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祥+蔡章田
摘 要:鐘祥市社會科學研究所自2008年成立以來,以“責任報國、學術立所”為宗旨,充分發揮身在基層、情況熟悉的優勢,緊緊抓住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等方面諸多社會元素,緊緊團結和依靠特約社科研究員和廣大基層草根社科工作者,研究身邊事,熟悉事,眼前事,民生事和社會廣泛關注的事,取得一定成就,為地方經濟社會的發展聚集了正能量和智力支持,為做好新時代的基層社會科學研究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嘗試,多次受到省社科院領導和上級黨委政府的肯定和表彰,成為基層大眾化社科研究的“鐘祥模式和樣板”。
關鍵詞:社會科學;民生;大眾化
一、堅持正確導向
作為湖北省首家縣級社會科學研究機構,從2008年成立之初就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社會思潮,凝聚社會共識。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問題為導向,立足社科研究的群眾性,時代性,代表人民反映問題,又代表決策者研究問題,通過研究成果進入決策之中解決問題,充分發揮了民間智庫的作用。
重在擔當,敢于負責,始終把為人民謀福祉、為發展聚民智、為社會謀良策為己任,以強烈的事業心和忘我的奉獻精神,敢為人先、開拓創新、不斷研究和解決社會發展中的新情況新問題。不等不靠不要,以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以群眾的呼聲為要務,以紛繁復雜的社會問題為導向,主動擔當、主動作為,把國家的繁榮富強、社會的和諧穩定、鐘祥的跨越發展、群眾的幸福安康作為研究方向和課題,建言獻策。上為國分憂、下為民解難。成為黨的助手、政府的幫手、社會的推手、群眾的拉手,成為鐘祥強市富民的智庫。
二、明確辦所宗旨
鐘祥社會科學研究所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委宣傳部的親切關懷和大力支持下于2008年掛牌成立,省社科院黨組書記和鐘祥市委書記都出席揭牌儀式。社科所長許光燦從領導手里接過鐘祥社會科學研究所的匾牌,就接過了為鐘祥強市富民聚集民智的沉甸甸的歷史責任。從成立之時,許光燦所長就把領導的信任作為自己開展社會科學研究工作責任擔當,作為鞭策自己不懈努力的動力。“責任報國,學術立所”。鐘祥社科所在改革進入攻堅階段,社會進入轉型時期,上為黨分憂,下為民解難,幫助政府理清發展思路,幫助群眾厘清問題和情緒,把研究的重點放在干部和群眾都迫切需要解決的各類問題上,直面問題,直面矛盾,幫助群眾解惑釋疑。很多社會問題既困惑著當局者,又影響著人民大眾的生活。
所長許光燦不僅要求每個社科特約研究員,所寫的文章,一篇文章議一事,一篇文章是一個錦囊,一篇文章幫政府解決一個問題。要求別人做的他自己帶頭身體力行。他2013年12月寫的《堅定三個自信,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黨員干部也好,社科研究員也好,都要做信仰堅定者,理論明白者,文化自信者。他在文章中談到,理論自信思想是基礎,只有從靈魂深處認識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重要性,才能更好地執行黨的各項方針政策,不斷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要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的系列講話精神,特別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要多讀多思,指導我們的社科研究和各項社科活動。這一年他還撰寫了《公務活動要短會短文短話》,文風清新生動,對改進機關作風,大興調查研究之風都產生積極影響。文章被《荊門日報》和《湖北社會科學報》全文刊發。
三、匯聚草根力量
為人民辦所,就要順應時代發展要求,匯聚草根力量,把蘊藏在廣大人民群眾的無窮智慧匯聚起來,形成強大的大眾化群眾性的社科研究力量。
