增強學生集體意識,加強學生的紀律觀念且能夠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每周一以學院為單位、以學生為主體舉行升國旗儀式,增強學生的愛國意識,提升學生的協調組織能力,并能激發學生的積極向上的情感;此外,每周組織主題班會,堅持每天晚自習制度,定期組織學生參加各種志愿活動等等。
3. 建設校園文化,促進學生管理工作的有序良性開展。良好的品行是在豐富多彩的、積極向上的學校文化中耳濡目染形成的,通過舉辦大學生科技文化節、大學生社團活動、各種形式的晚會及大學生志愿服務等感染學生;豐富物質文化載體,營造校園德育文化氛圍,通過校內宣傳欄傳播正能量,通過樓宇、標志性墻體及文化廣場記錄名人名言、名人雕像及警世格言等陶冶學生性情;作為學生管理隊伍的主體,學生管理人員為人師表極為重要,其與學生接觸的時間最多,一舉一動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心理,進而轉化成一種態度,表現為支持或者抵觸管理,因此管理者應加強自身的內涵建設,不斷提升綜合素質。
4. 更新觀念,變管理為服務。利用微信平臺、QQ平臺及微博等新式媒體,建立適合學生發展的在線服務體系,免費快速地為學生提供各類生活及學習資源,幫助學生學會健康快樂生活及自主、有效學習;建立困難資助服務體系,如勤工儉學中心,幫助經濟困難的學生完成學業,保證每一位同學有平等的受教育權利;完善就業指導服務體系,如大學生就業指導中心、大學生科技創業中心等,加強人生規劃及創業教育指導;設立大學生心理咨詢服務中心,幫助學生高效的解決生理及心理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形形色色的問題。
5. 重視網絡德育教育,建設完善的高校網絡服務體系。處于網絡信息時代的我們,接觸到更加開放、豐富的網絡信息,其中有精華,也有糟粕,因此,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更需要網絡德育教育;為了更好地為學生提供指導與啟迪,學生管理人員要不斷學習加強自我修養,把網絡教育作為日常管理的一個重要內容,去合理、積極面對信息網絡化給大學生帶來的沖擊與影響,督促其用好網絡,并養成良好的網絡道德習慣;信息網絡化條件下,應根據大學生特點,倡導學生的自我管理,引導學生規劃好大學生涯,自覺抑制不良上網行為,提高學生對不良信息的辨別力及免疫力;建立健全高校網絡安全網,有效阻止不良信息的入侵,防止其惡意傳播。
四、 結語
大學生強則中國強,大學生是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如何更好地加強大學生的管理工作,關乎著人才培養的質量,關乎著國家和民族的未來發展。讓我們緊密圍繞在以習近平總書記為中心的黨中央周圍,以立德樹人為中心,不斷推動學生管理專業化,重視校園文化建設,多措并重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更新服務觀念及重視網絡管理等,同時結合獨立學院發展現狀及新情況,繼續加強學習,借鑒國內外成功高校的先進經驗,切實做好學生的管理工作,發揮其在應用型人才培養及高校良序健康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連鳳寶.談高校輔導員隊伍的專業化建設[J].中國高等教育,2004,(1).
[2]時長江.試論我國高校學生管理專業化及其制度保障[J].中國高教研究,2005,(6).
[3]李勃.探析高校學生管理工作面臨的挑戰、困境和出路[J].山東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7,(6).
[4]詹萍.網絡環境下的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C].南京:東南大學,2015,(1).
[5]王樹巖.以校園文化促進學生管理[J].現代教育管理,2014,(2).
[6]昌冰.新形勢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面臨的問題及對策[C].山東:山東師范大學,2007,(10).
作者簡介:
鮑愛娜,山東省蓬萊市,濟南大學泉城學院商學院;姜洪冰,山東省蓬萊市,濟南大學泉城學院數學教學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