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波
摘要:當前,在建設低碳社會的號召下,煤礦企業的發展面臨著較大壓力,如何更有效地管理好庫存物資,盤活上下游,是煤礦企業立足和發展面臨的重要問題。現在物流模式的改變使企業零庫存管理成為可能,文章探討了煤礦企業實施零庫存管理的幾點有效做法,以期實現煤礦企業的健康運轉。
關鍵詞:煤礦企業;零庫存模式;企業管理
企業通過庫存管理將庫存物資量保持在最佳狀態,使自身以最少的物力、財力和人力管理好庫存物資。目前,我國已經有很多企業,尤其是大中型企業開始零庫存管理,且已經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對此,煤礦企業也應當借鑒和學習,從實際出發,開展零庫存物資管理,為企業開拓更廣闊的利潤空間。
一、煤礦企業零庫存模式概述
從供需角度看,我國當前煤礦產能過剩,但是受安全生產規程等因素影響,煤炭產能釋放缺乏彈性,一旦市場供需形勢發生急劇變化,煤炭企業很難通過加速產能釋放,短時間內增加供給。正因為供需兩端都存在現實制約,通過在煤炭生產、流通和消費各個環節探索建立合理的庫存制度,確保全社會煤炭庫存處于合理水平,對于保障煤炭供應,平抑煤炭價格的巨幅波動是有非常必要的。
零庫存是指某種物品的儲存數量為零,不再保留安全庫存。零庫存并不嚴格要求不要儲備、沒有儲備,而是通過特定的庫存控制策略將庫存量控制到最小。零庫存可以解決庫存管理中的浪費問題,降低庫存管理成本,并且免去倉儲存貨引起的一系列問題,如倉庫建設,存貨維護,管理費用,裝卸保管,庫存物資老化、變質等。當前,很多行業、企業都開始實施零庫存物資管理,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對此,煤礦企業也要理性認識并學習。
二、當前煤礦企業庫存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首先,煤礦企業庫存物資管理制度有待完善,庫管人員對庫存管理不上心,庫存信息發布不及時,對各項管理制度的執行不到位,其次,物資積壓嚴重,煤礦物資更新換代很快,設備普遍成套,在設備淘汰時常出現大量淘汰設備積壓的問題。再次,應急采購計劃性差,應急采購物資一般用于緊急應對突發事故,由于缺少預案和計劃,煤礦企業在應急采購中經常出現超范圍采購的現象,剩余物資在入庫時就導致庫存過多,管理資金超支。最后,物資采購計劃編制不合理,物資采購編制一般是根據生產計劃中的物資消耗定額與任務量來確定,但理論上的需求往往和實際情況有一定出入,在逐級上報物資計劃的過程中也會產生一定的信息失真問題,容易增加采購量,增加采購成本。
三、煤礦企業零庫存模式的實現路徑
產品是依托于整條供應鏈的運轉才得以生產、加工和銷售的,其庫存量由整條供應鏈決定,而不僅是某個環節,“零庫存”應該是以整條供應鏈為考慮基礎,而不僅僅是簡單的將庫存壓力轉嫁給供應商或者上游企業。要真正實現“零庫存”,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采取措施。
(一)代儲代銷
這種方式適合用于大型配件的零庫存,即由煤礦企業免費提供裝卸、配送、貨位等服務,供應商按最低儲備存貨到煤礦企業倉庫內,使用配件后煤礦企業立刻結算貨款,再由供應商補齊缺貨。這種方式簡單易行,已經在很多煤礦企業中得到了應用。
(二)物流超市
物流超市又稱物流大市場,主要用于勞保用品、機電材料專用工具的零庫存管理。物流超市應建立在交通方便、基礎設施完善的地方。有的煤礦企業對原有的倉庫進行改造,然后作為物流超市使用,免費提供超市倉儲、裝卸、配送及柜臺,供應商則滿足煤礦企業所需的最低儲備。在物流超市中,供應商可以向社會各界出售產品,然后結算。
(三)產業集群
產業集群適用于煤礦U型支架、礦車制作、巷道錨桿等物資的管理。在產業集群模式中,供應商在煤礦內,或是在煤礦周邊建廠生產煤礦用品,煤礦企業則提供煤、水、電等各方面的配套服務,雙方開展供應鏈合作,實現共贏。由于供需雙方的運輸距離幾乎為零,因此供應商只要按照訂單生產產品就能夠保證對煤礦的共贏,進而實現零庫存管理,同時供應商也實現了零庫存,節省了運輸費用和交易成本,對雙方都有好處。