鐘祥社科所的特約研究員們經常召開社科研究的“諸葛亮會”,研究所出課題與特約研究員自報研究課題相結合,出了一系列令人刮目相看的研究成果,受到鐘祥市委政府領導的稱贊和好評,省社科院領導和有關專家也十分滿意。更為可喜的是,群眾性社會科學愛好者研究者不斷增多,成為宏大的社科研究力量。所長許光燦因勢利導,順勢而為,在市委和市委宣傳部領導的支持下,2014年 8月21 日,在全省率先成立鐘祥社會工作者協會,有上百人骨干會員,還有2000多孔子學會的會員,400多市作協會員,近百名歷史文化研究會的會員都成了鐘祥社會科學研究所的活躍分子,打造出一支數量可觀、德才兼備的大眾社科研究隊伍。
四、搭建社科平臺
平臺是大眾參與社科調查、社科研究、建言獻策的舞臺。平臺聚人氣、通天氣、接地氣。只有精心建好平臺才能產生基層社科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創辦《鐘祥社科通訊》和《領導參考》。經市委宣傳部和省社科院領導同意,鐘祥社科所內部通訊,刊發社科特約研究員和社科愛好者的社科稿件。有分量、領導決策參考價值高的文章則刊發在《領導參考》專送市有關領導。為調動各位研究員、通訊員寫稿投稿的積極性,社科所長許光燦自掏腰包,每篇給予200元左右的稿酬。有的農民研究員要外出調查研究,許光燦所長還給予路費補貼。后來不管哪個研究員通訊員外出進行調研都給予200元的調研“跑路費”。家住鐘祥冷水鎮的陶文美,年過七旬,仍是社科研究的熱心人,他每年幾乎都有自己的研究成果上社科通訊,有的文章還受到市領導的批示和關注。如他在鐘祥景點景區觀察發現景區許多楹聯不合規范,鐘祥作為全國優秀旅游城市,又是全國歷史文化名城和文化大市,如果景區景點的楹聯不合規,就會讓外地游客看后笑話。主人翁加研究員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讓他毅然拿起筆,秉筆直書《楹聯·鐘祥不可小視的靚麗名片》。鐘祥社科通訊刊發后,市領導高度重視簽批意見后,當即責成有關部門整改。
鐘祥社科通訊辦刊近80期,采用稿件300多篇,形成良好的研究氛圍和學術空氣。
為適應鐘祥大眾參與的社科研究的需要,在全媒體時代更好地發揮社科研究的社會作用,許光燦所長根據省社科院領導的意見,又一次在全省開率先開通縣級智庫網站——“鐘祥智庫網”,鐘祥智庫網全面反映鐘祥智庫研究動態及成果、是特約研究員討論問題和內外學習交流的平臺,線上線下互動,會上會下交流更通暢更便捷,大眾社科研究更活躍更踴躍。同時利用網站、論壇和講座等多種形向社會公眾普及大眾社科知識,提高群眾參與的興趣和水平。endprint
五、關注社會熱點
有為才能在社會上有位。把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在建設百強縣市中發揮作用,這是我們的社會責任。我們一方面把重要的調研成果以《領導參考》的方式報送市委市政府領導審閱。所長許光燦撰寫的論文《振興鐘祥旅游的好路子——民資辦旅游》報送市政府分管旅游的副市長審閱后,簽發到市旅游局,很快出臺了全市發展旅游的若干意見。2013年2月他寫的《處理好城市垃圾的“三大抓手”即分類回收垃圾,密閉運輸垃圾和有效利用垃圾。《淺議我市渣土運輸現狀及管理辦法》一文在鐘祥較早提出城市渣土運輸問題,為了美麗鐘祥建設,建議將渣土準運車輛實行專運化管理;組建建筑渣土準運公司專營管理;統一渣土運輸管理。市政府領導極為重,專題研究,市專門成立了渣土運輸公司。一舉實現渣土專運專管,封閉運輸,清潔運輸,一改以往渣土運輸滿天灰現象。《地下管道排污和污水處理再排,是治理一河一湖的兩大關鍵》鐘祥城區的護城河和鏡月湖是鐘祥的重要水體,治理好了就是城市靚麗名片。
許光燦所長常常思考的問題,都是人們常見問題,也是各級政府比較頭痛而又繞不過去的問題,也是人民群眾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研究所常把特約研究員們聚在一起,梳理問題,確立研究課題。近10年來,每年都有研究的新成果。黨的十八大以后,中央鐵腕反腐,“老虎蒼蠅一起打”,許光燦所長經過深入調查研究和深邃思考,撰寫了《扼制權力邊緣腐敗 促進社會風清氣正》的反腐文章,深刻揭露了領導身邊人和掌管實權的小人物的腐敗現象和腐敗原因,受到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扶貧攻堅,事關全面小康和困難群眾的福祉,他調研中發現有些地方扶貧工作存在一些問題和偏差,他趕寫了《精準扶貧要親民愛民和利民》為精準扶貧把脈問診,進一步提醒和促使扶貧干部要把貧困戶當親人,帶著真情深情去幫扶。關于循環農業、實體經濟、縣域經濟等方面的研究文章,不僅為領導決策提供了參考,而且還被《學習月刊》《經濟研究》等刊物刊登。