(四)供應商配送
供應商配送主要用于支護用品和大型材料,這兩種材料以鋼鐵制品居多,裝卸費時費力,為減少物流費用,避免多次倒運,可以由供應商直接配送到使用單位,由煤礦企業免費提供裝卸與場地,并且在收貨后立刻結算。
(五)就近采購
就近采購適用于實現對C類物資(即品種多、實物量多而價值低的物資,其成本金額約占10%,而實物量不低于50%)的零庫存管理,如手鉗、面紗、燈管等耗品在煤礦周邊的商店就能買到。煤礦企業可以與這些商店簽訂合同,制定廠家、品牌、價格,隨用隨取,按期結算,結算后返款。以煤礦企業的規模、信譽和資金,其對低值消耗品的消耗量非常大,一般商店都愿意與煤礦企業進行合作。這樣,煤礦企業就可以將庫存管理轉移到這些商鋪中,實現自身的零庫存。
(六)保稅倉庫
保稅倉庫適用于對進口配件的零庫存管理。目前,煤礦企業一般需要從國外引進一些先進的成套設備,在使用設備的過程中會需要大量配件,但進口配件往往生產周期長、運輸方式復雜、出入境手續多、運輸距離遠,這導致煤礦企業在進口配件上的花費非常多,甚至每年都得花費數億元,是名副其實的A類物資(指品種少、實物量少而價值高的物資,其成本金額約占70%,而實物量不超過20%)。目前,很多煤礦企業已經建立了保稅倉庫,實現對國外配件的采購與使用后付款,從而解決積壓報廢的風險,實現對進口配件的零庫存管理。煤礦企業可以借鑒上述做法,利用就近的保稅倉庫實現對進口部件的就近采購,進而實現零庫存管理。
四、煤礦企業實施零庫存模式的保障策略
(一)構建供應鏈
當前的市場經濟已經不再適合單個企業進行單打獨斗,而是發展為供應鏈與供應鏈的競爭。煤礦企業的物資供給離不開供應鏈這一載體,供應鏈也是煤礦企業實現零庫存管理的基礎。在供應鏈時代,煤礦企業必須懂得更加有效的整合與配置資源,聯同自己的交易伙伴一起成長與共贏。煤礦企業應與供應商、生產商等共同分擔風險,結成利益共同體,擴大供應鏈實力,分散庫存管理風險。
其次,煤礦企業應注意為供應商創造價值,不應單純為了降低成本而壓縮供應商、物流的利潤空間,要善于為合作伙伴創造價值。例如可以利用煤礦企業的資金優勢建立“一單通”模式。煤礦企業在使用貨物后,供應商憑收貨單去辦理貨款,免去以往繁雜的審批手續,杜絕吃、拿、卡、要現象,進而減少供應商的交易成本。
(二)強化物資發放管理
物資的發放應遵循“先進先出,出零存整,出陳存新”的原則,讓包裝簡易的先出,讓保管條件差的先出,讓易變質的先出,并且要嚴格按照企業相關規定,確認發放對象,做到物資發放的公正、公開、精確。相關人員在發放物資時,應按照要仔細填寫《物資發放登記表》,注明物資名稱,數量,發放地點,發放時間,備注等項目,并由領取人簽名。對于已經應用SAP系統的煤礦企業,相關人員應注意確認出庫單準確無誤后再打印,做到系統內部信息留存與實際情況的相符,確保物資管理的精準。
(三)嚴格獎懲制度
煤炭企業應按照責、利、權相結合的原則層層分解物資費用指標,制定獎懲措施,按照獎優罰劣的原則進行全方位控制,充分調動廣大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在零庫存管理中,相關工作人員既要保證各項生產物資的及時到位,又要保證庫存物資的適量、均衡。此外,煤礦企業、庫存管理人員應提高物資管理的技術含量,加快對新技術、新設備的應用,不斷提高物資管理水平。
五、結語
綜上所述,傳統的物資管理模式已經難以適應現代企業的發展形勢,煤炭市場的競爭要求煤礦企業實施現代化物資管理模式,而零庫存管理則是當下最先進的物資管理模式。對此,煤礦企業一定要積極學習其它行業的先進經驗,同時注意結合本行業、本企業的實際情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搞好零庫存管理,促進企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支修建.基于供應鏈思維的零庫存管理分析及應用——以鋼鐵企業為例[J].冶金經濟與管理,2012(04).
[2]劉洪.探討加強物資供應零庫存管理降低企業物資采購成本的策略[J].現代經濟信息,2014(21).
[3]董振紅.論煤炭企業物資供應體系改制的探索及發展——以義煤集團為例[J].中國物資,2012(11).
(作者單位:神東煤炭公司)endprint