特約研究員王興文撰寫的《當前稅收工作存在的問題和建議》《特種行業的稅收問題》根據地方經濟發展的特點和實際既不能收過頭稅,也不能跑冒滴漏。特別有針對性的建議文章引起市委領導高度關注。
廣大特約研究員深入實行,潛心研究,寫出一批既有深度高度,又有溫度的調研論文。在經濟建設方面,特約研究員撰寫了《解決三農問題不可忽視循環農業》《秸稈利用三途徑》(直接還田、制作飼料、栽培食用菌)《要高度重視實體經濟的發展》《大柴湖發展的優勢及建議》等,為鐘祥經濟跨越式大發展建言獻策。在政治文明建設方面,特約研究員們撰寫了《民為邦本,本固邦寧》《領導干部要親民、愛民、利民》《公眾服務最后一公里問題》《加強黨性修養爭做四型黨員干部》《公民應具備的道德觀》等,為我市營造風清氣正的政務環境和全市的民主政治建設把準了脈,支了高招。在文化建設方面,特約研究員撰寫了《堅持四個強化,建設文化強市》《北山紅色文化當代價值初探》《繁榮哲學社會科學,打造思想文化高地》等。在社會建設方面,特約研究員撰寫了《關于創建和諧勞動關系企業調查與思考》《對“失獨”群體的思考與對策》《加強物業服務,造福小區居民》特別是許光燦寫的《人情風盛行的現狀成因與對策》一文深入剖析了人情成風成災的成因,尖銳指出是人的面子作怪,攀比致災,斂財為害。市委市政府在全市城鄉深入開展移風易俗、喜事新辦、講文明樹新風活動。有關部門進而細化硬化喜事新辦條件和標準,受到人民群眾的普遍歡迎。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特約研究員撰寫了《打造美麗鐘祥,推進生態文明》《舊城再造要扼守“七分綠三分房”》《實行垃圾分類處置,建設美麗鄉村》等。鐘祥推進美麗鄉村、美麗城市建設的經驗多次受到上級表彰,鐘祥并被評為全最美的30個縣市之一。
六、促進社科大眾化
基層社會科學研究所為基層群眾而建,研究問題以人民為中心,社會科學研究更要依靠群眾,走大眾化社科研究的新路子。鐘祥社科所研究課題在群眾中產生,研究過程大眾廣泛參與,研究結果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再回到群眾中去。鐘祥社科所依托市孔子學會,多次到農村和街道社區舉辦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群眾活動,并多次舉辦全省性的國學論壇和講座。《鄉村儒學在行動》是在全市優秀傳統文化復興的基礎上形成的經驗性調研成果受到鐘祥市委和省有關專家學者的肯定。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陳亞妮,還批示要求有關部門重視和支持傳統文化在基層的弘揚和普及。
鐘祥是連續8屆獲得省委省政府表彰的省級文明城市,但一度在城市管理上有些放松,城市環境和秩序有所反彈。鐘祥社科所發動社所研究員開展城市環境大調查,城市管理者和廣大市民都參與的大調查,把握城市脈搏、聆聽大眾聲音、深度剖析問題,市民廣泛參與的城市環境秩序的大調查活動也成了文明市民常識的大教育、大普及、大提高活動。在市民廣泛參與的大調查基礎上先后形成了關于小區物業、城市排水、城市環境、城市秩序等方面的專項調研報告,市委領導極為重視,市委常委、副市長陳勁松親自簽批并督促和組織有關部門開展了為期3個月的城市市容市貌的大整頓,收到極好的社會效果。
2014年由光明日報社推出的由許光燦主編的《來自基層的調查報告》一書集中反映了鐘祥大眾社科研究的集體成果。全書分為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等5大板塊,67篇文章,是大眾科學研究者圍繞鐘祥市經濟社會生態文明等現實問題利用業余時間深入調查研究成果,凝聚著廣大社科工作者的智慧和汗水,展現了作者們情系桑梓、深愛鐘祥、關注民生、善謀大事的家國情懷和無私奉獻的時代風采,閃爍著草根研究者“位卑不忘國憂”,卓識和睿智是推動鐘祥大跨越大發展民智和共識的一次大凝聚。該書一出版就受到省社科院有關領導和專家的充分肯定。
近10年來,鐘祥社會科學研究所走出了一條既符合鐘祥實際,又符合時代要求的大眾化社會科學的新路子,取得了一系列領導重視、專家肯定、群眾歡迎的社科成果,繁榮了基層哲學社會科學,夯實了社會科學大眾化時代化的群眾基礎,為打造江漢平原的思想高地、建設文化強市做出了應有的貢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